关于0604131号代表建议办理信息公开
标题:关于提高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指标的书面意见
编号:0604131代表姓名:何惧
代表建议
背景:
问题及分析:
意见和建议:
近年来我区城镇生活及建筑垃圾收运网络日趋完善,垃圾处理能力不断提高。但也要看到,伴随着城镇的快速发展,垃圾处理能力严重不足。一些街镇面临垃圾堆积导致无法及时处理的困境,严重影响到了街镇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区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但垃圾处理的硬件设施相对不足,有待解决。
按照《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12)万人指标用于基层环境卫生管理机构的建筑面积指标为160~240(㎡/万人),用于环境卫生车辆数为2.5辆/万人。伴随我区城中村改造、商业化的快速发展,生活及建筑垃圾的激增,垃圾处理能力严重不足。同时部分配套设施建设水平和运行量不高,存在污染隐患,影响城镇环境和社会稳定。
例如目前虹桥镇在吴中路沿线,地铁10号线龙柏站、紫藤路站商业圈发展速度迅猛。周边居民住宅地外来人口量的增加,使得日常环卫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从而导致生活及建筑垃圾回收处理不及时,环境整治不及时。按照常住人口指标计算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已满足不了当前形势下用于日常环卫工作的需求。
对此,就城镇发展的趋势,提高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指标是必然需要的。建议将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一并考虑,统筹衡量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使闵行地区环卫设施建设与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建设联动发展,全面促进和提高环境卫生工作的综合能力,把环境卫生事业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更大限度的提生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镇环境的整洁。
答复内容
答复结果:已经解决
何惧代表 :
首先,真诚感谢您对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收到书面意见后,局主要和分管领导高度重视。要求针对“《关于提高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指标》书面意见”,认真进行梳理,研究解决措施。着重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组织调研。局领导要求结合大调研工作,全面了解全区各街镇环卫设施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状况。通过调研发现,区内经济和城镇化发展较快的街镇,市容环境卫生设施确实存在着与城市发展不相匹配的现象。
二、及时反映情况。2018年1月26日与贵方面谈及通过调研后,我们积极与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院科学研究院进行了沟通联系,协调反应能否依据国务院《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针对具体情况作出适当调整。
三、规范收运管理。强化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规范“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管理体系。拟制下发《关于闵行区规范装修垃圾和拆房垃圾分拣残渣转运处置工作的通知》,召开“闵行区2018年垃圾分类清运工作推进会”,加强对各街镇垃圾分类收运的监督工作。
四、落实源头减量。利用各街镇建成的湿垃圾分散处理设施,对居民厨余果皮及市场蔬果皮垃圾,实施“就地、就近”减量处置。利用各街镇的建筑垃圾中转分拣点,规范处置、有序转运建筑垃圾。积极发挥各街镇分散设施“源头减量、属地管理、资源利用”作用,缓解垃圾激增压力。
下步我们将持续推进垃圾处置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进一步提升全区垃圾处理能力,持续改善区域居住环境。
一、持续强化环卫行业管理。2018年,我们将继续坚持做好城乡环卫一体化各项工作。坚持政府主导,加大对各街镇环卫职能部门、作业公司以及各分散处置设施的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提升全区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
二、继续加强垃圾综合管理。提升餐厨垃圾源头收集,加强餐厨废弃油脂外运去向监管和收运处置检查,加强建筑垃圾运输企业审核、备案管理,通过联动执法,规范建筑垃圾收运、处置,提升垃圾综合治理能力。
三、加大设备设施建设投入。今年底,完成210个低附加值资源化利用回收点建设,对可回收、加工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加快闵行餐厨再生资源一期提标改造进度,推进二期工程建设,提升区内餐厨垃圾消纳能力。加大对车辆、垃圾桶的维修维护管理,推进环卫设施建设和设备采购,提升源头收运能力。
四、继续加强环卫质监实效。协助第三方做好质监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第三方质监队伍的整体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组织开展对环卫运输车辆“跑、冒、滴、漏”的专项检查,组织对全区生活垃圾箱房作业保洁和管理专项检查,提升服务保障质量。
五、筹划生活垃圾分类现场会。组织召开“闵行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通过选取商业园区、居民小区、农村、街镇等有代表性示范单位,率先组织垃圾分类示范,复制推广分类方法、标准、模式,扎实推进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
闵行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2018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