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严重的技术工人、高级技术工人短缺即“技工荒”现象,导致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招工难的问题。
这种“技工荒”是中国经济快速转型的附属品,是必然而不是偶然的。
(一)大量缩减中等职业教育,造成技术工人数量减少
中国经济转型期间,劳动力市场一度出现高学历热,对创新型、尖端型人才需求旺盛,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人才高消费现象,相应地出现了中专、技校乃至大专毕业生分配困难、招生困难的现象,中等职业教育招生难、分配难的情况则更为严重,导致技校、中专等职业教育出现“需求过剩”的假象而大量缩减其数量。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这种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所剩无几,输入劳动力市场的技术工人随之减少出现“技工荒”,据统计,目前最年轻的一批技术工人年龄已经超过40岁,技术工人严重断层断档,年龄结构明显失衡。
(二)职业教育投资下足,影响技术工人培养质量
我国的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低,与发达国家无法相比,职业教育投资就更是低得可怜。由于投资不足,严重制约和影响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难以适应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以及产业调整带来的劳动力需求变化。在职业教育中,技能教学是其重中之重,由于投资不足,导致了技能教学无法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可以说,现有的产业技术工人技术不到位,与他们在接受职业教育过程中技能训练不扎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投资不足导致了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在传统产业板块,随着技术创新和生产工艺变革,操作技术和方式方法亦相应变化,职业教育的教师,即便是科班出身,如果不继续学习、更新、提高,是难以适应新知识、新技术变化需要的。受经费短缺限制,职业教育教师接受质量良好的、切实有效的再继续教育机会是有限的。在新兴产业方面,一些设备和生产线不少从国外引进,对教师来说也是全新的,职业教育师资的差距就更大。职业教育教师自身的技能欠缺,严重地制约着技能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社会观念问题
从学生到家长,普遍存在着“白领情结”观念,即想当干部、做管理、搞科研。与“白领情结”相应出现的是“蓝领恐惧症”,他们不愿当工人、恐惧当工人,在许多人的心目中,认为当工人没面子、苦脏累、收入低,不及当官有出息,这是中国社会观念存在问题。现阶段中国劳动力市场上,一个高水平的技术工人标价远远高于同等级的技术人员,他们同样拿高工资,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尊重,待遇和社会地位很高,此现象对人们的旧观念是一种很好的冲击,也是对偏激的社会认知起到纠正作用。
(四)职业教育自身问题
职业教育全称为职业技术教育,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应成为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通过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工人,其技术不到位,实际操作技能欠缺,不适应产业界尤其是更新换代的新兴产业的需求,新兴产业对技术工人的要求高、对熟练掌握高精尖设备操作技术、具有技术革新和创造力的高技能人才需求量大,此时职业教育自身弊端凸显严重。当前的“技工荒”亦折射出我们的职业教育自身存在问题:重理论、轻技能,技能培训不到位,难以被社会认同,在国际上更是竞争力匮乏。
我国工人技能水平低制约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表现为:
一、产品质量低
我国产品合格率长期徘徊在70%左右,不少一流的设备、一流的原料只能生产二流、三流产品。
二、劳动生产率低
在亚洲国家中,我国的劳动生产率排在后面,更无法与欧洲发达国家相比,与先进国家相比就更低得多了,分别是美国的1/12,日本的1/10。
三、技术进步率低
我国科技成果的转比率仅为29%,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和发展中国家35%的水平。
中国不少自己的品牌在国际上竞争乏力,究其原因并非设计不好、缺乏创意,关键问题在于生产制造过程,一线操作技术工人在操作过程中,工艺不合格、技术不到位,造成了我们的产品质量标准欠佳,难以打造品牌,冲出国门,走向世界。
“技工荒”表面上看是技工数量上的短缺,而实际上数量不足和质量不佳两个问题并存。此现象除与压缩中职、扩大高职以及高职培养目标定位不当有关外,还与我国加入WTO、全球经济-体化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产品质量意识增强,以及产品生产工艺、流程、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等相关联。中国加入WTO后运行框架标准化,它以规范的市场经济为基本框架,适用的是统一的、公平“游戏规则”。国家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企业的竞争,企业的竞争是产品质量的竞争,而产品质量的竞争是人才、员工素质的竞争,也就是说国家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之前我们讲质量谈标准,更多地局限于我们国家内部,加入世贸后,我们的产品质量是在世界范围内比较的,产品质量显得格外重要,间接的对产业技术工人的要求也就更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技工荒”现象尤为明显。
“技工荒”对我们国家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直接影响产业生产和社会安全,影响经济发展和国家强盛。中国技能水平持续低下可能会有大批洋工人抢占中国就业市场,那么国人就业困难、生活压力大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同时“技工荒”现象对我国产业界是一个不小的震动和打击,不仅影响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产品数量、质量和发展速度,而且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制约。
阐述了这么多,“技工荒”问题带给国人很大思考空间,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针对我国的国情,从产业界对劳动力的需求情况看,普通技术工人还是占相当大比重的。高科技要转化为产品,必须依托技术工人高超的技艺和技能,没有技术工人,再多的高科技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中国经济发展不仅需要构建知识和技术创新体系,还需要构建知识传播和应用系统;不仅需要培养一大批高层次知识和技术方面的创新人才,更需要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型、知识型、技能型的高素质劳动者。社会发展实践证明,职业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劳动力大军的素质水平,而劳动力大军的素质水平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民经济生产和服务的总体水平,决定着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综合竞争力。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随之调整,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必将带来劳动力结构的调整,大量的综合型劳动力需要职业教育和培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从未像今天这样被特别地显现出来。
中国在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需要高质量生产、高水平制造。为中国能够成为“世界工厂”目标的早日实现,缓解和消除“技工荒”现象,培养数量充足、技术精湛的综合型产业工人队伍刻不容缓。“技工荒”既是职业教育的滞后,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我强烈呼吁:我们应加大职业技术教育的力度,于全社会范围内统一规划、精心组织、各方配合,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在教育扶持、政策导向、社会环境氛围以及激励机制等方方面面都需予以加强。增强社会和企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产业界对技术工人、高级技术工人的福利及薪酬待遇,为国家、为社会可持续健康地发展大力培养、提高和储备“高级蓝领”之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