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议提案 > 代表建议 
关于0706225号代表建议办理信息公开
标题:聚焦50+群体的“零工驿站”培育社区养老服务从业者的建议
编号:0706225代表姓名:李尉
代表建议
背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银发经济,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多样化、个性化就业岗位”;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2021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信息》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42.22万人,占总人口的36.3%,其中,60-70岁老年人口数量为294.46万人,“50+群体”活力老人是老年人口的主力军。相比于2020年度,上海市老年人口增长17.25万人,人口预期寿命增长至84.11岁。 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是上海市政府推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而建设的上海老年医疗护理服务体系中发挥引领作用的三级综合性医院,是上海市卫生健康领域重要战略布局。以老年常见重大疾病防治为中心,集治疗、康复、护理、教学、科研、公共服务、行业指导七大功能于一身,为社会提供全方位、全疾病周期的医疗、保健、预防服务。同时聚焦老年健康需求,延伸医疗服务内涵,努力探索医康养相结合的老年健康服务支撑体系,为全市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2024年七月中心针对老年人群特点开设多病共治门诊,同时与闵行区古美、梅陇、莘庄、颛桥和莘庄工业区等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密合作,作为社区家庭医生“1+1+1”签约终点站,以此让更多同时患有数种疾病的老年人“一站式”就能看好病,家庭医生协同处方,上下联动共同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问题及分析:
将结合老年人健康关爱需求、尤其“50+群体”的发展诉求,聚焦老年人慢病管理,发挥党建引领,链接上海老年医学中心、上海市老年基金会的专业资源,筹建以“50+群体”为主的慢病赋能管理服务队伍,经过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的专业培训通过持证上岗,让“50+群体”成为慢病管理的服务员、宣传员、监督员,为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的健康贡献力量;为“老老人”(75岁+)营造高品质精神生活和充足医养结合高质量的服务内容。
意见和建议:
为此结合我市“9073”养老的实际情况,围绕15分钟生活圈,建设一支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的专业化、稳定性高的社工性质常态化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为此建议: 一、在社区打造50+群体的“零工驿站”,使养老服务从业者融入社区 主要为50岁以上女性和60岁以上男性老年群体提供陪医跑腿服务、慢病关爱与服务和保洁、育婴、烹饪等社区服务的工作岗位,同时具有就业政策宣传、建立老人人才库、构建岗位匹配网、打造技能训练营等功能。 建议区民政局携手上海老年医学中心在闵行对口街镇(古美、梅陇、莘庄、颛桥和莘庄工业区)实施“脑萃中专病居家康护培训”项目,每个街镇培育不低于100名,构建社区养老服务专业社区工作者,成为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预备役”力量; 二、推动50+群体成为“银发经济”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补充力量 建议以区民政局牵头携手街镇共建独居老人社会服务队伍,公益性为主、政府津贴的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主要独居老人的照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包含健康竹筐监测、服药管理、慢性疾病护理在内的医疗护理服务,包含关怀访视、生活陪伴、情绪疏导和临终关怀在内的‌精神慰籍服务,包含紧急救援、文化娱乐、心理咨询在内的安全指导,包括饮食照料、清洁护理、睡眠护理在内的‌生活照料服务。 委托第三方服务和管理“独居老人”暖心服务项目的服务者,在本社区内属于熟人社会范畴,相互之间容易建立信任;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补充力量采取“志愿+收益收费模式”,第一年有区民政局牵头在2-3个街镇做购买服务试点,逐步过渡为公益收费为主的服务模式。
会办意见
区人社局 :

对区七届人大六次会议

0706225号代表建议的会办意见

                 办理结果:解决采纳

                             公开属性:建议公开全文

                                 

区民政局:

李尉代表提出的关于“聚焦50+群体的“零工驿站”培育社区养老服务从业者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现将会办意见告知如下:

关于委员提出的“在社区打造50+群体的“零工驿站”,使养老服务从业者融入社区主要为50岁以上女性和60岁以上男性老年群体提供陪医跑腿服务、慢病关爱与服务和保洁、育婴、烹饪等社区服务的工作岗位,同时具有就业政策宣传、建立老人人才库、构建岗位匹配网、打造技能训练营等功能。”答复如下:

一、闵行区就业服务阵地建设

为满足各类群众对公共就业服务需求的增长,区人社局积极谋划架构“2+6+60”的就业服务矩阵,包括一南一北两个乐业空间、6个零工市场、60个“15分钟就业服务圈”站点。其中,乐业空间依托南北地域优势,在大零号湾和虹桥枢纽地区,提供招聘求职、零工就业、政务服务等各类公共就业服务事项,创新打造人社综合服务新名片。2023年我区在全市率先建立政府主导的零工市场,以规范运作、精准匹配为核心,覆盖灵活就业全链条服务。目前,全区已建成包括瑞丽路、就促中心、虹桥枢纽、颛桥、吴泾、浦江6个站点。零工市场内设立专人专岗,同时依托易就业等平台建立信息库,实现线上线下同步招聘。此外,2023年起区人社部门将就业服务伸入社区、园区、商区,甚至景区一线,规划建设60个15分钟就业服务站,截止目前已建成44个,覆盖我区所有14个街镇。各站点均可提供各类就业政策咨询,通过对就业高频事项下沉,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公共就业服务共享,大大增强就业服务公平性可及性。

二、“易就业”平台零工专区与岗位匹配

依托闵行区人社局易就业线上平台开设灵活用工专区,整合零工岗位信息并实现智能匹配。平台涵盖养老、家政、育婴等各类零工岗位,支持求职者通过微信小程序投递简历。此外,小程序上的闵行就业地图功能可实时显示附近零工市场、培训站点信息,提升人岗对接效率。“闵行就业服务包”提供了市区两级就业政策和就业服务事项的指引。平台还能通过数据赋能为求职者提供个性化推荐,助力精准就业。今年我局还将利用易就业平台,融合我区各零工市场第三方线上平台,打造一体化零工就业服务平台,并设立“一号求职机”,实现更便捷的人机互动,加强人社数字赋能,助力零工高质量发展。  

三、技能培训与职业能力提升支持

2024年底,根据沪人社规〔2024〕20号文件闵行区人社局积极落实上海3+2重点产业技能人才培养政策,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纳入重点产业领域,开展了两场养老护理协作项目,开设老年人生活照护、康复服务等课程,学员通过培训可获认证证书。此外对于获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者给予补贴(补贴标准:初级工(五级)1950元/人,中级工(四级)2600元/人,高级工(三级)3250元/人,技师(二级)3900元/人,高级技师(一级)4550元/人),同时鼓励用人单位及培训机构开展就业导向培训并按整班就业比例追加补贴。

以上意见供你单位统一答复代表时参考。

 

上海市闵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 4月10日

 

会办单位通讯地址:莘凌路130号          邮政编码:201199

联系人姓名:谈晓英                    电话:33883721

 

说明

1、会办单位在告知文稿的右上角注明办理结果的具体分类(办理结果为四类解决采纳、正在解决、计划解决、留作参考);

2、公开属性若为建议公开的,应明确属于全文公开还是摘要公开例如建议公开全文

会办意见
区卫健委 :

区民政局

李尉代表提出的“关于聚焦50+群体的‘零工驿站’培育社区养老服务从业者的建议”收悉,现将会办意见告知如下:

李尉代表的建议聚焦当前社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问题,从建立“零工驿站”、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建立独居老人社会志愿者服务队伍等方面,提出了积极建议,对我区建设一支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的常态化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近年来,区卫生健康委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背景下,大力推动医养融合发展,着力增强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在医养结合人才建设方面,每年组织医养结合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人员参加全国老年医学人才培训和上海市医养结合能力培训班,2024年共组织了83人参训,通过政策解读与实施要点解读、实务操作培训、智慧医养理论等方面的教学培训,提高了医养结合能力。今年将持续组织相关机构积极参加培训。在养老护理员培养方面,2020年,闵行区在全市率先试点养老护理员规范化培养创新模式首批认定仁济医院南院、浦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同康医院、上海申养康复医院、上海金城护理院、福寿康(上海)医疗养老服务有限公司6家单位作为闵行区养老护理员规范化培训实训基地。并由仁济医院南院区牵头聘请相关部门、行业专家,组建高质量培训团队,制定统一培训方案制定培训及考核大纲,制作统一理论课件80个拍摄操作视频86个对首批参加规范化培训的护理员进行了统一考核,388名学员取得五级证书资格,133名学员取得四级证书资格。试点模式进展良好,有效推动了养老护理员职业化教育培训激发养老、医疗护理服务技能培育活力。

下一步,区卫生健康委将配合民政部门,持续做好养老护理员和医养结合人才培训工作,不断满足老年人健康和养老服务需求。

以上意见供你单位统一答复提案者时参考。

 

闵行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313

 

会办单位通讯地址:友东路358号3号楼  邮政编码:201199

联系人姓名:王诗纨                    电话:33280600

 

答复内容
答复结果:解决采纳
李尉代表 :

对区人大七届六次会议

0706225建议答复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全文公开

 

李尉代表:

您提出的“聚焦50+群体的‘零工驿站’培育社区养老服务从业者”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24年底,闵行区户籍人口132.74万人,其中户籍老年人口42.56万人,占户籍人口32.06%闵行区也是人口导入区,常住人口287.69万人,其中老年人口65.3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2.7%人口老龄化持续加深。您的提案聚焦“50+群体”的发展诉求,切实反映了当前老年群体在健康关爱和养老服务方面的迫切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主要工作

1.建设闵行区就业服务阵地区人社局积极构建2+6+60的就业服务矩阵,包括一南一北两个乐业空间、6个零工市场、60个15分钟就业服务圈站点。其中,乐业空间依托南北地域优势,在大零号湾和虹桥枢纽地区,提供招聘求职、零工就业、政务服务等各类公共就业服务事项,创新打造人社综合服务新名片。2023年我区在全市率先建立政府主导的零工市场,以规范运作、精准匹配为核心,覆盖灵活就业全链条服务。目前,全区已建成包括瑞丽路、就促中心、虹桥枢纽、颛桥、吴泾、浦江等6个站点。零工市场内设立专人专岗,同时依托易就业等平台建立信息库,实现线上线下同步招聘。此外,2023年起区人社将就业服务伸入社区、园区、商区,甚至景区一线,规划建设60个15分钟就业服务站,截止目前已建成44个,覆盖我区所有14个街镇。各站点均可提供各类就业政策咨询,通过对就业高频事项下沉,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公共就业服务共享,大大增强就业服务公平性可及性。   2.打造易就业平台零工专区依托区人社局易就业线上平台,开设灵活用工专区,整合零工岗位信息并实现智能匹配。平台涵盖养老、家政、育婴等各类零工岗位,支持求职者通过微信小程序投递简历。此外,小程序上的闵行就业地图功能可实时显示附近零工市场、培训站点信息,提升人岗对接效率。闵行就业服务包提供了市区两级就业政策和就业服务事项的指引。平台还能通过数据赋能,为求职者提供个性化推荐,助力精准就业。

3.积极推进医养结合人才建设区卫健委大力推动医养融合发展,每年组织医养结合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人员参加全国老年医学人才培训和上海市医养结合能力培训班,2024年共组织了83人参训,今年将持续组织相关机构积极参加培训。2020年,闵行区在全市率先试点养老护理员规范化培养创新模式,首批认定仁济医院南院区6家单位作为闵行区养老护理员规范化培训实训基地。并由仁济医院南院区牵头聘请相关部门、行业专家,组建高质量培训团队,制定统一培训方案,制定培训及考核大纲,共制作统一理论课件80个,拍摄操作视频86个,对首批参加规范化培训的护理员进行了统一考核,388名学员取得五级证书资格,133名学员取得四级证书资格。试点模式进展良好,有效推动了养老护理员职业化教育培训,激发养老、医疗护理服务技能培育活力。

4.发挥“50 + 群体”在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中的补充作用闵行区坚持积极老龄化理念,注重发挥老年人传帮带作用,鼓励50+群体”在自愿和量力的情况下,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基层社会治理等活动。在文明督导、宣传教育、义务巡逻、社区共建、垃圾分类、卫生绿化、爱心帮扶、楼组建设和“老伙伴计划”等志愿服务团队和项目中,处处活跃着“50+群体”的身影。其中,区内有4000名50+群体20000名高龄老年人提供结对关爱服务。这些50+群体通过定期上门探访、提供情感支持、组织社区活动等形式,帮助高龄独居老年人走出家门,摆脱孤独,预防失能,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

三、下一步工作设想

1.融合线上平台助力零工就业升级。融合我区各零工市场第三方线上平台,打造一体化零工就业服务平台,并设立“一号求职机”,实现更便捷的人机互动,加强人社数字赋能,助力零工高质量发展。为“50+群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社会参与平台,鼓励他们在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等领域发挥特长,促进银发经济的发展。

2.深入开展新时代“银龄行动”整合各类资源,充分发挥“50+群体”志愿者力量,建立常态化的志愿服务队伍。深入开展“老伙伴计划”志愿服务模式,组织动员更多具有专业知识背景和专业技术能力的“50+群体”参与,为高龄、独居等老年人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关注老人健康,排查安全隐患。鼓励“50+群体”加入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了解掌握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生活情况,兜牢安全底线。

3.增强社区凝聚力。策划并组织各类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社区活动,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爱好老年人和“50+群体”的需求。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和丰富的活动内容,吸引更多老年人和“50+群体”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深入挖掘和宣传在社区养老服务中表现突出的“50+群体”志愿者和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的老年人典型事迹,激发更多人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和社区建设的热情。

感谢您对我区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闵行区民政局

                                  2025年4月18日

 

承办单位地址:七莘路680号           邮政编码:201199

联系人姓名:刘燕                       话:54530896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