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议提案 > 代表建议 
关于0706128号代表建议办理信息公开
标题:关于提高闵行区公共场所AED配置与救护能力的建议
编号:0706128代表姓名:吴琼
代表建议
背景: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和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公共场所突发心脏骤停事件频发。截至目前,上海市AED设备的整体配置率仍然相对较低。据了解,上海市在机场、火车站、地铁、公交枢纽、体育场馆、商业中心、学校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已经设置了1400余台AED设备,AED配置率大约为每10万人10.8台。这一数量虽然可观,但相较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待提高。

闵行区作为人口密度大,且随着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以及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建设数量上升AED的设备配置及使用的普及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越发凸显

问题及分析:

1、AED点位设置不够科学合理:

当前AED设备主要集中在部分大型公共场所,而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社区活动中心、学校、人流量大且容易出现意外的街道、公园等场所配置相对较少。AED设备的分布不均衡,导致部分区域在紧急情况下难以迅速获取AED设备。

2、AED设备志愿者配置不足:

已配置AED的站点往往缺乏足够的志愿者和救护员,特别是在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由于老年人群体特殊性,志愿者的配置和培训尤为重要。实际情况中,志愿者数量不足,且培训不够系统、全面,缺乏持续性的更新和培训机制。

3、救护员培训与资源整合不够充分:

救护员培训与红十字会急救员培训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割裂,资源未能有效整合。培训内容和方式相对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难以满足不同场所和人群的急救需求。据调查,上海部分老旧社区、偏远地区的公共场所难以及时找到AED设备,且在紧急情况下不知如何使用;且急救员虽参加了急救知识培训,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感到力不从心,缺乏实战经验。

意见和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上海公共场所AED配置与救护能力:

1、科学合理设置AED点位

建议综合考虑人口密度、场所类型、历史心脏骤停事件等因素,科学规划AED设备的点位设置。并加大对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社区活动中心、学校、人流量大及容易出现意外的公共场所的AED配置力度同时,可利用大数据,对AED设备的分布和使用情况进行定期监测,优化点位设置,提高AED设备的利用率和覆盖率。

2、加强AED设备志愿者配置

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参与AED志愿者和救护员的培训和配置工作。在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等老年人群体集中的场所,应加大志愿者的配置力度,并确保每设置1台AED的站点至少配备合适比例的志愿者和救护员。同时,建议定期对志愿者和救护员进行复训和考核,保持其急救技能的熟练度,并加强实战演练,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整合救护员培训与红十字会急救员培训资源

加强救护员培训与红十字会急救员培训之间的衔接和合作,整合培训资源,提高培训效率和质量。建议加强针对老年人心脏骤停等突发事件的急救知识培训。同时,丰富培训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提高培训的便捷性和可及性。此外,建议建立救护员志愿者库和专家库,为不同场所和人群提供专业的急救支持和指导。

4、完善急救体系与联动机制,建立急救体系

建议进一步完善急救体系,加强AED设备与急救机构的联动。一旦AED被使用进行急救,应同步启动120急救报警,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专业的医疗救治。

综上所述,通过加大AED配置力度、加强AED维护与管理、提升公众急救意识与能力以及完善急救体系与联动机制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提升上海公共场所的AED配置与救护能力,为市民的生命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会办意见
红十字会 :

SourceURL:file:///home/a01/Desktop/会办件/人大会办件/闵行区红十字会对于人大代表第 0706128号代表建议的答复.docx

闵行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吴琼代表提出的“关于提高闵行区公共场所AED配置与救护能力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区红十字将结合区卫健委在全区内AED设备配置情况,逐步将培训资源向社区倾斜,计划分三年在区内实现1台AED设备培训10名志愿者,在全社会形成“人人敢救、人人会救”的社会急救氛围。

同时,区红十字会将通过各网络平台、制作急救宣传册、组织技能竞赛等方式,不断加强应急救护知识宣传,提升公众对应急救护的知晓度与参与度。持续开展分层分类应急救护培训,加强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人群的培训,依托各居委会,逐步打造“红十字急救侠”志愿者队伍,鼓励和动员医护人员、幼儿园、中小学老师等参加过救护培训的人员加入志愿者队伍,形成“政府主导、红会推动、社会参与”的急救新模式,不断提升全区应急救护能力与水平。

答复内容
答复结果:解决采纳
吴琼代表 :

尊敬的吴琼代表:

您(你们)提出的 “关于提高闵行区公共场所AED配置与救护能力的建议”的代表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上海市公共场所设置心脏体外除颤器实施方案的建设目标及指导思想

上海市卫健委为落实健康中国行动,进一步提高我市自动体外除颤器(以下简称“AED) 配置水平,健全相关管理体制机制,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在2025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中新增了AED增配项目。为落实工作要求,构建“政府推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技术支撑”的多元协同机制,配合市级部门纳入AED统一管理平台,以本区居民住宅小区为重点,分阶段逐步实施,加快推进本区AED配置。

2025年底,实现我区居民住宅小区AED配置水平50台/10万人,且1000人以上人口规模的小区至少配置1台AED,到2027年底居民住宅小区AED配置水平达到100台/10万人。通过进一步健全管理体系机制,推动重点人群掌握使用技能和实施有效救助,为闵行区全面推进安全、韧性城市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二、下一步工作建议

1、针对委员的提案,根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上海市加强本市自动体外除颤器(AED)配置工作的指导意见》,我们目前已经将“在居民小区增配1450台AED纳入我区2025年的为民办实事项目中,现正在积极开展该项工作。

2、关于培训,该项目目前由红十字协会负责牵头主办。闵行区红会计划完成持证人员培训16000名,截止目前已完成7300名人员的培训。

感谢您对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与重视,区卫健委将围绕我区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规划,积极配合市级工作要求,做好该项工作!并继续积极区红会对接关于志愿者培训方面的事宜!

 

闵行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5月7

 

承办单位通讯地址:闵行区友东路358号闵欣大厦3号楼              邮政编码:201199

联系人姓名:李娜                 电话:13916419276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