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议提案 > 代表建议 
关于0604079号代表建议办理信息公开
标题:关于加强政府对资源投入与产出分析工作的意见
编号:0604079代表姓名:侯郁
代表建议
背景:
问题及分析:
意见和建议:

近年来,闵行区在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增强创新创业活力、推动上海南部科创中心核心区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些都可以从产业结构比例的变化以及相关项目的落成数量上得到证明。但是,如何有效地体现区域经济运行或项目管理的质量,突出“做强”的重点,这方面的分析工作还是存在比较大的欠缺。比如,区域内综合商业体的开发如雨后春笋,从现状看,目前几乎所有的街镇都有大型的综合商业体,代表所在的莘庄镇截至2017年底已建有仲盛、龙之梦、怡丰城三个大型综合商业体,后续还有地铁1号线上盖商业体。毫无疑问,这些大型商业体的建设对拉动投资、改善产业结构、方便居民生活等带来好处,然而,这些项目本身也耗用了大量的资源(资金、土地等),从国家对资源利用效率的要求来看,我们究竟做得如何?项目和资源投入究竟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需要有科学的态度和负责的精神去进行分析,并将结果公布于众。再比如,闵行区打造南部科创中心核心区的工作,既有“紫竹创新创业走廊”的建设,也有“零号湾”、“漕河泾科技绿洲”、“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等项目建设,同样需要问一问在科创中心的建设中资源投入是否体现出集聚的原则?区域创新创业战略的重点是否突出?所建设的项目产出究竟如何?这些问题都是关乎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政府需要对此有认真的判断和清醒的认识。

鉴于上述情况,作为区人大代表,我建议政府应当加强对资源投入与产出的分析工作,这不仅符合上海市提出的以“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来衡量政府工作的要求,也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通过仔细分析投入的资源在目前产出的情况,量化单位资源的产出或增加值(比如:单位面积的营业额、单位面积的税收额、单位面积的科技成果产出数量等),这样做至少可以:1、对项目可行性的实际效果做出验证;2、对政府的规划决策做出验证;3、为改善和提升项目运营找准方向;4、提供问责依据,提升决策质量,提高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率和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水平。

建议政府指定专门的部门或委托专业第三方来开展资源投入与产出的分析工作,人大常委会也可委派或聘请相关专业人士介入分析工作,相关的分析结果应当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以利于对政府工作更好的监督。


会办意见
区规划资源局 :
对于代表提及的应当加强对资源投入和产出的分析工作,从土地资源管理的角度考虑,我局一直遵循“总量锁定、增量递减、存量优化、流量增效、质量提高”的基本策略,充分发挥土地资源市场配置作用,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1.土地供应以规划为引领。根据政策,土地供应必须符合批准的控规,未确定规划条件的地块不得出让。在土地出让前,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地块位置、使用性质、开发强度与规划条件,并作为出让合同的组成部分。2.土地供应的产业管理要求。在土地出让前征询阶段,各职能部门按职能提出经营性用地在利用过程中的各项建设要求、管理要素、建管和处置等要求。尤其对于商办用地,区产业部门会统筹考虑,结合区域功能、社会需求、土地用途等提出商业用地的功能业态要求;结合区域发展、区位环境、市场需求等,提出办公用地引入企业的行业类型等相关要求。并对商业运营、物业持有和销售等提出相应的要求。相关要求均会纳入土地出让合同。3.土地出让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要求。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土地出让合同为平台,实现建设用地开竣工、运营管理、公益性责任和建设用地使用权退出的全过程管理。按照“谁提出、谁负责、谁监管”的原则,对受让人的合同履约情况进行要素评定,依法实施监管。目前区经委对于商办用地所提出功能业态等要求的同时,会同时按照《关于加强商业、商务办公用地功能业态和运营管理要求的实施办法(试行)》(闵经委发(2017)71号)提出相关的监管要求,并在文件规定的时间内开展后评估工作。 同时,代表提及应对政府的规划决策做出验证。目前,闵行全区划分为71个控规编制单元,控详全覆盖一直是我局近几年来的工作重点。过去五年中,控规覆盖率从40%增加到了95%。控规覆盖率的提高,有效保障了项目推进及城市建设发展。与此同时,对照闵行区新一轮总体规划提出的 “一带两轴四板块”空间结构,整合空间资源,重构闵行空间秩序,链接轴带各板块,促进城市功能复合发展,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完善闵行区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我局于2016年年底就开展土地出让前规划实施的评估工作,通过对拟出让地块所在的控规单元规划进行整体评估,弥补规划实施短板,并对规划编制决策进行了验证,促进闵行区城市的有机更新。 以上意见供参考。
会办意见
区发改委 :
对区人大六届四次会议 第0604079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办理结果:留作参考 经委: 侯郁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政府对资源投入与产出分析工作的意见”的提案收悉,现将会办意见告知如下: 我区在“十三五”规划编制中,完善规划编制方法和程序,不断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一、广开言路,完善规划编制方法。在规划编制中进一步完善民主参与机制,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二、把握大势,谋划闵行发展大局。在大目标和大方向上与国家、全市保持一致,在规划目标任务中融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在承担全市战略中谋求新地位、新发展。三、加强衔接,推动规划有效落地。在24项区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编制过程中,通过会议座谈、上门指导、书面意见反馈以及举办“十三五”重点课题中期成果交流会等形式,加强规划《纲要》与区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衔接。四、创新评估方法,建立完善规划后评价机制。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中期实施情况评估作为常态工作予以固化,通过对规划实施情况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中期评估,客观分析规划明确的各项目标任务、重大项目、重大改革措施的落实情况,科学评价规划实施成效,总结提炼推进规划实施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据此提出下一步改进规划实施的对策和建议,把中期评估成果转化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思路和有效举措,以更好推动规划落实和提高下一轮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奠定基础。 闵行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一八年四月十日 承办单位通讯地址:上海市闵行区沪闵路6258号 邮政编码:201199 联系人姓名:朱斌 电话:24033260
答复内容
答复结果:已经解决
侯郁代表 :
意见中提及的“加强对资源投入与产出的分析工作,这不仅符合上海市提出的以‘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来衡量政府工作的要求,也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是非常有前瞻性和战略意义的。近年来,闵行区在推动上海南部科创中心核心区建设、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都为闵行区打造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 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形成统筹发展顶层设计 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闵行区政府于2016年提出了“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资源,推进经济转型发展”的总体设想,出台了《关于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工作方案》,从统筹机制、统筹规划、统筹资源、统筹模式、统筹招商、统筹政策六个方面开展工作,切实建立起了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机制。 在统筹机制方面,建立并强化了区、镇两级统筹经济发展平台,区级平台负责综合推进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相关工作,镇级平台负责镇域范围内资源统筹管理、存量盘活以及动迁拔点等工作。在统筹规划方面,结合闵行“十三五”产业规划及2040工业用地布局规划,进一步优化了全区产业布局规划,聚焦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不断更新城市面貌、完善公共功能,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统筹发展。在统筹资源方面,对全区新增工业用地、存量转型区域及经营性商办用地等土地资源进行统一管控,建立“工业项目准入平台”和“商办用地研判平台”,重点引入功能定位、产业类型、商业业态等与区域发展定位相符的项目。在统筹模式方面,在重点区域建立“管委会+平台公司”的工作机制,成立了莘庄工业区、南滨江、南虹桥三大管委会以及三大平台公司,统筹规划编制和开发建设,不断提高建设速度,提升发展能级。在统筹招商方面,完善招商体制机制,明确全区招商工作组织架构,将园区、镇招商工作纳入统筹平台,形成全区招商服务一盘棋,对内加强各镇招商指导,对外强化与市场主体对接合作,不断提升招商能级。在统筹政策方面,在产业、科技、财政等方面,已经形成“1+7”政策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利益分配机制,完善了政策扶持平台运行机制,加强了土地规划支撑和财力保障,加大了考核奖励力度。 二、我区相关投入产出基本情况 (一)土地利用基本情况 从土地资源管理的角度考虑,我区一直遵循“总量锁定、增量递减、存量优化、流量增效、质量提高”的基本策略,充分发挥土地资源市场配置作用,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一是土地供应以规划为引领。根据政策,土地供应必须符合批准的控规,未确定规划条件的地块不得出让。在土地出让前,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地块位置、使用性质、开发强度与规划条件,并作为出让合同的组成部分。二是加强土地供应的产业管理。在土地出让前征询阶段,各职能部门按职能提出经营性用地在利用过程中的各项建设要求、管理要素、建管和处置等要求。尤其对于商办用地,区产业部门结合区域功能、社会需求、土地用途等提出商业用地的功能业态要求;结合区域发展、区位环境、市场需求等,提出办公用地引入企业的行业类型等相关要求;对商业运营、物业持有和销售等提出相应的要求,均会纳入土地出让合同。三是开展土地出让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土地出让合同为平台,实现建设用地开竣工、运营管理、公益性责任和建设用地使用权退出的全过程管理。按照“谁提出、谁负责、谁监管”的原则,对受让人的合同履约情况进行要素评定,依法实施监管。目前,对于商办用地所提出功能业态等要求的同时,会同时按照《关于加强商业、商务办公用地功能业态和运营管理要求的实施办法(试行)》提出相关的监管要求,并在文件规定的时间内开展后评估工作。 意见中提及的“对政府的规划决策做出验证”也是非常正确的。目前,闵行全区划分为71个控规编制单元,控详全覆盖一直是近几年来的工作重点。过去五年中,控规覆盖率从40%增加到了95%,控规覆盖率的提高,有效保障了项目推进及城市建设发展。 (二)商业综合体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推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以及居民消费习惯的改变,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项目在区内不断涌现。根据对16家重点商业综合体的监测统计,2017年16家纳入监测统计的商业综合体实现营业收入127.60亿元,比上年增长18.9%,有效拉动了居民消费增长。其中,新开的虹桥天街、七宝宝龙和华漕生活馆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37亿元、3.52亿元和0.50亿元;营业收入增长较快的有七宝万科广场(16.71亿元,增长5.2倍)、虹桥天地(6.52亿元,增长51.9%)、浦江城市生活广场(3.53亿元,增长1.3倍)、龙盛国际商业广场(3.21亿元,增长18.2%)和丰尚国际时尚中心(1.04亿元,增长36.0%);营业收入基本持平的有仲盛世界商城(20.89亿元,下降1.0%)、置业广场(10.07亿元,增长0.1%)、龙之梦(9.80亿元,下降0.4%)和莲花国际广场(3.41亿元,下降1.3%);营业收入下降较大的有百联南方购物中心(28.89亿元,下降7.2%)、七宝商城(10.38亿元,下降16.3%)、汇宝购物广场(2.96亿元,下降22.8%)和凯德七宝购物广场(2.79亿元,下降20.1%)。 (三)商务区、园区建设基本情况 1、商务区:闵行区目前已形成市级、地区级、社区级3层次11个区块商业商务中心布局体系,即“1+8+2+X”体系。“1”:市级商务中心-虹桥商务区。“8+2”:地区级商务商业中心—重点建设虹桥吴中商务区、七宝生态商务区、莘庄商务区、莘庄地铁上盖商务区、南方商务区、剑川路商务区、莘庄工业区西区及临港浦江园等8个重点商务区;中远期重点商务区—南虹桥商务区及九星国际家居建材贸易中心。“X”:若干社区商业中心-通过完善商业网点配套,力争从中打造4-8条特色商业街。 以莘庄商务区为例,自2007年4月成立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各项建设工作取得了稳步进展,打开了莘庄商务区经济稳中有进、趋势向好、不断提升的良好局面。据测算,前期开发成本合计约38.8亿元,包括动迁成本32.4亿元、基础设施建设5.8亿元,出让的项目总价约为77.4亿元。2017年,商务区内企业纳税约3.62亿元。从目前测算情况来看,莘庄商务区的前期发开成本已经平衡。 2、四大园区:闵行区市级以上开发区共四个,分别是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漕河泾经济技术开发区浦江高科技园(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和莘庄工业区,“四大园区”是支撑全区经济发展的主阵地。2018年1-2月,四大园区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88.03亿元,可比上升13.1%,高出全区工业总产值增幅6.6个百分点,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1%。税收总收入61.45亿元,同比增长21.9%。 以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为例,自2003年起,闵行区、浦江镇、漕开发发展公司陆续签订全面合作协议,明确了共建浦江高科技园的土地规划、开发建设、产业导向、政策扶持和资金平衡等事项。十余年来,各方紧密合作,园区开发建设成果显著。目前,地块发生的前期成本情况,已由有关部门共同委托第三方公司进行审计,待该项工作完成后,将由区经委、区财政局、区房屋土地征收中心等相关部门按照《闵行区土地储备成本认定办法》进行确认。 三、今后提高投入产出效率的主攻方向 (一)以规划为引领,做好资源载体布局 目前,《闵行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35年)》(草案)已经公示,提出了“一带两轴四板块”空间结构,整合空间资源,重构闵行空间秩序,链接轴带各板块,促进城市功能复合发展。同时,闵行区产业布局规划(2.0版)也初步形成,其中提出了“一区两带”的概念,“一区”即创建“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两带”即打造“大虹桥国际商贸带”及“南上海高新智造带”两条产业带。 未来,在资源载体的布局上将结合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产业定位。土地利用上,开展土地出让前规划实施的评估工作,通过对拟出让地块所在的控规单元规划进行整体评估,弥补规划实施短板,并对规划编制决策进行了验证,促进闵行区城市的有机更新。产业布局上,考虑商务、商业、园区形成产城融合、联动发展的格局,举全区之力,加大成果应用,发挥最大效应,推动规划落地,强化规划先行的理念,推动统筹格局。 (二)以高效为原则,探索开发建设新模式 一方面,进一步探索更加合理、有效的开发运作机制。在新的政策框架下,加强资金规范管理和使用,对于新的园区、商务、商业载体的建设,区各方将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在新一轮合作中推进高效运行的开发模式(包括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平衡以及政策扶持等),确保建设项目有高效产出。 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投融资新途径,破解资金难题。推动存量用地二次开发,需要大量资金,为了提高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仅靠区级财政很难支撑。我区将积极呼吁在市级层面成立园区转型升级母基金,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通过购买企业资产等方式盘活低效用地,共同参与园区转型开发。 (三)以量化为依据,强化考核监督力度 不断完善区级各部门对资源投入使用的考核指标,优化考核标准。完善对区相关职能部门、镇、区国资公司的考核办法,进一步激发全区上下统筹区域资源、加快经济转型、提升产业能级的主动性、积极性。一是对区经委、区招商中心重点考核区域经济统筹发展工作推进、产业布局规划编制、重大项目招商等方面;二是对区相关职能部门重点考核按各自职能落实区域经济统筹发展工作任务情况;三是对各镇重点考核动迁腾地、园区合作、重大项目落地、存量资源日常动态监管等方面;四是对区国资公司重点考核区域开发建设、合作地块项目推进、载体基地建设、招商引资、产业培育、投融资等方面,不断提升国资国企运营效能和贡献度。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闵行加强政府对资源投入与产出工作关心和指导! 闵行区经济委员会 2018年4月13日 联系人姓名:李伟 电话:64130153 13817715696 通讯地址:沪闵路6558号323室 邮政编码:201199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