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关于0706243号代表建议办理信息公开
标题:关于科技赋能提升闵行区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
编号:0706243代表姓名:胡珩
代表建议
背景:

目前,闵行区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约118万辆,实际使用约为94万辆,已建成电动自行车充电桩31000个。我区通过签订《电动自行车安全承诺书》、实施旧换新补贴、联合执法等政策推动闵行区的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取得阶段性成效。部分地方如航中路地铁站通过安装充电哨兵,利用智慧化手段判定电池的状况、保护了电路的平稳和安全,对突发意外及时进行预警和自我断电处理。

问题及分析:

1、全区还有很多地方尚未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保护和意外预警系统,对突发意外不能及时的进行预警和紧急处理。

2、当前充电桩运营企业分散、数据监管滞后、安全责任不明确、建设覆盖科学性等问题仍制约长效治理。为深化治理创新、管理赋能目标,亟需以一网统管为核心,构建覆盖规划、运维、使用的全流程安全纳管体系,助力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

意见和建议:

1、在全区推广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保护和意外预警系统,尤其是老旧街区(如七宝老街)、公共租赁房小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以及电动自行车停放密集的地铁站优先安装这类系统。

2、实行一网统管数据互联打通城运平台与充电桩运营企业数据接口,实时采集充电桩运行状态、故障告警、使用率等数据,实现充电过程可视化监管。建立统一物联网设备平台,强制要求企业同步上传设备质检报告、质量险保单等数据,纳入大数据中心考核

2、对充电桩运营企业实行严格准入与退出机制,实行‌‌准入白名单标准①定期上传质检报告;②更新质量险保单;③数据接口实时同步;④参与工单闭环处置动态清退:对未履行维保义务、未按期提交检测报告的企业,实施周期性清退,并通过试点逐步完善退出机制

3、实施评测机制,开发电子化监管平台,集成企业资质、设备台账、运维记录等功能,实现线上巡检与线下核查联动。实行“平台派单+辖区打分”机制,结合故障处理时效、投诉整改率等指标,形成月度考核与年度综合评估。①故障率:设备故障告警时长不超过48小时,维修记录台账需完整可追溯。②利用率分析充电端口数与实际使用率,优化布局避免资源闲置。③投诉率12345投诉须24小时内响应、48小时完成整改,并将处理结果纳入企业信用档案。④收费标准:实时上传收费标准,落实执行“价费分离”政策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