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闵行区“美丽家园”、“美丽乡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而这份美丽不仅仅是赏心悦目的外观,更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从已实施的“美丽家园”和“美丽乡村”情况看,如何防止和解决只注重外观的建设,而忽视内部的改造,缺少长期的政策保障的问题也显得更为重要。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要进一步注重内在质量的建设。要针对每个符合条件的创建小区的不同情况,实施“一小区一方案”。 除了“美化、亮化、绿化”外,更要注重内在质量的提升。闵行区一批建成年代久、基础设施严重老化的老小区,特别要把更换锈蚀、破损的老旧公共管道(卫生间、阳台雨水管)列为重点项目解决。
二是要进一步注重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对于改造过后的设施设备维护管理,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提出相应的维保标准和操作实施办法。由居民区党组织牵头组织居民、业主代表建立起一系列的长效机制,要象“绣娘”一样实行精细化管理。要加强业委会建设,让业委会真正为业主“当好家”;要探索实现社区物业管理智慧化、规范化和便利化,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 形成业委会的规范运作、物业管理能级的同步提升、保修期维护工程及资金、第三方专业维保等后续管理的一系列制度措施,保障“美丽家园”成果的长效巩固。
三是要进一步制定“美丽家园”建设的延续性政策。此次“美丽家园”建设的对象主要是2000年以前的老旧住宅小区,但是,对2000年以后的小区,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将陆续成为老旧小区,该怎么办?没有相应的政策措施。另外,一些2000年以前的别墅区也存在房屋设施老旧、配套缺乏等类似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未列入改造对象。还譬如,颛桥地区内的商品房、动迁房等得到改造,但农村地区的民居和村宅,建造年代更久,却不能享受政策。“美丽家园”应该是整个地区的“美丽”,而不是个别区域的“美丽”。
同时,考虑到房屋及相关配套设施因自然老化或损毁,作为一项长期的制度化民生工程项目,对全区居住区要进行每8-10年定期的轮回改造。政府应设立一定的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每年的美丽家园创建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