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浦江镇进入了大规模的高速发展期,城镇化建设及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同时,管理的压力也呈急速上升趋势,首当其冲的是人口的大量导入及产业项目的入驻,引起交通出行及运输压力剧增。根据浦江镇新市镇的定位及浦江地区2035规划的总体目标,通过加快修建地铁浦江线二期及加快推进东川路越江隧道建设,为实现闵行南部科创中心与浦江南部地区的交通联通具有重要意义,实现浦江两岸资源互补,产城一体化发展,朝着“生态人文滨江新城区、高端科技产业引领区”目标奋进,实现江川、吴泾、浦江、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地三区”联动,打破一体化发展壁垒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一是加快修建地铁浦江线二期使浦江线形成环线。
地铁浦江线也就是原来规划的地铁M8线三期工程在2018年第一季度实现了浦江线第一期至汇臻路的通车运营,极大改善了市大居“四高小区”“新选址一号、二号”及鲁汇地区动迁安置小区的居民出行,惠及人口达15万左右。2018年内,经过市区两级代表的积极呼吁,浦江线形成环线已纳入规划,现希望各部门抓紧落实该规划。 加快修建浦江线二期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闵行区总规中已纳入环线的方案,命名为F7线,且根据浦江新一轮总规方案,日后浦江的人口将达52万之多,环线的通车将极大方便百姓出行;2、“4.2”大居总规划25个小区,住房面积205.3万平方米,规划居住人口近9万之多,目前交通交通那个出行方式单一,仅靠一条区级一条市级及浦江域内公交线路,真正意义上的交通“死角”,二期修建可盘活该区域交通难点,极大改善出行问题。3、有利于浦江镇郊野公园二期建设及营运,打开郊野公园交通“死结”郊野公园一期正在试运行阶段,且只占郊野公园总规模的三分之一左右,目前日均流量达1万之多,节假日更是交通严重拥堵,接近极限,二期大面积开发在即,且范围覆盖整个4.2大居及黄浦江东岸滨江区域,未来几年将是交通“死结之地” 。4、为闵行区滨江建设及大开发创造条件。闵行滨江开发(黄浦江东岸)的大开发将结合浦江郊野公园势在必行,浦江线二期经该地区后将加速滨江开发的进程,形成新的“名片”和亮点。5、因为浦江线当前汇臻路站为中间站,而非终点站,有向西延伸的接口。
二是新建先新路-东川路越江隧道(东川路虹梅南路-先新路浦锦南路)。
项目西岸起点位于龙吴路,东岸终点为浦业路。目前,区交通委已委托第三方启动前期研究。规划中为东川路连接先新路越江,建议同步实施先新路(永跃路-浦业路)道路新建工程;另一个方案是东川路连接鲁南路,市交通委正在会同相关单位论证可行性。
目前,“浦江第一湾”黄浦江-大治河以北区域是“十字水域”区域功能最核心、开发体量最大、人口岗位最密集的区域;现状徐浦大桥~大治河区段约12km范围内仅闵浦大桥一座越江设施,导致浦江两岸沟通不便、绕行距离远;银都路隧道建成后,闵浦大桥(放鹤路越江)仍是其上游黄浦江10km沿岸唯一的越江通道,显然无法适应浦江两岸进一步的发展。
建议区交通委:1、加快促成浦江线二期环线的启动和立项,争取该项目早日建成,与修建地铁浦江线二期使浦江线形成环线。2、对新建先新路-东川路越江隧道项目尽快论证并确定方案,加快建设越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