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上午,虹桥镇举办“共建银发经济·共创美好生活”政府开放月活动,虹桥镇副镇长常江化身讲解员,详细解读银发经济若干政策措施,并介绍虹桥镇养老事业总体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大力发展银发经济。自2024年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上海市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相继出台,从中央到地方逐渐形成支持政策体系,对如何推动银发经济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具体部署。 为更好把握全球和国内银发经济发展的大势,推动虹桥镇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虹桥镇紧扣民生需求,推动一批民心实事工程落地见效,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融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全力打造“心颐虹桥”银发经济品牌,促进老龄事业与银发经济协调互促发展。 一、构建“家门口”养老保障网络 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要加强保障银发经济发展的养老服务设施,相关政策要求“到2029年,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建成,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增强,扩容提质增效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养老服务供给不断优化”,明确“新建居住区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上海市要求“积极发展老年宜居产业,支持各区结合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打造一批适老化改造样板间。”为进一步加大对银发经济的保障支持力度,虹桥镇建成龙柏二村“家门口”养老服务示范站,打造了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旗舰店”——红松东路为老服务中心。 二、探索“定制化”服务供给形式 针对新形势下银发经济发展趋势和现代化条件下的老年人需求,相关政策提出“扩大老年助餐服务,引导外卖平台、物流企业等经营主体参与老年助餐配送”“建立健全社会化餐饮企业参与老年助餐机制,优化配送服务,丰富老年人选择”。虹桥镇积极探索实践“助餐+”服务,创新“助餐+公益”模式,设立“美好食光,随手公益”基金池,为辖区养老服务项目及孤老、特困老人等特殊群体提供资金援助。 三、打造“数字化”智慧养老场景 相关政策对智慧健康养老、数字适老化等进行部署,提出“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完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在居家、社区、机构等养老场景集成应用。”上海市《政策措施》提出“拓展智慧养老场景和产品。支持企业围绕老年人需求和使用习惯,开发生活辅助、健康服务、康复辅助、安全监护、照护服务、情感慰藉等智慧养老产品,符合条件的纳入养老科技专项支持范围。” 虹桥镇以科技赋能为抓手,着力打造银发服务智慧云平台,为1500户60岁以上独居老人配置为老数智感知装置,以“人防+技防”的数字化手段将高危老人的风险降低。 四、促进老龄事业与银发经济协同发展 今年,虹桥镇聚焦促进事业产业协同发展,以“心颐虹桥”银发经济品牌为引领,在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的基础上,创新探索银发友好街区建设,精心设计集服务、体验、互动于一体的老年友好空间,让街区成为有温度的银发友好标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