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0年2月28日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0年1月19日在上海市闵行区第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区长    陈    靖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闵行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我们既满怀喜悦迎来了新中国六十华诞,又齐心协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及城市管理中复杂严峻形势的挑战。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攻坚克难,全力做好“保增长、促和谐、迎世博”各项工作,在全市率先实施的“暖冬”行动也取得明显成效,全面完成了区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
  (一)经济发展平稳较快
   1、保增长工作实现预期目标
   认真按照中央、市一系列决策部署,针对形势变化迅速应对,围绕重点工作狠抓落实。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全市区县前列。全区预计完成生产总值1234.4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4.8%;实现财政总收入342.8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区级财政收入110.3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全年合同吸收外资12亿美元,实际到位1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8%;新增内资注册资本260.2亿元,比上年增长27.4%。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迈出较大步伐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抢抓机遇,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经过努力,被市确定为新能源、民用航天航空、先进重大装备、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五大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区,在上海新一轮产业布局中占据了有利位置。制定了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施意见和各大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出台47项政策措施,设立专项扶持资金。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中航商用飞机发动机公司总部奠基。举办了中欧新能源发展论坛,开展了装备制造基地振兴与周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研究,与上海电气集团、申能集团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被市确定为智能电网产业基地。尚德薄膜太阳能项目投产,锂动力电池、三菱自动扶梯项目开工,国电投资、西门子冶金、先锋GPS等总部及国家卫星导航应用、华东光电等项目落户。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紫竹科学园区被中央组织部命名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全年新增市科技“小巨人”企业6家、高新技术企业83家。区内企业与高校达成产学研合作项目110项,专利申请量连续六年在全市领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列入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区工程”。第四次创建成“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并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上海首批“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加快推进,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上海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
   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服务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预计达到74.5%。聚焦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积极研究枢纽周边地区功能定位和产业规划。莘庄商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修编,轨道交通莘庄站“上盖”开发出让方案已确定,10号线停车场“上盖”已完成基础工程,南方商务区动迁完毕。漕河泾开发区浦江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开工建设,莲花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获市认定。建成5个区域商业中心和9个社区商业中心,仲盛世界商城开业。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促进房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创新动迁工作推进机制,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努力使居民、企业在支持动迁的同时,也成为了受益者。全区上下全力以赴,全年共动迁居民10150户、单位1300家。高度重视“两规合一”  工作,目前土地实物储备约1万亩,为我区的后续发展争取了空间。被国家环保部确定为“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区”。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4家市、区级循环经济单位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出台了重点用能企业节能扶持政策,实施了百项节能技术改造工程。两年多来,市、区联手对1200多家高能耗企业实施了“关停转迁”,累计节约标准煤50万吨。在市公布的2008年节能降耗考核结果中,我区单位增加值能耗降幅达11.46%,居各区县首位。全区单位增加值能耗降幅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削减均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
3、“暖冬”行动有效开展
全力抓项目开工、促竣工投产,全年重点产业项目新开工102个、竣工140个。加强为企业服务。集中走访了1500多家企业,帮助解决了一批个性化问题。补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2.9亿元。多渠道解决企业融资困难,各大银行为我区企业新增贷款150亿元,3家小额贷款公司开业。加大政策性担保扶持力度,为全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135户次,贷款金额5.2亿元,为205家高新技术企业聘请了金融顾问。莘庄工业区通过设立代偿保证金和搭建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融资平台等办法,创新企业融资服务模式。服务上海神开股份公司成功上市。目前我区已有5家企业在深圳中小板上市,占全市总量的36%。鼓励企业吸纳就业,举办了30场大型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1.7万个。加大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力度,建立了总额为1700万元的青年创业扶持基金,107户企业入驻“青年创新创业园”   。设立了专项资金,鼓励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开展“闵行休闲购物季”、“休闲消费闵行游”、“乡村休闲”等活动,积极扩大消费。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2.8亿元,比上年增长15.3%。
   (二)迎世博工作成效明显
   1、重点工程建设有序进行
通过艰苦的努力,完成了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及“一纵三横”配套道路和京沪高速铁路等重大工程的动迁。沪杭高速公路(改建)通车,机场高速公路基本竣工,闵浦二桥工程进展顺利,铁路闵行货运站投入使用,轨道交通8号线(二期)试运营。“城中村”改造完成动迁2091户。深入推进截污纳管工程,全区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82%,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吴泾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完成动迁92%,实施污染治理工程68项,主要工业企业已全部截污纳管。
2、迎世博600天行动走在前列
认真落实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广泛开展一系列世博主题宣传和实践活动,强化了窗口服务行业的管理,加强了市容市貌和城市管理顽症的综合治理。在全市文明指数测评中,我区城市文明指数   在郊区县中的排名,从第二个100天开始一直保持在前三名,其中服务文明指数连续四个100天排名第一。城市管理在第四个100天考评中获全市优秀。全面完成了延安路高架沿线集中整治,实施进度居全市前列。成功举办“走进世博”大型旅游主题晚会和“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与长三角联动发展”论坛。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全区网格化管理区域达到107.6平方公里,城市数字化管理快速处置机制初步形成。拆除各类违法建筑268.3万平方米,完成全年任务的148.8%。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55个项目全部启动。完成立体绿化17万平方米,新建公共绿地50万平方米,全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7.2平方米。
(三)和谐社会建设积极推进
1、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有了新发展
以“迎世博、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为抓手,推动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全区524个小区、115个村和456家单位分别创建成市区两级文明小区、文明村和文明单位。
   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新进步。召开了区教育工作会议,出台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指导意见。通过引进优质资源、建立校长发展中心和骨干教师培训基地等措施,推进教育均衡与内涵发展。全区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比上年增长16%。与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向明高中浦江校区、上海外国语大学闵行实验学校开学,与上海市第二中学也达成了建设闵行校区的意向。成立了闵行职业教育联盟,启动了首批合作项目。制定了社区教育评估指标体系,7个镇、街道创建成为“市社区教育实验街道(乡镇)”,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出台了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完善了管理、扶持机制。
卫生综合改革继续深化。被国家卫生部评为“全国应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推进居民健康管理信息化试点区”,户籍人口签约建档率达到90.3%。公立医院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药品综合管理等改革取得成效。加大社区卫生投入力度,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区域医疗中心双向卫生服务,肿瘤早期发现率从10%提高到30%。实现了农村合作医疗区级统筹。完成了区域内重点人群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区中医医院新机制开始运营,区中心医院(二期)和市第五人民医院门急诊大楼、吴泾医院改扩建等项目进展顺利。完成了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整体搬迁。
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优化布点规划,区镇两级文化、体育设施日趋完善。集城市剧院、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档案馆为一体的春申文化广场基本建成,剧院已投入使用,并实施专业管理。旗忠网球中心(二期)投入使用。浦江、梅陇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进展顺利,建成农家书屋111个,完成了浦江召楼老街(一期)保护性开发。第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群文活动开幕式暨上海合唱节、网球ATP大师赛、国际马拉松赛、世界乒乓球群英会等重大赛事活动成功举行。我区运动员在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上摘得1枚金牌、3枚银牌和2枚铜牌。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举办了第四届区艺术节和运动会。全区83所公办学校的体育场地向社区开放,54万人次居民受益。
2、新农村建设得到加强
全年安排统筹城乡发展资金比上年增长114%。加大都市农业发展力度,完成了2294亩设施农田建设,浦江、马桥休闲农业取得突破,新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4家,组建了航天育种科研团队。加快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梅陇镇被列入全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   。出台了完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意见。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完善了村级社会事业台帐。经济薄弱村结对帮扶取得成效。完成38个自然村庄改造,8757户村民受益。改造农村危桥58座,建设村级道路120条,提高了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完成260条(段)村宅河道整治和浦江、华漕、马桥、梅陇等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程。
3、民生保障体系继续完善
扎实推进民生指标的优化、落实和后评估工作。全年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4969元和16082元,比上年增长9.5%和10.9%。实事项目等民生工作全面落实。公共自行车免费服务项目受到欢迎,已累计投放便民自行车1万辆。投入6.5亿元解决了4810名涵养林、片林农民的“镇保”问题。区、镇合作回购经营性物业93.3万平方米,作为持续的民生和经济保障。莘庄工业区成立全市首家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   。包括市大型居住社区浦江基地在内的70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已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试点工作   启动。新增廉租住房保障户326户。落实人才公寓11.7万平方米,新增“蓝领”公寓26.7万平方米。完成旧小区“平改坡”综合改造304.9万平方米,对335万平方米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进行了改造。全年新增就业岗位3.3万个,对4.3万名各类劳动者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新增养老床位1005张、居家养老服务对象2500人,中谊福利院投入使用。建成12个居民自助健康管理小屋,3.7万名退休和困难妇女以及重残无业人员接受了免费健康体检。为379户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提供了免费助餐和家政服务,对1.6万户0-3岁婴幼儿家庭进行了免费培训。新增银行、邮政、医保等服务网点43处。完成了4500户居民低电压改造。新辟和调整公交线路18条,开通了“世博家园”社区巴士。
4、平安建设深入推进
被中央综治委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110”接警量近几年来首次下降。确保了国庆等重要节点的社会稳定。以动拆迁信访积案为重点,加强信访突出矛盾化解工作,妥善处置沪杭客运专线、北翟路高架建设等引发的群体性矛盾。开展重信重访专项治理,初信初访办结率保持100%。扎实推进社会矛盾大调解机制建设,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矛盾化解,启用了区诉调对接中心。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矛盾2.2万件,调处成功率达97.5%。加强劳资突出矛盾预防化解工作,集中清理并基本消除了劳动仲裁积案。城市综合管理“大联动”机制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治理和宣传教育“三项行动”,加强了重大工程项目安全生产及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专项整治。通过多方努力,妥善处置了“莲花河畔景苑”在建楼房倒覆事故,受到了上级和舆论的好评。
同时,开展了“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研究。国防和双拥工作得到加强,民防、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外事、档案、地方志、妇女儿童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被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评为“全国对口支援工作先进集体”。
   (四)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1、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开展
   围绕“保增长、促和谐、迎世博,推动闵行科学发展”这一实践载体,认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通过调查研究、解放思想大讨论、民主生活会、集中现场办公,以及对“区长信箱”、“民生热线”和群众信访反映集中的问题梳理等方式,广泛征求各方意见,认真开展分析检查,明确了60个整改事项,出台了24项政策措施,着力破解发展瓶颈。加强后续督查,确保整改实效,目前整改事项已基本落实,群众评议总体满意率较高。
2、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加强人大代表书面意见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意见、提案反映的问题有84.1%得到解决或正在解决、计划解决。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效能监察等制度。推行审计结果公开,规范内部审计工作。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举办了6次“区长网上办公”,近1.4万人次网友在线交流。通过在全市较早建立的招投标统一公共服务平台,将预算单位建筑工程、政府实事、民生服务、办公设备等政府采购纳入平台。2007年以来,政府采购金额累计19.8亿元,资金节约率达到10.5%。
3、各项改革继续深化
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81项,占总数的20%。大力优化审批流程,在全市率先推行企业设立并联审批   ,建设工程审批程序56%得到简化。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54项。公共财政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以结果为导向的财政预算改革   全面启动,并在3个镇开展了试点。节约型机关建设取得成效,会务、接待、国内外考察等费用继续下降。统筹全区绩效考核,围绕重点工作,分类实施考核。按照市统一部署,顺利完成了区级机构改革和村委会、居委会换届选举。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闵行逆势奋进、转型发展的一年。我们深切感受到,每一点成绩,都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每一步发展,都凝聚着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在各行各业、各个岗位辛勤劳动的全区建设者,向所有关心、支持闵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仍然艰巨,产业需加快转型升级,与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对接、融合还不够;社会建设相对滞后,社会保障工作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早期征地农民的困难较为突出,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还要继续加大改革推进力度,有效激发社会活力。必须防止出现增长难持续、发展没质量、统筹不兼顾、民生缺感受的情况。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处在大动迁、大建设、服务世博的重要时期,对快速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特点及规律认识和把握还不够,工作理念有待创新;有些习以为常的管理办法欠规范、不科学,在建楼房倒覆、城管执法和交通行政执法事件的教训深刻,表明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必须要有突破性的转变。社会管理方面,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还缺少协调群众利益、引导诉求有序表达的机制和方法,由市政重大工程建设和动拆迁等引发的信访矛盾较为突出,在源头治理、有效沟通、主动服务等方面还需要加强和创新。政府自身建设方面,政府职能还要加快转变,推动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分工协作、形成合力还不够,执行力需进一步增强,一些工作推进效率还不高;有的政府公职人员依法行政意识薄弱,基层工作经验不足,与媒体沟通、解决社会矛盾等能力不够,特别是利用网络有效工作差距明显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区政府将认真研究,努力改进。
二、2010年工作目标和总体要求
   2010年是“世博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2010年工作,意义重大。当前,世界经济正在缓慢回升,但全球经济复苏仍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国内及上海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一系列保增长政策措施初见成效,但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一是坚持“低碳发展”   逐渐成为共识,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新的方向;二是以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建成为标志长三角高铁时代的到来,同城效应将形成,长三角经济社会一体化趋势明显,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变动会带来产业的新布局;三是上海进入了轨道交通网络化时代,到今年我区运营的轨道交通也有6-7条,城市发展步入新阶段;四是世博会的举行及后世博效应,给经济发展、城市运行和民生改善带来全新要求。我们必须紧紧把握机遇,推动闵行科学发展,全力以赴做好各方面工作。
   2010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左右,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8%左右;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0%左右。
   2010年区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及区委的要求,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以“保和谐、促发展、一切为了世博会”为主线,坚定不移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推进结构优化调整,着力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充分发挥世博效应。努力完成2010年和“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高质量编制好“十二五”规划,凝心聚力推进闵行现代化新城区建设。
三、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着力把握好当前与长远、政府与市场、工作推进与社会稳定的关系,全力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一)全面推进结构调整,努力促进经济社会转型
1、着力调整经济结构
调整二三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服务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加强与市对接联动,配合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商务开发,加快制订、落实西虹桥商务区   发展规划,瞄准综合会展、国际商务、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产业,努力打造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重要承载区主体功能相适应的服务业集聚区。完成轨道交通莘庄站“上盖”供地并启动建设,积极推进剑川路商务区动迁等前期工作,加快莘庄商务区、七宝生态商务区、南方商务区和旗忠森林体育城的土地供应,大力吸引重大产业项目落户。深化元江商务区规划研究,明确功能定位。完善轨道交通沿线发展规划,推进站点周边商贸、商务等服务业发展。培育国际医疗产业,加快国际医学中心   建设,继续发展国际教育,着力构筑具有闵行特色的第三产业体系。
   调整产业内部结构,提升产业能级。聚焦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服务国家战略,加强与中央企业以及世界500强企业合作,发挥主要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的集聚带动效应,推进新能源、民用航天航空等产业形成产业链和产业群。加强与电气、华谊等市属大集团和闵行开发区、漕河泾开发区浦江高科技园以及“科技绿洲”的产业对接,联手推进先进重大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大项目建设并做好配套服务。充分利用紫竹科学园区品牌,重点吸引投资、营销等项目,努力集聚上市公司总部。加快莘庄工业区等成熟园区的深度开发,进一步提高产出效益。促进园区与镇、街道优势互补、联动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导向,全面开展“大招商”。全年合同吸收外资争取16-20亿美元,新增内资注册资本250亿元左右。建立科学合理的目标体系,梳理、完善产业政策,优化区镇联动招商和考核机制,继续储备土地,加大出让力度,加强闲置土地处置,实现优质资源与重点项目对接,保持较高强度的产业投入。大力推进动迁、腾地和项目落地,保障项目开工,同时加强对项目竣工、投产的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深化“三区联动”,依托紫竹科学园区与上海交大共建上海紫竹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打造高端产业技术创新基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一批科技进步示范项目。探索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构建区域创业投资服务体系,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环境。加强科技企业孵化,支持和服务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加快发展。继续加强科普工作。
   调整供需结构,着力扩大内销。推进大型商业设施和社区商业中心建设,完善布局,丰富供给,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依托世博会带来的商机,组织开展闵行产品展示推广等活动。整合区内品牌商业、文化和旅游资源,着力发展休闲消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创新机制,加大投入,特别是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鼓励进口,支持区内高科技企业拓展国内市场,扩大销售。优化房产供应结构,加快商务楼宇开发。抓好房产项目开工和竣工销售,全年开工300万平方米以上、竣工300万平方米左右,保障市场供求稳定。
   2、优化调整社会结构
   继续加快城乡结构调整。结合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统筹全区城乡发展。加快浦江镇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   。多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鼓励企业吸纳本地农民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完善政策措施,提高农民务农收入。有序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扶持土地、农产品、物业等多种股份合作社加快发展,确保农民的收益。加强对农民创业的金融和财税支持,培育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完善农业经营体制,探索建立社会化“三农”服务体系。深化基本农田等生态补偿机制,支持镇、村持有经营性物业,加强对经济薄弱村的结对帮扶,多渠道壮大集体经济。完善都市农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以实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为重点,继续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航天育种基地建设,积极推进生态农园、创意农业示范基地和农业旅游示范点建设。通过不懈努力,尽快缩小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同时,区、镇、村联手建立新农村建设长效管理和投资机制,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强农村道路、供水设施改造和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实现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全覆盖,城乡公共厕所全部实行免费开放。完善农村社会事业资源配置,提高农民保障水平,加快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高度重视人口结构调整。加大吸引、培养人才力度。以重大产业项目和产业技术创新基地为载体,聚焦建设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加强领军人才培育和创新团队建设。以聚才基地、助才平台、扶才资助为重点,“引资”与“引智”相结合,构建具有闵行特色的引才政策体系,探索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大本土人才培养力度,切实发挥企业、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和基础作用,努力形成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加强综合服务,探索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全覆盖管理   的长效机制,完善人才公寓、“蓝领”公寓的建设和管理,关注企业用工问题,完成8万人次外来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和安全生产等综合培训。加强人口调控,通过产业结构、城乡结构调整等措施,有效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逐步使闵行由人口大区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区。
  (二)高度重视社会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下大力气改善民生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年新增就业岗位2.5万个。加强就业援助,镇、街道“充分就业社区”  创建成功率力争达到100%。健全多方协调机制,创建和谐劳动关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鼓励征地养老人员参加“居民医保”   。完善“农保”制度,与国家、市新政策平稳对接。加强对改制(转制)企业及其职工的服务。关注早期征地农民和低收入人群的困难,多渠道做好帮扶工作。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社会救助体系。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继续推进分层次、多渠道、成系统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稳妥推进经济适用住房试点工作,扩大廉租住房受益面。坚持创新机制,继续完善政策,大力推进旧小区改造,不断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加快农民动迁房建设,完善动迁后的服务。优化公交线网,加强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的衔接。完善区域路网,着力改善交通拥堵问题,努力为群众提供便捷、安全、经济的出行条件。实施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工程,为农民工子女学校500个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完成全区所有低电压用户改造。加快老龄事业发展,新增居家养老服务对象2200名、养老床位700张,新建4个综合性老年活动中心,发展日间照料服务。重视残疾人工作,建成5个残疾人阳光职业康复援助基地   。对出生缺陷重点目标人群实施基本项目免费孕前检测。加强传染病防控,建立15家规范化的发热门诊或排查室。
   完成好一批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项目:
(1)将旧公房物业管理共建试点面扩大到600万平方米;
(2)完成10条、开工10条道路连通工程;
(3)新辟和调整20条公交线路,新增80辆公交车辆,新建300座公交候车亭,新增1000个机动车公共停车泊位;
(4)完成15家标准化菜市场改造,大型超市卖场、农贸批发市场和43家标准化农贸市场实现食品安全实时监管全覆盖;
(5)完成3300户基本农田保护区自然村庄改造;
(6)引入10家优质教育、医疗机构;
(7)在区内影剧院组织100场世博免费专场,实现全区424个基层文化“数字家园”服务点全覆盖   ;
(8)为退休及困难妇女、60岁以上户籍老人和全部残疾人提供两年一次免费健康检查;
(9)对本区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父母五类大病   实行住院护理补贴。
2、加快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
立足于促进均衡、体现特色,保基本、创品牌,着力加大统筹力度。编制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等社会事业规划,出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完善教育统筹和考核机制,开工建设华东师大附属校区和上海师大附中浦江校区。在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改革。依托信息化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加快仁济医院(南院)建设和上海五官科医院迁建,大力推进与华山医院、华东医院、上海肿瘤医院的合作项目。开展流动图书馆试点,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建设,全面开放春申文化广场并建立共享机制,开工建设区文化公园、航天博物馆,开放20家民间收藏馆,组织100场民间收藏品展览,建设文化创意及收藏品交流服务平台。积极组队参加上海市第十四届运动会,创新群众体育活动推进机制,组建社区体育协会,旗忠网球中心16片室外球场向区内居民免费开放。完善配套设施,加强跟踪服务,充分发挥已引进优质资源的最大效益。争创“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区”。
创新机制,激发社会活力,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充分利用社会资本,推动社会化运作,加强政策引导和管理服务,汇聚各方力量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步伐。通过试点社区服务卡(券)等方式,探索建立社会服务的新机制。利用好民间社会服务资源,推动区域内高校、大型企业的文体等设施向社区开放,多渠道满足居民需求。
同时,继续做好对口支援工作。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国防教育,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为军人家属的就业、就学等提供更好服务。切实做好民防、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外事、档案、地方志、妇女儿童等工作。
   3、切实加强社会管理
完善体制机制。高度重视源头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加强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大调解,加强镇、街道预防调处中心平台建设,建立区、镇、村三级社会矛盾信息联动、研判、预警机制。高度重视初信初访办理,进一步深化领导下访包案、信访代理   和律师参与等工作机制,建立信访事项处理终结制度,逐步减少信访积案。理顺监管体制,加强区镇联动,实现对工程质量、食品、交通、消防、生产等安全管理的全覆盖、高效率。
夯实基层基础。扩大基层民主,加强村委会、居委会自治能力建设。完善社区管理体制,优化镇管社区机制   ,强化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和业委会建设,培育社工等服务队伍,大力发展公益性社区服务组织。稳妥做好新虹街道   筹建运行和龙柏街道的拆并工作。
强化世博安保。做好世博安全保卫群防群治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实事项目,加强法制宣传与教育,充实基层维稳综治力量,着力解决社会治安、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处置机制,防止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和严重公共安全事件。启用区城市综合管理及应急联动中心   。
(三)全力以赴服务世博,提升城市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
1、确保完成服务世博会各项任务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围绕与国际参展方开展友好结对活动、组织文艺演出进园区、人力资源支持、加强入园服务外包单位监管、园区志愿者资源储备、世博会特许经营支持、交通控制疏导和组织客源参观等八项重点工作,全力做好整个世博会期间的服务保障。
2、深化、强化和延伸迎世博600天行动工作机制
推进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有机结合,在管理理念上要有新转变,在体制机制上寻求新突破。以“整合资源抓源头、综合治理保稳定、化解隐患促和谐”为目标,以区、镇(街道)和村(居民区)三级网络为依托,强化条块结合、属地管理,整合各类资源,全面落实城市综合管理“大联动”机制,着力解决城市管理方面的制度缺失和体制障碍。坚持疏堵结合,综合治理非法营运等城市管理顽症,坚决杜绝不正当、不规范的行政执法行为。实施政策聚焦,完善推进机制,建立联合审批平台,加快“城中村”和旧村宅改造。同时,继续加强违法建筑预防和整治。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世博生态环保理念,把服务世博作为优化人居环境的契机。以交通枢纽、主干道路、轨道交通等为重点,加大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强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周边、沪闵路、七莘路、七宝老街等重要区域、重点道路的景观建设。编制和实施《闵行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区”工作。加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严格实施建设项目能耗审核制度,完善百项节能技术库、百个节能项目库。发展循环经济,支持闵行开发区和莘庄工业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加强能源综合利用和管理,推广建筑节能和太阳能发电应用,进一步完善便民自行车系统,在全区营造重视节能环保的良好氛围。加快实施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加强春申塘、周浦塘、俞塘等水环境和水景观建设,继续推进村宅河道整治,建设50公里污水收集管网。提高绿化建设水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力争达到18平方米。启动江川地区滨江绿地等建设。
3、继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全力配合推进市重大工程建设,为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新航站楼、沪宁城际铁路、沪杭客运专线等投入使用并充分发挥上海重要门户作用,做好配套服务。完成嘉闵高架北段、金山铁路支线、轨道交通12号线、13号线停车场等项目动迁。启动虹梅南路快速路、嘉闵高架南延伸和轨道交通8号线(三期)等项目的前期工作。进一步梳理、完善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和铁路闵行货运站等重点区域的道路交通网络,完成沪杭高速公路配套路网建设。
4、动员全社会参与奉献世博
精心组织、有效发动公众广泛参与,把服务世博作为一个向世界、向全国展示闵行的契机。结合争创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区先进区”,加强市民道德教育,积极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全面开展社区服务世博等活动,切实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居民素质,展示闵行良好的精神风貌。强化窗口服务行业管理和岗位培训,继续举办百日评优、技能比武等活动,激发各行各业工作热情。以公共、综合服务类窗口等为重点,开展满意度评价,提高交通运输、商业娱乐、旅游接待等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与上海世博局合作,组织万名市民看世博。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发挥作用,大力开展各类创建活动,形成服务世博的强大合力。
(四)统筹兼顾谋划长远,精心编制“十二五”规划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根据“协调发展、创新发展、低碳发展、共享发展”的原则,以经济社会的全面结构调整为目标,统筹考虑经济与社会、城区与农村、人口与环境、硬件与软件等因素,更好地谋划未来发展。以把握全区调结构、促发展的战略方向、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完善城市建设管理的思路方法、促进城市发展空间优化及城乡统筹发展、提升城市软实力、促进政府管理创新等为重点,研究、解决影响闵行“十二五”发展的重要问题和群众期盼的民生问题。加强政府部门与社会研究力量的良性互动,建立重大问题社会参与机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使“十二五”规划编制的过程真正成为集中民智、开启思路、解决难题、凝聚人心、形成共识的过程。
四、着力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
   紧紧围绕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坚持改革创新,提升行政效能
加快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方式。完善推动科学发展的考核机制,在服务世博的关键时刻,把确保和谐稳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在改善人民生活、加强公共服务、促进经济转型等方面的投入。按照市政府“两高一少”   的要求,进一步创新和改革行政审批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加快建设网上行政审批平台,扩大企业设立并联审批实施范围。继续依法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严格清理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启动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
   逐步推行行政管理标准化。按照规范、高效、创新的要求,探索行政管理与政府服务标准化建设。通过建立定人、定岗、定责的量化标准,制定办事细则,完善监督办法,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二)健全监督机制,规范政府行为
   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强化司法监督。重视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提高回应、整改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着力提高行政透明度。依法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加大财政性资金、政府投资项目、公共服务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领域的信息公开力度。继续深化公共预算改革,加强公共财政的绩效管理。完善预算外资金收支管理情况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情况接受区人大监督机制。加大审计公开力度,逐步推行部分专项资金审计结果公开。充分利用好网络,拓展政府管理、服务和群众工作的渠道。完善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特别是民生项目安排要更充分体现群众意愿,引导居民对政府工作行使更广泛的建议权和评价权。
   (三)切实改进作风,加强队伍建设
   发展任务重、财政投入多的情况下,要把反腐倡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建立健全惩防腐败体系的要求,严格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以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为抓手,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切实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力度。认真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加强行政监察,落实行政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办事,深入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切实规范公务消费行为,全面推行公务卡制度。
   全体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行为、作风等,直接影响政府工作,直接关系政府形象。我们要切实增强依法行政意识,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权限行使权力、履行职能,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行政执法人员的管理和监督,有责必问、有错必纠,提高公信力;我们要切实增强宗旨意识,以群众、企业、基层的需求为导向,转变思想观念,发扬民主作风,加强基层锻炼,提高执行力,有效解决一批困难和问题;我们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提高敏锐性和预见性,完善社会公共事件处置的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城市和谐稳定运行;我们要切实增强改革创新意识,不断解放思想,着力突破瓶颈,加快形成与推动科学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工作体制机制。
   各位代表:建设美好家园是我们坚定不移的目标!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按照市委、市政府“五个确保”   的要求,在区委的领导下,团结奋进,再创佳绩!


《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名词解释


1  “两规合一”:
是指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解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建设用地总规模为目标,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以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为重点,在一定规划期限内,使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规模指标、布局和近远期实施上相互衔接。
2  代偿保证金:
代偿保证金是反担保的一种形式,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合同双方当事人所约定的一定数额的现金存入保证人所指定的账户,由保证人占有并作为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导致保证人代为偿还债务后,保证人可以该笔现金优先受偿。莘庄工业区作为第三方在银行开设保证金账户并存入约定金额,以此帮助银行与企业间完成担保及贷款有关事宜。
3  “青年创新创业园”:
依托区内几大产业园区,成立“青年创新创业园”,通过提供租金减免和企业注册、创业扶持资金申请等“一站式”服务,帮助入驻园区的青年和大学生创业。
4  “一纵三横”:
系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一纵”是指嘉闵高架;“三横”是指北翟路高架、崧泽高架和漕宝路快速道路。
5  城市文明指数:
由市文明办会同相关社会组织,对全市迎世博600天城市文明情况进行测评,并对各区县进行排名。城市文明指数分为“环境文明、秩序文明、服务文明”三个测评单项。
6  闵行职业教育联盟:
由政府主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联合本区和全市乃至全国的职业教育办学、培训和研究机构等,搭建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平台,为职业培训机构与企业及社会组织间的项目合作提供服务,满足地区群众的职业教育需求。
7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
是指在符合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依法取得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通过市流转平台进行规范、有偿流转,用于除商品房以外的建设项目,实现集体建设用地价值最大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取得的流转收益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本组织成员的社会保障和发展生产等。
8  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
是指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将原村集体经济组织改为社区股份合作社,并赋予其法人地位。原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为社区股份合作社股东。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是产权清晰、管理民主、运行规范,以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为核心,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和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形式。
9  经济适用住房试点工作:
经济适用住房试点工作主要包括申请审核、轮候供应。申请审核是指本区城镇居民家庭符合《上海市试点区域城镇居民家庭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准入标准和供应标准(暂行)》的条件,向户籍所在地镇、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镇、街道住房保障机构负责初审,符合条件的,在申请人的户籍所在地和实际居住地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的,报区住房保障机构复审。区住房保障机构进行复审后,符合条件的,通过市房管局网站和区指定媒体进行复审公示。轮候供应是指区住房保障机构对符合条件的申请家庭,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公开摇号排序。区住房保障机构根据房源类型和轮候次序组织申请户挑选、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并由公证部门全程监督。
10  区诉调对接中心:
该中心是我区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法院诉讼与人民调解对接机制的重要平台,旨在将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处、行业调解、仲裁以及其他非诉纠纷解决方式有效衔接。主要职能包括:纠纷解决的引导及释明;组织、委派、委托及邀请符合条件的组织或人员进行调解;调解协议的审查确认及指导人民调解等。
11  城市综合管理“大联动”机制:
是指通过设立区、镇(街道)和村(居民区)三级“大联动”网络, 强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充分整合各类管理资源;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以建立网格化责任机制为基础,以社会建设中的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为重点,狠抓社会前端管理,加强依法行政,构建集综合服务、综合管理、综合执法为一体的新格局;实现管理力量大整合、社会服务大集中、信息采集大平台、矛盾隐患大排查、社会治安大联防、行政执法大联动。
12  企业设立并联审批:
并联审批是指对同一申请人提出的,在一定时段内需由两个以上本市行政部门分别实施的两个以上具有关联性的行政审批事项,实行由一个部门统一接收、转送申请材料,各相关审批部门同步审批,分别作出审批决定的审批方式。企业设立并联审批是指在企业设立登记阶段实施的并联审批。
13  以结果为导向的财政预算改革:
以结果为导向模式的主要特点体现为预算管理重点的变化,即从投入(支出)控制为中心转变为以产出和结果为导向。传统的预算管理重点在于控制公共资源的投入,即以控制支出为主。而以结果为导向,则首先要根据战略规划来选择和确定一定时期内运用财政资源所要达到的结果目标,然后确定所需的产出计划、数量和必要性,再确定是否需要投入和投入多少。在衡量预算执行绩效时,不仅要看是否超支,更要看是否达到预期的成果和既定的产出。
14  “低碳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生活”):
低碳发展理念是在应对全球气候暖化趋势、倡导减少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绿色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利用和低碳或无碳能源开发。低碳生活主要是提倡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把生活耗用能量降到最低,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15  西虹桥商务区:
以位于虹桥商务区核心区西北方向的华漕地区为主,重点发展国际教育、国际医疗、会展和专业交易市场等,引导特色商业集聚,吸引跨区域消费人群,并保留一定的生态走廊。
16  国际医学中心:
该中心位于西虹桥商务区。将引入综合性国外医疗机构和国内外顶尖的特色医疗专科中心,并运用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管理和运营,为地区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多元化需求。
17  上海紫竹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按照“市、区、校、企联手”方式和“区校联动、开放运作、动态管理”原则,采取“以区为主开发基地、以校为主研发创新”的建设管理机制,在我区建立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使之成为科技和产业的“桥梁”与“纽带”、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孵化器”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加速器”。
18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是指知识产权权利人(企业)将其依法拥有的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出质,从银行等融资服务机构取得贷款的一种融资方式。
19  浦江镇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
浦江镇被列为第二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试点内容主要包括统筹规划、发展特色经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深化相关制度改革等四个方面,目标是把试点镇建设成为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要求相适应,具有较强产业承载能力、人居环境优良、资源节约、功能完善、社会和谐的郊区示范镇。
20  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全覆盖管理:
全面采集区实有人口、实有房屋信息,实现户籍人口、来沪人员、境外人员信息全面登记和居住房屋信息全面采集,做到信息准确,并录入房屋(人口)基础信息采集系统。
21  “充分就业社区”:
将建立促进就业协调机制、落实促进就业专项资金、“零就业家庭”人员和“双困”人员安置情况、控制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作为创建核心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将新增就业岗位、职业技能培训、社区失业人员就业、自主创业、青年见习、就业困难人员安置、公共就业服务等作为创建辅助指标,实行百分考核。通过社会机构测评、职能部门测评、镇街道自评和互评等方式进行考核评估,在核心指标全部完成的基础上,辅助指标考核分达到90分以上,即被评定为“充分就业社区”。
22  “居民医保”:
是上海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简称。主要是针对未参加上海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小城镇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且符合一定条件的人员,给予其基本医疗保障。
23  残疾人阳光职业康复援助基地:
是经市残联、市人保局认定的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该基地的主要作用是组织就业困难残疾人相对集中地开展生产劳动、职业培训和辅导等职业康复活动。
24  基层文化“数字家园”服务点全覆盖:
整合区内各类文化和信息资源,建设共享平台,通过“村村通高速光纤信息网”,实现全区424个基层文化“数字家园”服务点高速上网和全覆盖,给广大市民提供便捷的数字电影电视放映、宽带上网、电子图书阅览等公共文化信息服务。
25  五类大病:
包括严重脑血管意外、恶性肿瘤、尿毒症、严重心律衰竭和老年痴呆症。
26  信访代理:
是指信访代理员根据信访人的委托,按照《信访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和方法,代信访人向有关部门反映诉求、提出意见建议,协调联络,反馈沟通,促成信访事项依法、妥善处理的一种信访形式。
27  镇管社区机制:
是指我区各镇(包括莘庄工业区)社区工作的领导和工作机构履行相应职责的运行方式以及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等。
28  新虹街道:
为加强虹桥商务区和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的社会事务综合管理,市政府沪府[2009]100号文批复同意我区调整部分行政区划,设立新虹街道办事处。其管辖范围为:东至长宁区界,南至沪青平高速公路和七宝镇镇界,西至青浦区界和华漕镇诸翟村、陈家角村、杨家巷村村界,北至华漕镇王泥浜村、华漕村和许浦村村界;行政区域面积为19.26平方公里。新虹街道办事处暂驻航南路378号。
29  城市综合管理及应急联动中心:
是指以各类信息系统和平台为支撑,以通讯调度、GPS定位、图像视频等技术为手段,以“大联动”机制为保障,有效整合政府相关部门力量和社会公共资源,协调开展城市综合管理常态工作,并对各类突发事件和应急事项处置进行指挥调度的职能机构和指挥平台。
30  “两高一少”:
即行政效率最高、行政透明度最高、行政收费最少。
31  “五个确保”:
即确保世博会成功举办,确保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新进展,确保民生持续改善,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十一五”规划目标全面实现、高质量编制好“十二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