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年1月31日

闵行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9115日在闵行区第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闵行区区长 倪耀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闵行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扎实推进品质卓越、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区建设,不断提升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完成了区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可比增长6.5%左右;完成财政总收入831亿元,同比增长6.1%,完成区级财政收入296.8亿元,同比增长6.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8亿元,同比增长11.2%;实现进出口商品总额2163亿元,同比增长9.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9亿元,同比增长7.2%;预计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8%左右;新增就业岗位3.23万个,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16万人;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3%左右。

一年来,我们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突出统筹融合发展,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方向发展

1.区域经济统筹融合发展。制定落实“四大品牌”战略实施意见、提升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实施意见。发布新一轮产业布局规划,围绕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南上海高新智造带”和“大虹桥国际商贸带”,培育构建“4 4”特色产业集群,制定文创产业、金融产业、人工智能产业等一批三年行动计划。制定落实区域经济融合财力分享实施办法,完善紫竹高新区、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浦江园、漕河泾科技绿洲、莘庄工业区等区域统筹开发财政机制。制定实施吴泾科技时尚特色小镇三年行动计划,研究推进上海人工智能未来小镇建设。启动吴泾老工业基地转型研究。建成长三角区域城市展示中心、长三角电商中心等功能性载体平台。完成“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

2.产业发展能级不断提升。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314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6.5%。文一集团、今日头条等52个重点项目落户闵行。加快推动重点商务区建设,漕河泾出口加工区升级为综合保税区,虹桥商务区保税仓库获批,中庚漫游城等商业体开业。9家企业获得“上海品牌”认证,占全市首批获得认证企业的17%加快推进16个成片区域开发转型,沧源片区、光华路创意街区等5个成片转型区域初见成效。全区规上工业企业产值能耗0.046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6.4%。完成350家单个企业产业结构调整。

3.招商引资及企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制定实施闵行区扩大开放50条,吸收合同外资28.4亿美元,同比增长46.9%。加强与各类市场招商主体合作,举办精准招商活动近百场。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家、国内企业总部30家、年纳税100万元以上企业329家,累计注册各类市场主体16.9万户、同比增长5.78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29条举措,重点在融资纾困、降本增效、营造环境等方面下功夫。165幢重点楼宇平均税务登记率提升至61.7%35幢楼宇实现年税收过亿,比2017年增加10幢。虹桥、丽华雅苑金融家两个基金小镇开园,“创园贷”项目覆盖全区50%的主要科创园区,政策性贷款担保规模排名全市第二。聚焦百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外贸企业、民营企业等,调研企业8.8万余家,解决问题1.4万余个。

(二)聚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强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上海南部科创中心核心区建设深入推进

1.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市、区联合制定行动方案,全面启动示范区建设。培育和引进一批专业化、国际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上海国际技术交易市场揭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技术转移上海中心落户,10家技术转移机构签约。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上海交大医疗机器人研究院成立,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海法大学转化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院等专业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举办伦敦科技周中国行上海站、浦江论坛科技服务业分论坛等活动。

2.科技创新资源加速集聚。抓好新一轮科创政策修订,制定实施科技创新创业和成果转化政策、“春申人才”计划等。加快紫竹创新创业走廊建设,着力打造沧源开放式街区,南上海创新与产业集群展示馆主体框架完工,上海智能医疗创新示范基地规划和展厅完工,人才公园一期开园。新增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26家、区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26家、高新技术企业150余家、区级研发机构20家、科技创业新锐企业20家。“零号湾”等科创综合体加快建设,各类众创空间孵化毕业企业近百家。我区被认定为全国首批知识产权军民融合试点区,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由56件增加到64件。新建4G移动通信基站210座,完成582个小区千兆宽带覆盖。

3.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制定实施军民融合产业深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国家和上海市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先后注册落地。筹建上海前瞻创新研究院。优化“一体多翼一基地”军民融合产业空间布局,打造申南路515号产业核心区,上海(航天)军民融合创新创业中心一期、零号湾军民融合孵化器等载体交付使用,西工大上海创新中心、上海沪航卫星等项目落户军民融合产业基地。

(三)围绕城乡融合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文明建设,城区功能品质进一步提升

1.城市功能布局更加完善。2017-2035年区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获批,形成浦江新市镇总体规划报批成果,形成虹桥主城片区单元规划草案和闵行主城片区中部、南部单元初步方案,完成南虹桥核心区、闵开发西区、20个租赁房地块等40余项控详规划报批。配合推进36项市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北青高架竣工,轨交浦江线通车,完成5号线既有线改造和南延伸段试运营。建成19条区区对接及区内畅通路。新辟优化公交线路18条,新增及优化停车泊位2.4万个。完成居住房屋动迁3100户、非居企业动迁260家、拔点腾地基地90个、拔点腾地1万亩。实现建设用地减量化103公顷。

2.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制定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意见和第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空气质量优良率由77%上升至79%PM2.5年均浓度从42微克/立方米下降到38微克/立方米,20个市考水质断面达标率从60%提高至80%。新建绿地150公顷、公益林2000亩、生态廊道400亩、立体绿化3.5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2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17.14%。完成闵吴生活垃圾码头集装化改造,区餐厨废弃物处置和资源化利用中心(二期)项目实现结构封顶,生活垃圾分类覆盖71万户家庭,覆盖率达85%。落实“四位一体”河长制181条中小河道全部消除黑臭,全面启动苏州河四期整治工程,河湖水面率达8.85%,成功创建全国首批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区。完成3400户农村生活污水收集、1300万平方米小区雨污分流改造。

3.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制定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配套制定促进农民长效增收、促进乡村民宿发展等政策。落实0.82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1.12万亩蔬菜生产保护区,探索田园文旅综合体建设,全区地产农产品“三品”认证率81.7%,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建设通过市级验收,确保全区粮食生产安全。完成55个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村庄环境长效保护和农村民房出租规范管理的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完成革新村村庄规划修编,积极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启动2个难点村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完成10个行政村的撤制任务。

(四)抓好进博会城市服务保障工作,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城区环境更干净、更有序、更安全

1.首届进博会城市服务保障工作圆满完成。开展“凝心聚力进博会,建功立业创一流”立功竞赛活动。全面完成26条道路大修、7条河段整治、120余万平方米绿化景观提升、16.5公里的架空线入地以及景观灯光、桥隧涂装、重点区域建筑外立面整治等市容环境整治项目。完成商旅文保障工作,主动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推动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利丰集团-利程坊等“6 365”展示交易平台有效运转,成功举办投资贸易促进“1 6”系列活动。以网格化达标创建为抓手,开展安全隐患、街面环境秩序和违法建筑等专项整治,会展中心周边街面秩序、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实施分类管控11项措施,顺利完成进博会安保和维稳任务。

2.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全面做好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制定实施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完成453个网格标准化创建任务,占网格总量的45.8%,网格先行发现率同比提高48.5%,“12345”等热线案件办结率达99.8%。全区588个居村全部完成“无违建先进居村”创建申报。深入推进“美丽街区”建设,100条段一类街面全部创建达标,建立23个路管会,完成49个主要路口景观提升项目。推进美丽家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完成600个小区环境提升改造,53个示范点完成红色物业创建,全区业委会应建尽建率达94%。完成5248处经营性场所问题点位整治。

3.城市运行总体安全有序。扎实推进平安闵行建设,着力打造“智慧公安”,基本完成“一标六实”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建设,集中开展扫黑除恶、严打黄赌毒等系列专项行动,报警类110下发数同比下降10.8%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查出风险点1058家,完成854家危化企业信息采集,在全市率先推进大型综合商业楼宇规范化建设。开展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空中坠物、消防等重点领域十大类专项整治,检查单位9.42万家,整治隐患5.68万处。全力做好历史罕见的系列台风防御处置工作。推进市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建设,加强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无证无照食品生产经营户基本消除。开展涉嫌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稳妥处置各类金融风险。完成区镇两级信访大厅标准化建设,实现合理合法利益诉求的初信初访100%解决,历史信访积案化解率达79.7%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区级中心、街镇服务站、居村工作室三级体系全覆盖。

(五)注重基本民生保障,着力提升保障水平和服务质量,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1.民生福祉稳步改善。上海首家国家级创业者公共实训分基地“南科创实训基地”正式运作。推进长护险试点,为符合条件老人提供居家照护服务34.6万人次。做好困难群体社会救助工作,支出社会救助资金1.8亿元。深化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增加保基本养老床位1561张,新增社区养老服务设施3万平方米,推进机构与社区养老服务融合发展,试点开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新增20家邻里中心,累计建成82成立区住房租赁服务中心,完成3.42万套社会租赁住房的土地供应,新增筹集代理经租房1.86万间。新增供应各类保障性住房2482套,安置在外过渡户3813户,完成19.11万平方米旧住房改造、7.26万平方米严重损坏房隐患处置。

2.教育事业优先发展。落实学校基本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新开办7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先行试点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开办9家幼儿托育点,建立“互联网 托育”服务体系。成立上师大附中闵行教育集团、华师大闵行基础教育集团,建立13个学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区化集团化覆盖率达92%。各级各类学校坚持特色品牌发展,学生学业成绩、体质健康和科技创新比赛获奖位居全市前列。获评“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示范区”“全国校园足球试点区”。紫竹国际教育园区有序运营。

3.卫生改革不断深化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华山西院开办运营,闵行复旦医教研协同型研究院开工,区中心医院成为复旦大学附属医院。通过国家医改分级诊疗督查,区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位居全市第一。做实家庭医生制度,完成“1 1 1”组合签约73.89万人,实现千人口配置0.33名全科医生的年度目标。成立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闵行分院和复旦大学社区健康研究中心,推动17个“康联体”项目实施。“捷医平台”覆盖20家区属医疗机构,为患者平均减少40分钟等候时间。医改“闵行模式”列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上海卫生改革发展20件事。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部分项目开始运营。

4.文化体育繁荣发展制定落实加快体育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意见。新增文化设施2.27万平方米、体育设施11.52万平方米,新建1个文化中心、2家城市书房、4个文化客堂间、6条健身步道、3片市民球场。区博物馆新馆部分展馆对外开放。优化文体资源四级配送网络,举办3万场、参与量870多万人次的文体赛事活动。颛桥、七宝、梅陇3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获评“上海市示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开展“对话--中国非遗的国际表达”闵行文化展示活动。成功举办上海浦江沪剧节、上海市民武术节、马桥国际半程马拉松、上海城市业余联赛等系列品牌活动。闵行运动健儿在雅加达亚运会上摘得5枚金牌,在第十六届市运会上获得佳绩。保障ATP1000上海网球大师赛、美国女子职业高尔夫巡回赛成功举办。

10个政府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完成对口支援和东西部扶贫协作年度任务。妇女儿童、青年、红十字会、残疾人等事业稳步发展,国防动员、双拥、民族、宗教和外事、对台、侨务、档案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政府治理能力和行政服务效率明显提升

1.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制定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行动方案,提出166条“放管服”改革措施,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评价闵行营商环境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全面推进“一网通办”,涉企审批事项100%具备“只跑一次、一次办成”能力,个人社区事务线上线下实现“全市通办”。推进政务服务“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456项政务服务事项入驻区行政服务中心。取消调整行政审批事项44项,滚动推出当场办结事项285项、提前服务事项14项、当年落地项目190项。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试点,主动承接落实61项全市复制推广事项。175项“双随机”抽查事项全部纳入事中事后监管平台。制定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指导意见,“马桥豆腐干”拿到今年全市第一张食品加工小作坊准许生产证。

2.依法行政全面深化。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实施意见。深化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和目录管理,相关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深化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定审核规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42家行政执法单位全覆盖纳入检察机关监督平台。区政府受理的行政复议案件有所减少,直接纠错率同比下降3%。区政府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败诉率为0.36%,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全市领先。圆满完成居村委换届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度重视人大代表书面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全年区政府共收到书面意见303件、提案251件,解决率分别为80%92%,满意率分别为95%98%

3.行政效能逐步提升。深化政府目标管理,围绕重大决策部署、重点工作、实事项目等320项工作,强化督办督查,重点工作提前完成率有效提升。新版区政府门户网站运行,建立依申请公开转主动公开工作机制。开通网上区长直通车。制定实施政府采购人管理办法,建立相关责任人制度。基本完成8家区管企业“一企一策”改革重组。制定落实区管企业和委托监管企业重大事项管理暂行办法,推进国资监管体制由“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建立国有资产报告制度。基本完成行政事业单位和街道所办企业的清理规范工作。

4.政府作风不断改进。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当新时代排头兵、先行者”大调研,抓好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规范性学习和持续性作风建设,解决群众和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细化“四责协同”责任机制,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肃执行财经管理制度,完成事业单位公务车辆改革。制定实施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办法,完成485家区本级预算单位和区属国有(城镇集体)企业的全覆盖审计,基本完成历年全覆盖审计整改工作。严肃查处生态环境保护、优化营商环境、安全生产等领域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全区问责结案12件。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面对各种困难挑战,我们继续保持了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闵行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个岗位上的全区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闵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闵行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在经济运行形势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情况下,优势产业不够集聚,存量资源低效利用较为突出,科创建设的效果、形象还未充分显现,财政增长和民生改善面临新的压力。二是区域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改善,“放管服”改革的系统性、针对性有待加强。三是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廊道建设、水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等工作仍需持续发力。四是区域安全生产隐患整治须加大力度,城区精细化管理水平还要继续提高。五是按照担负新使命、实现新作为的要求,政府工作人员还存在合力不强、执行力不够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和差距,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充满激情、富于创造、敢于担当,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实。

 

二、2019年主要任务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是推进“十三五”规划任务攻坚之年。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高效率服务,增强改革创新的朝气、富于创造的勇气、再塑传奇的锐气、爬坡过坎的胆气,努力建设品质卓越、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区。

建议2019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5%,财政总收入增长6%左右,区级财政收入增长6%左右,全年新增3万个就业岗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5%左右,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率达到市政府下达目标。

今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始终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品牌效应和产出效益

1.加大统筹融合发展力度。结合“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成果,启动“十四五”规划编制基本思路研究。聚焦重点板块,加快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牢固树立“四个论英雄”的导向,优化经济考核指标,加强经济形势监测分析。优化“管委会 平台公司”工作模式,加快虹桥商务区、紫竹高新区、莘庄工业区、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浦江园、漕河泾科技绿洲、南滨江地区等重点板块发展。梳理盘活土地、厂房、仓储、楼宇等资源,加强与大型国企合作,推动重点成片区域和零星低效工业用地转型,提高单位面积产出和经济密度。深化吴泾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研究。做好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工作。

2.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达闼机器人、博朗电器、新文创电竞中心等32个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推动工业投资稳定增长。聚焦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全力打造“南上海高新智造带”。鼓励高端装备领域优势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做强产业功能。保持生物医药产业高位发展,推动一批重点项目落地。重点关注紫竹高新区、863软件产业孵化基地和云部落TMT产业园等市级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加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围绕金融、总部商贸、文化创意和科技服务,依托“大虹桥国际商贸带”,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促进虹桥商务区、南方、莘庄、七宝、吴中路、剑川路、浦江等商圈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落实闵行文创20条,培育一批优秀文创园区。完善“一体多翼一基地”产业空间布局,推进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创建。

3.提升招商服务水平。围绕产业布局规划,更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招商目录。建立“百人团队对接百家项目”机制。完善全区招商地图、企业服务信息库、招商资源库,提升招商推介效率。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做好参展商、交易商的跟踪服务和项目落地。应对外贸形势变化,加快漕河泾综合保税区发展,完善重点企业服务机制,支持企业进口首台套设备、开展技术改造等。细化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政策措施,提升民营企业发展动能和活力。

(二)全面推进上海南部科创中心核心区建设,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贡献度

1.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聚焦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推闵行转型发展。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区验收和国家知识产权军民融合试点为抓手,提升区域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水平。加强与上海交大、华东师大等高校及有关科研院所合作,推动医疗机器人研究院、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前瞻创新研究院建设。推动美敦力、印孚瑟斯等企业开展产业孵化。筹建上海闵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金。新增国际化技术转移渠道5个。

2.加快紫竹创新创业走廊建设。紫竹创新创业走廊优化方案纳入单元规划编制。加快紫竹园区二期建设。推进沧源片区转型改造和开放式复合型街区建设,南部科创服务中心、白金汉爵酒店等项目开工,康养产业科技园、华谊智慧天地、颛桥黄二村等老厂房改造项目启动,人才公园二期方案设计完成,交大医疗机器人产业园和交大人工智能产业园实现入驻。上海智能医疗创新示范基地一期项目开工。完成华谊染化厂地块及周边区域城市设计方案编制。加快吴泾科技时尚特色小镇建设。完善上海人工智能未来小镇规划,力争早日启动。推进“零号湾”二期建设,放大“零号湾”的示范辐射效应。

3.提升创新主体活跃度。打造“创新创业在闵行”金融服务特色品牌。激发大学、科研院所、外资研发机构参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的积极性。支持华谊、电气、仪电等国有企业开展产业创新研发、孵化与投资,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建设零号湾军民融合孵化器、智慧医疗孵化器、创新设计中心等双创培育平台。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创新挑战赛、新锐科创企业遴选等品牌活动。提升南科创实训基地服务能级。推动环交大、华师大周边区域集聚一批专业技术服务机构。新增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20家、区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25家、高新技术企业150家、区级研发机构22家。

(三)深入推进以优化营商环境为重点的改革开放,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1.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形成全区政务服务事项总目录清单、进驻中心“一门式”审批服务事项清单和全区“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深入推进“一网通办”,推广使用电子证照。强化线下“只进一扇门”,坚持涉企审批事项应进则进,推进综合窗口建设。推行证照联办、联合审批、并联验收、联合帮办和线上线下联办服务,最大限度减时间、减证明、减环节、减跑动次数。推进行业、市场和领域分类监管工作,协同做好包容审慎监管、综合监管和诚信监管。加强中介服务标准化建设。

2.深化各重点领域改革。通过升级改造、规范非居转租等方式,提高存量国有资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强化国有资产统计分析工作。推进完善区管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制度,打通国企人才培养通道,建设复合型企业人才队伍。构建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大力引进新型金融机构、类金融企业和股权投资类企业。拓宽帮助区域民企融资的政策,实现“创园贷”园区全覆盖,推广科技金融服务信息平台。

3.不断形成开放新优势。实施闵行扩大开放50条,积极复制推广自贸区试验成果,提升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优化完善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长三角电子商务中心、海外贸易中心等平台功能。建设上海国际技术交易市场。把握科创板设立机遇,全力指导帮助中小科创企业上市。

(四)切实加强城市管建和社会治理,构建城市运行新格局

1.优化提升城市功能。有序推进虹桥主城片区、闵行主城片区中部、南部单元规划编制,落实2035城市总体规划战略目标和管控要求,着力提升虹桥、莘庄两个城市副中心的显示度和影响力。加快推进九星区域转型升级工作。加快编制众欣区域、沧源片区转型等控详规划以及大治河生态走廊(浦江镇段)专项规划。完成市下达的建设用地减量化任务。完成2000户居民动迁、120家非居动迁和60个基地动迁,腾地8000亩。配合市里开展嘉闵线、漕宝路快速化和S32昆阳路、浦星公路匝道项目方案深化,协助办理银都路越江、沪苏湖铁路等项目前期手续,大力推进轨交15号线、机场联络线等项目建设。完成4条区区对接道路建设,继续推进区内“畅通路”建设。

2.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创建工作机制,条块结合、齐抓共管、同创共建,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着眼巩固提升,扎实做好第二届进博会服务保障。完成“美丽家园”创建及验收,深化行业监管,抓好“红色物业”创建。推进“美丽街区”创建,完成二类街区达标和98个主要路口景观提升,启动二类、三类道路街面创建。抓好8个市指定项目和7个区推荐项目,建成一批示范街镇、道路和片区。新增20个城管执法社区工作站。实施网格精细化、标准化管理,细化基础网格和专业网格,加强网格内资源的整合,进一步提升问题发现和处置能力。完善居委会“全岗通”工作。推广应用绩效管理系统,完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标准化建设。制定促进社会组织发展意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新建10家邻里中心,提升邻里中心运行和服务水平。

3.确保城市运行安全。出台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办法及履职守责细则。编制安全生产重点单位及点位管控目录。健全应急管理工作新机制,提升应急救援处置能力。强化“止新化旧”工作,确保群众合理诉求的信访矛盾依法及时解决,推动一批积案化解和重点信访人息诉罢访。强化欠薪治理和劳动争议先行调解工作。加强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建设。扩大公共法律服务覆盖面,发挥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作用。加强平安创建,深入推进“智慧公安”建设,聚焦警务流程再造,打造闵行现代警务机制升级版,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

(五)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力度,优化改善生态环境

1.抓实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新一轮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持续推进工业、交通和社会生活三大领域的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全面加强建筑工地、堆场码头、道路运输等扬尘污染综合防治,力争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0%PM2.5年均浓度进一步下降。完成1200家企业的环保达标评估。推进重点监管企业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监测,做好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和治理修复工作。强化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2.抓好水环境综合整治。率先完成苏州河四期整治任务,苏四期内劣V类水体控制在5%以下,全区劣V类占比控制在15%以下,20个市考断面达标率100%。全力打通断头河,加快新家弄湖泊、兰香湖、彩虹湖、万源湿地建设,拆坝建桥(涵)36处,新增河湖水域面积20万平方米,水面积率达到8.89%。完成5公里污水管网建设,做好10公里污水管网检测修复,完成120个小区雨污分流改造,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92.5%

3.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成城市公园10座、口袋公园30座、绿道30公里,推进1000亩生态廊道、200亩公益林建设,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5平方米。区餐厨废弃物处置和资源化利用中心(二期)上半年试运行。闵北环卫基地结构封顶。加快推进马桥、华漕解放岛建筑垃圾资源化和泥浆干化处置基地前期工作。加快浦江、七宝生活垃圾中转站和湿垃圾处置设施建设。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创建737个垃圾分类达标居住区,建设847个再生资源回收服务点。推进吴泾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二期)绿化工程。                                                                                        

(六)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1.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进优质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巩固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成果,加大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力度,农产品绿色认证率提升至15%。积极推动浦江镇革新村、大治河以南、马桥镇、华漕镇等区域探索优质稻米、蔬菜等产业联盟发展。挖掘地方特色,打造闵行地标性农产品品牌。

2.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抓好浦江镇大治河以南区域村庄归并研究,探索高压走廊沿线等区域农民集中居住。加快推进革新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引进一批符合闵行特色和定位的精品乡村旅游项目。总结推广农村民房出租规范管理、架空线治理试点经验。开展“美丽庭院、最美家庭”评选工作。

3.深化农村改革。深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村级集体资产运行机制。制定运营管理指导意见和考核机制,深化股份权能改革,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完成集体经济组织的换证赋码工作。探索难点村改革。建设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完善本区农村综合帮扶政策。推进行政村撤制工作。深化村民自治工作。

(七)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1.强化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控制数以内。做好青年大学生就业服务,抓好启航青年、被征地人员和离土农民等就业帮扶。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政策。组织职业技能培训3万人次。实施援企稳岗护航行动?。打造闵行高技能人才服务平台,加强基层人才服务载体建设。推进新征地项目落实社会保障工作。做好城乡居保扩覆工作。深化长护险试点工作。积极发展慈善、救助、帮困事业。

2.提升养老服务能级。推进20家养老机构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融合发展,10家公办养老机构开展家庭医生巡诊服务。建设16家助餐服务点。推进医养深度融合,加快建立认知症照护服务体系,打造具有全市示范性的认知症专业养老院,建设200张认知症照护床位。探索农民及被征地困难人员入住机构养老梯度化补贴机制,试点开展农村互助式养老。建立养老服务人员薪酬合理增长机制。加快养老产业园建设。

3.健全住房保障体系。通过新建、转化、培育、供应等方式,加快社会租赁住房和租赁市场建设。抓好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及共有产权保障房等建设。启动大居梅陇新选址基地建设。大居配套项目新建19项、竣工21项、接管28项、开办12项。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严格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出台并落实全区旧改总体方案。

4.扎实推进年度实事项目。新增1000张养老床位,完成10家薄弱养老机构改造。完成900个垃圾箱房(定时定点投放点)改建。实现淀浦河、新泾港绿道贯通。新增180公顷绿地林地。消除100条段中小河道“劣Ⅴ类”水体。完成900台住宅小区老旧电梯安全评估。新建2个公交枢纽、优化5条公交线路。动迁安置房建设开工50万平方米、竣工10万平方米。完成5.5万平方米老旧住房改造。完成公安派出所“综合窗口”入驻8个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

(八)进一步深化社会事业改革发展,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级

1.加快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开办7所中小幼学校,实施初中强校工程,加强特色高中建设,中小学创新实验室覆盖率达100%,公办中小幼学区化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100%。确保各街镇至少开办一家非营利性托育机构,完善“互联网 托育”服务。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探索以体验为依归、以数据为基础、以联接为要义、以开放为策略的未来学校?建设。提升职业教育、终身教育内涵。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落实教育人才政策,促进教师柔性流动,推动教师出国(境)研学。加大国际教育开放度,拓展紫竹国际教育园区影响力。

2.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完成千人口0.37名全科医生配置,拓展家庭医生服务内容,创建3所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 1 1”组合签约数力争达到常住人口的30%、重点人群的60%。“捷医平台”加载家庭医生线上签约服务、成人疫苗接种等更多公益性服务。深化“医联体”内涵建设,提升学科建设能级。深入推进“康联体”建设,强化特殊人群健康管理,加强健康人群疾病预防建立青少年近视防控体系。进一步提升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的医疗资源集聚度和服务影响度。

3.促进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新增文化设施2万平方米、体育设施13万平方米。加强志愿者、文艺指导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健身团队骨干队伍建设。依托信息技术健全公共文体资源四级配送机制,搭建更多文体活动平台,挖掘展示一批优秀非遗项目,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落实长三角一体化文化发展战略,提升“江南文化”品牌的内涵、能级与形象。以“献礼建国70周年”为主线,办好第七届上海市民合唱节、第六届区运会。承办第15届世界武术锦标赛。扩大ATP1000上海大师赛等国际赛事的辐射力。加快体育产业创新发展,引进和培育更多社会资源参与体育赛事活动。

继续助力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积极做好双拥、国防动员、档案、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外事、妇儿、青年和红十字会工作。

(九)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

1.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加强人大专项督查、政协专题协商事项的落实,做好书面意见和提案办理工作,提高办理解决率和代表、委员满意率。深化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和目录管理,推进各委办局、各街镇全面实施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持续做好政策和制度体系建设。力争减少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总量,进一步降低纠错率和败诉率,巩固提高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扎实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

2.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全力抓好机构改革相关工作,确保 “两不误、两促进”。进一步强化区政府重点工作目标管理,优化考核评价,加强重点督查,提升提前完成率。加强政务公开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完善网上“区长直通车”运行机制,增进政府与社会各界沟通。

3.强化政府作风建设。围绕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总体目标,抓好政府部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政治建设,弘扬讲奉献、敢担当、善作为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强化“一岗双责”,健全“四责协同”机制,认真查处不作为、慢作为和乱作为问题。开展2019年重点项目审计和全覆盖审计工作,抓好相关问题整改。

各位代表,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锐意进取,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和干劲,全力推进新时代闵行区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努力建设品质卓越、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区,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名词解释:

地区生产总值可比增长:按今年市要求,区生产总值由市统计局统一核算,区统计部门不能自行核算、发布。可比增长是指消除当年价格变动因素后的增速。

上海人工智能未来小镇:位于马桥镇西部,面积约10.4平方公里,小镇将以技术为引领、创新为动力、人才为核心、场景为载体、应用为带动,赋能社会治理、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创造性地打造全球人工智能全场景应用示范基地、协同创新高地、产业发展集聚地,建成具有全球示范效应的人工智能未来城市样板。

③创园贷:“闵行科创园区融资贷款”的简称,是由区金融服务办公室、上海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管理中心、商业银行、区内科创园区共同参与设计、实施、管理的中小微企业融资产品。由政府部门牵头,商业银行、担保基金、区内园区等多方合作,通过金融合作创新,为科技、双创中小微企业提供政策性融资担保贷款,切实缓解其融资困难。

“四位一体”河长制:即镇级河长责任制、村居河长负责制、村民小组长护河制、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监督制的“四位一体”工作模式。

农产品“三品”认证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统称“三品一标”。农产品“三品”认证率,是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的产品产量占地产农产品产量的百分比,是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投资贸易促进“1 6”系列活动:1个进博会内场活动指《对标国际创造一流-上海市闵行区营商环境评估报告》发布会,6个进博会外场活动指韩国企业洽谈会、西班牙阿拉贡大区企业代表团项目对接会、拉丁美洲企业代表团项目对接会、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企业代表团项目对接会、中蒙企业创新合作论坛和加拿大大西洋4省企业项目对接会。

红色物业:以居民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推进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融合发展,通过强化政府监管手段和扶持力度,促进行业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把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打造成联系群众的重要平台、服务群众的重要力量、推动基层治理的重要载体。

⑧“一标六实”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一标”即标准地址,是以门弄号为主体,以监控立杆、垃圾桶、消防栓等标识物为补充的在三维地图上的规范地址集;“六实”即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实有安防设施、实有力量装备和实时警情。

⑨农村互助式养老:指由农村集体组织举办,利用村民闲置或纯老家庭住房,通过适老化改造成睦邻点或农村版的长者照护之家,采取“自助 互助 资助”的养老模式,解决农村社区的养老问题,既弘扬农村居家养老与邻里互助的传统,又满足农村老年人“不离乡土、乡邻、乡音、乡情”的养老需求,实现抱团养老、互助养老。

⑩一网通办:指通过上海政务“一网通办”总门户,对面向群众和企业的所有线上线下服务事项,逐步做到一网受理、只跑一次、一次办成。 

?援企稳岗护航行动20184月上海市人社局颁布《关于实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护航行动”的通知》,符合条件的企业可申请享受“用人单位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50%”的稳岗补贴,以进一步降低用人单位成本,为持续发展、减少失业、稳定就业护航。

?未来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三全两高一大(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 教育大平台),打造互联互通、绿色生态的学校育人空间,推动课程与技术的融合创新,满足个体化差异和选择,培养适应未来发展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