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闵行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闵行区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来源: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年9月11日

闵府发〔202313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莘庄工业区管委会,区政府有关委、办、局,有关单位:

现将《闵行区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202398

 

 

闵行区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国发〔202211号)、《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本市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32035年)》(沪府发〔202216号)有效落实,进一步提升气象服务闵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构建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闵行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切实发挥好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为闵行建设创新开放、生态人文现代化主城区提供更精准、更智能、更高效的气象保障服务。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发展。依托高科技气象现代化观测设备获取高精度气象数据,利用现代信息化大数据分析潜力,提升全区智慧气象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坚持需求导向。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深度调研全区气象服务需求,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联动机制,提高突发事件和极端天气的气象保障服务能力。

坚持多方协同。加强部门合作,强化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与部门联动。整合部门和区域资源,服务闵行现代化主城区建设。

(三)主要目标

2025年,闵行智慧气象业务体系初步成型,数字化气象服务融入城市精细化治理体系并发挥显著作用,城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更加完备,聚焦服务保障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进博会等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会展、交通、体育、农业、生态、旅游等行业气象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2035年,闵行实现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监测更精密、预报更准确、服务更精细,气象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深度融合,气象协同发展机制更加完善,气象服务覆盖面和满意度、气象信息有效利用率、气象知识公众普及率国内领先。

二、工作任务

(一)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1.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机制。贯彻落实《上海市气象灾害防御办法》,建立重要节点重大气象灾害风险研判会商制度。修订闵行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完善预警信息早通气机制和以气象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建立重大灾害性天气叫应制度。健全防雷管理责任体系,督促各行业主管部门履行本行业监管职责,强化防雷安全工作。(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水务局、区应急局、各街镇、莘庄工业区)

2.强化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加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运用,完成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编制《闵行区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强化台风、暴雨、雷电等气象灾害的风险管理,健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气象灾害风险阈值和联动服务体系;推进区域气候可行性论证、区域雷击风险评估等工作,强化区重大工程建设气象服务保障。(责任单位:区应急局、区水务局、区气象局、区规划资源局、区建管委、各街镇、莘庄工业区)

3.加强气象数据共享应用。积极推动开发应用场景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和平台融合对接,开展基于场景和基于部门协同的影响预报和风险评估,为闵行城市安全运行和经济发展,聚焦服务保障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进博会等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提供更为及时、有效和精细的气象决策服务。(责任单位:区科委、区城运中心、区气象局、各街镇、莘庄工业区)

(二)加强气象基础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4.优化精密气象观测体系。迭代优化闵行区综合气象观测站网,全面推进枢纽气象的观测站网建设,构建符合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战略支撑区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国家战略的重要功能承载区的气象监测体系;探索建设智慧城市气象皮肤泛在感知网,实现自动观测站网协同观测、数据共享,建立智能和社会化观测系统,提升区域气象灾害精准监测能力。(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气象局、区水务局、区应急局、区建管委、各街镇、莘庄工业区)

5.构建精准预报预警体系。加强数值天气预报释用,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预报技术研发应用,依托市级气象预报技术支撑,建立本地区060天无缝隙智能网格预报业务,建立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国家战略的重要功能承载区的高影响天气精准预报预警业务,健全分区域、分灾种、分行业的气象灾害预警业务,加强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提高气象灾害应对处置能力。加强会展气象、枢纽气象、生态气象、旅游气象、赛事气象和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构建闵行区典型气象灾害个例库。(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应急局、区经委、区交通委、区生态环境局、区农业农村委、区体育局、区文化旅游局、各街镇、莘庄工业区)

6.发展精细气象服务系统。推进气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基于场景、基于影响的气象服务技术,研究构建气象服务大数据、智能化产品制作和融媒体发布平台,发展智能研判、精准推送的智慧气象服务。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灾害性天气及影响视频图像识别系统,实现利用社会资源拓展气象观测信息,提升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满足城市防灾减灾和精细化管理的需求。建立气象部门与各类服务主体互动机制,探索打造面向全社会的气象服务支撑平台和众创平台,促进气象信息全领域高效应用。(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科委、区应急局、区水务局、区融媒体中心)

(三)提高气象服务闵行高质量发展水平

7.提升城市运行气象保障能力。全面融入区城市精细化治理体系,赋能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气象先知系统和气象插件在高影响行业应用,提高城市运行管理精细化气象服务水平。结合闵行作为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战略支撑区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国家战略的重要功能承载区建设,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合作,开展气象观测、服务领域关键技术研发,提高新技术业务应用水平。(责任单位:区应急局、区水务局、区城运中心、区气象局、各街镇、莘庄工业区)

8.优化气象服务供给和保障能力。推进气象服务产品接入“今日闵行”“随申办市民云”等平台,推进气象服务进街镇、社区、学校、企业,破解气象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难题,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益。聚焦闵行会展服务建设,为进博会等各类活动提供优质气象保障。加强上海网球大师赛等重大体育赛事气象服务,提高交通、航运、农业、生态、旅游等行业气象服务水平。(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融媒体中心、相关委办局、各街镇、莘庄工业区)

9.加强气象科学知识公众普及。推进闵行气象科普基地建设,形成建立闵行校园气象科普联合体特色科普品牌。拓展气象科普渠道,开展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等重要节点指定主题宣传,推进配送气象防灾减灾科普服务进社区项目,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广度和深度。(责任单位:区地区办、区教育局、区科协、区发改委、区建管委、区气象局、区融媒体中心、各街镇、莘庄工业区)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对气象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双重领导体制,完善区局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健全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架构,制定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清单,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二)加强统筹协调

完善气象工作政策体系,优化气象人才发展环境,科学编制实施气象设施布局和建设规划,推进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开放共享,统筹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确保各项任务有效落实。

(三)加强投入保障

继续加大对气象工作的支持力度,进一步落实气象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健全稳定持续的气象事业发展财政保障机制,落实地方事权范围内各项财政投入保障。完善气象设备系统升级迭代及运行维护保障机制,支持区级气象基础能力建设,按照规定落实基层气象工作者有关待遇。

 

附件:闵行区气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附件

闵行区气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一、闵行区城市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建设

主要建设内容:优化完善闵行观测站网布局,建立智能观测系统,全面推进闵行智慧城市气象观测站网建设,不断提升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能力。

技术路线:(1)实现8个老旧站点由单要素扩展到六要素。(2)沿黄浦江(大小河流交汇口)增加2个自动站,主要用于影响航运的大风灾害相关监测。(3)新增激光测风雷达,用于保障虹桥交通枢纽运行安全。(4)充分利用区内铁塔资源,围绕虹桥枢纽建设有新型传感器组成的枢纽气象专业观测网。(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交通委、区建管委、区农业农村委、区城运中心、各街镇、莘庄工业区)

二、闵行区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二期建设

主要建设内容:利用风险普查成果服务城市精细化管理,开展基于智能网格预报的分街镇精细化预警,建立基于智能网格预报的“行业+气象”产业服务体系。

技术路线:在前期建设完成的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系统(先知系统)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功能升级,针对闵行城市安全保障的十大重点部位防汛需求,建设交通、台风专屏、生态农业等区级创新应用场景。推进先知系统插件在各街镇防汛体系中的融入,实现本地观测数据和风险信息的共享应用。利用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模式、智能网格预报技术、智慧气象服务模式,提供分街镇精细化风险预警服务,聚焦闵行“一南一北”营商环境优化,建立全过程专业化标准化保障模式,为各级管理部门应对灾害性天气的影响预判、精准治理和智慧服务提供关键技术支撑,提高城市风险应对能力。(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建管委、区农业农村委、区文化旅游局、区城运中心、各街镇、莘庄工业区)

三、虹桥枢纽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主要建设内容:聚焦服务保障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进博会等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构建虹桥枢纽一体化气象保障协同机制、完善数据及产品协同共享、提升一体化气象服务业务能力。

技术路线:通过整合虹桥国际枢纽辐射区域内的数据资源和数据服务产品,开发三维实时风场专业模式等步骤,建设针对性、实用性强的气象灾害联防联控的协同共享服务平台,实现区域内气象灾害联防联控,提供区域内无缝隙预报、服务与保障,提供虹桥国际枢纽辐射区域内基于位置的交通、会展等的个性化、贴身的天气服务、天气预警、特色气象(如低小慢飞行保障)等相关服务产品。(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发改委、区大数据中心、区科委、区应急局、区水务局、虹桥商务区应急响应中心、区交通委、区财政局)

四、闵行区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主要建设内容:通过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全面提升气象防灾减灾和气象科普能力,建成集党史教育、气象文化、气象科普和气象灾害防御于一体的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全面推进闵行区校园气象教育联合体建设、气象科普进社区进邻里建设、“闵晓云气象台”媒体发布建设,将闵行气象打造为高质量优质科普教育基地。

技术路线:完善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硬件和软件建设,形成从预报服务平台、党史理论长廊、校园气象科普、邻里中心气象科普到气象观测场完整气象科普体验条线。全面推进全区“上海市气象教育学校联盟”“闵行区校园气象教育联合体”建设,推动闵行区中小学争创全国气象特色学校和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组建“闵晓云气象台”综合媒体发布团队和平台,充分借助“今日闵行”等发布平台,全面提升气象防灾减灾和气象科普能级,创建闵行区科普教育基地及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科协、区教育局、区融媒体中心、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地区办、各街镇、莘庄工业区)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抄送:区委各部门、区人大办、区政协办、区纪委监委、区法院、

区检察院、各人民团体。

闵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98日印发

留言

*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验证码  

公众意见

咨询人 意见与建议 回复内容 提交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