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闵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闵行区“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年8月30日

闵府办发〔202328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莘庄工业区管委会,区政府各委、办、局,有关单位:

《闵行区“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2023829

 

 

 

闵行区“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无废城市”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将固体废物(以下简称“固废”)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一种先进的城市环境管理理念。为全面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根据生态环境部等十八部委印发的《“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和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上海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要求,结合闵行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聚焦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提升固体废物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到2025年,全区固废产生强度稳步下降,资源化利用体系显著优化,无害化处置能力持续夯实,环境风险得到有效防范,数字化全面赋能固废全域治理,“无废”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初步建立与创新开放、生态人文现代化主城区相适应的统筹协调、高效安全的固废治理体系;基本完成“无废城市”建设相关工作项目,全区实现原生生活垃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零填埋,重点园区、重点行业企业“无废”示范效应明显,无废机关、无废学校等“无废细胞”建设氛围浓厚。到2030年,全区固废资源化利用充分,实现固废近零填埋;固废管理精细化水平明显提高,统筹协调、高效安全的现代化固废治理体系基本建立。

二、主要任务

(一)不断提升生活垃圾分类水平

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不断完善约束为主、激励为辅的垃圾分类制度体系。建立垃圾分类实施管理办法和考核细则。开展街镇(莘庄工业区)垃圾分类达标测评,不断完善垃圾分类常态化管理制度。不断推进垃圾房、收集站、可回收物服务点等社区基础设施更新。巩固优化“两网融合”回收体系,持续推进点、站、场标准化改造提升,推进可回收物精细化分类交投,积极培育“互联网+”回收模式,实施低价值可回收物补贴政策。规范有害垃圾收运管理。坚持水陆统筹,加强黄浦江、苏州河水面日常保洁。到2025年,全面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常态长效管理机制和全程分类收运处理系统,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回收利用率分别达到95%45%以上。

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建立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全过程监管体系。加快湿垃圾收运处理能力建设,推进实施闵行东部资源化利用中心项目,完善各街镇(莘庄工业区)湿垃圾中转压缩处置设施污水集中收集和处置设施配套。提升干垃圾转运体系能级,进一步提高闵吴码头集装化转运能力,新建闵东环卫基地。推动区级两网融合集散场和街镇(莘庄工业区)两网融合中转站的规划选址,完善可回收物中转暂存集散系统,建立检查、考核和监督机制,不断推进点、站、场全程闭环管理。

推广绿色消费。建立绿色消费激励机制,推进绿色产品认证工作。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和处置,鼓励塑料废弃物高值化利用企业发展。深入推进规模化菜场湿垃圾就近就地源头减量,加大推动净菜上市力度。引导市民及游客全面深入践行绿色消费理念和绿色生活方式,全面推行光盘行动。推广绿色低碳产品,支持有条件的商场、超市、旅游商品专卖店开设绿色产品销售专区。充分运用新媒体等创新宣传方式,持续开展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加快推进商品包装和邮件快件包装减量化、绿色化、循环化。到2025年,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快件包装回收设施覆盖率均达100%

(二)全面强化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高效利用

推动产业绿色升级。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动态调整淘汰落后产能。提升清洁生产水平,推进化工、医药、集成电路等行业清洁生产全覆盖,到2025年,推进莘庄工业区、闵行开发区等园区循环化改造,以清洁生产一级水平为标杆,完成50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支持企业采用固废减量化工艺技术,持续推进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建设,创建20家绿色制造示范单位,打造一批国家级、市级示范企业。

加强一般工业固废管理。推动企业全面建立健全一般工业固废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全过程的污染防治责任制度。开展重点企业一般工业固废管理情况报告工作。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建立下游接收单位遴选及信息反馈机制,推动产废单位落实对固废收运处置受托方的主体资格和技术能力的核实。加强一般工业固废集中收运平台建设,建立并不断完善闵行区一般工业固废收运单位管理评估体系,强化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制度管理,鼓励品质种类精细化分类管理,进一步完善收运管理台账,提高一般工业固废集中收集、分拣、资源化利用能力。

提高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能级。推进脱硫石膏、煤渣等大宗工业固废的高水平全量利用。搭建上下游产业链固废综合利用技术交流与产业化模式合作平台,构建和延伸跨企业、跨行业、跨区域的综合利用产业链条,切实解决固废综合利用难题。强化汽车生产厂商和电池供应商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进一步健全闵行区废铅蓄电池收集转运体系。不断完善并严格落实一般固废跨省综合利用备案制度,进一步推进和规范跨省综合利用工作。到2025年,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8%以上,一般工业固废贮存处置量实现零增长、综合利用率不低于95%

(三)持续推进建筑垃圾全量利用

推进建筑绿色低碳发展。严格落实绿色建造技术有关要求,推进节约型工地建设。推广装配式建筑,新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均应按照规定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全面推行绿色建筑设计、施工、运行管理标准,新建民用建筑全部按照绿色建筑基本级及以上标准建设,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和其他5000平方米以上政府投资项目按照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超高层建筑执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

完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体系。完成马桥、华漕再生资源利用中心项目建设并规范化运行,提高装修垃圾、拆房垃圾的再生利用水平,全区拆房和装修垃圾处置能力达到140万吨/年,资源化处置率75%以上。提升建筑垃圾水运消纳能力,明确“水陆联运”的运输消纳形式,充分利用黄浦江、苏州河、区管内河运输系统,设置3-5座码头,全面提升水运能力。按照“市场为主、政府扶持”的原则,推进废弃混凝土全量利用。充分利用区内浦江、梅陇3处废弃混凝土再生处理场所,进一步提升废弃混凝土回收利用水平和质量,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推进工程泥浆末端规范消纳,依托华漕再生资源化利用中心,达到工程泥浆20万吨/年的处置能力。到2025年,全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93%左右。

(四)全面强化危险废物“三个能力”建设

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环境监管。通过产生情况申报登记、管理计划、转移联单、经营许可等制度提升全区危险废物全过程精细化监管水平,建立“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危险废物监管体系。推动我区重点产废单位智能集成管理终端应用及视频监控,实现危险废物全过程跟踪管理。推进危险废物“分级分类”管理,建立生态环境、应急、公安等部门监管协作和联合执法工作机制,持续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回头看”、废弃危险化学品专项检查,实现信息及时、充分、有效共享,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消除环境及安全隐患。

提升危险废物综合利用能力。以原料替代、产品质量达标、环境风险可控为原则,鼓励产业协同利用,推进危险废物“点对点”利用豁免管理。进一步完善区内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平台体系建设,做到“收运及时、贮存规范、处置安全”。

(五)不断完善医疗废物收运处置体系

加强全区医疗废物安全收运处置。强化一级以上医疗机构常规医疗废物贮存及收运环节的监管,加强医塑、玻璃瓶等医疗卫生机构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试点医疗废物电子联单管理,保障全区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00%。持续完善小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定时定点收运体系,加大车辆和人员投入,优化收运模式,确保各小型医疗机构(含宠物医院、实验室)的医疗废物在48小时内得到及时安全收运。

建立我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废物收运处置应急响应体系。在重大传染病疫情期间,实施区镇两级医疗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工作模式,保障所需的人员、车辆、设备、物资、场地等,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医疗废物流失、泄漏,确保医疗废物得到及时、有序、高效、无害化处置,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群众健康安全。

(六)持续推进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和市政污泥规范处置

加强农业废弃物多元化利用。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鼓励创建区级蔬菜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点,因地制宜配置农业废弃物就地就近处理设施。推行水稻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到2025年,全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左右。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农业薄膜回收处理,设置各街镇集中回收点,定期安排专业机构进行统一回收,依托督导员队伍加强日常巡查,基本实现全量回收。

妥善处理处置污泥。开展疏浚底泥的全过程、全覆盖跟踪监管,严格规范河道疏浚底泥消纳处置。加快华漕再生资源化利用中心建设,具备河道底泥6万立方/年的处置能力。实施通沟污泥减量化处置,严格规范通沟污泥处置工作。利用都庄路现有2万吨/年的处理设施,处理排水设施养护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推进虹桥水质净化厂污水处理污泥压滤干化后焚烧处置工作,到2025年,实现污泥零填埋。

(七)统筹推动“无废细胞”建设

突出重点行业企业引领示范。动员重点园区、企业开展无废项目建设。推动莘庄工业区、闵行开发区等园区循环化改造,实现现有循环化园区的提质升级。推进上海华谊能源化工有限公司20万吨气化煤渣综合利用;推动青岛啤酒上海闵行有限公司、上海星星肠衣有限公司等区内食品加工类企业开展有机类固废综合利用;推动上海双立人亨克斯有限公司、斯派莎克工程(中国)有限公司等机械加工行业企业开展乳化液减量。通过一批减量化、循环利用项目进一步夯实“无废城市”建设的相关基础设施保障能力。

强化信息公开。全面推进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依法披露企业环境信息,结合闵行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评估和一般工业固废收运单位年度管理评估工作,建立固体废物信息披露制度。

厚植“无废文化”。结合绿色创建、低碳创建、美丽街区等行动,研究制定相关“无废细胞”建设指标和评估细则,有序推进无废机关、无废校园、无废商场、无废餐馆、无废酒店、无废景区、无废医院等“无废细胞”建设,以点带面营造“无废城市”建设浓厚文化氛围。

(八)提升固体废物智能化监管水平

全力打造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的超大城市“数治”闵行新范式。依托“一网统管”城运体系,聚焦全区固体废物管理领域,互联互通、协同联合各部门固废管理系统,进一步确保资源互通、联合监管的措施落地,实现固废领域“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区”,做到全周期管理、全方位服务、全过程可控。

强化闵行区固体废物智能监控平台应用。构建闵行区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废全流程监管网络。推进危险废物重点产废单位智能称量及电子标签信息化应用。加强一般工业固废产生、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全过程监管,督促企业及时申报产废信息。加强跨省转移利用备案后管理,动态监控申报单位一般固废跨省转入、转出数据。加强我区一般工业固废收运单位信息化监管,实现台账、月报电子化实时调取,进一步规范、稳定市场运营。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在区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统筹协调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由区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区生态办”)牵头,建立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构建良好的信息共享与监管平台,每季度汇总工作进展,每半年召开工作例会,协商会商,细化工作任务,推进机制落实,加强横向、纵向协调联动,共同推进全区“无废城市”建设工作。

(二)强化责任落实

建立“无废城市”建设成效评估机制,将“无废城市”建设情况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内容。区有关部门和各街镇(莘庄工业区)应在每年12月底前,向区生态办报送本单位“无废城市”建设年度工作小结,由区生态办汇总后形成年度工作总结报告,于次年1月底前向市生态环境局报送本年度推进情况和下一年度工作计划。

(三)加强用地保障

按照市级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发展相关政策要求,将固废分类收集、中转贮存、集中利用处置设施纳入环境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范围,保障设施用地,保障本区1%规划产业用地专门用于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企业。

(四)加强资金保障

加强资源配置与统筹,保障“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重点支出,加大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发展等专项资金支持力度,鼓励使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等绿色金融工具,落实资源综合利用等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五)强化宣传教育

充分运用新媒体等创新宣传方式,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着力推广“无废城市”理念,增强全民生态保护意识,鼓励城乡居民、工业企业转变生活、生产方式,倡导绿色理念,实现源头减量。

 

附件:闵行区“无废城市”建设任务分工表

 

 

 

 

 

 

 

 

 

 

 

 

 

 

 

 

 

 

 

附件

闵行区“无废城市”建设任务分工表

类别

条目

内容

职责分工

一、主要任务

(一)不断提升生活垃圾分类水平

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

建立垃圾分类实施管理办法和考核细则。开展街镇(莘庄工业区)垃圾分类达标测评。推进垃圾房、收集站、可回收物服务点等社区基础设施更新。巩固优化“两网融合”回收体系,持续推进点、站、场标准化改造提升,推进可回收物精细化分类交投,积极培育“互联网+”回收模式。规范有害垃圾收运管理。坚持水陆统筹,加强黄浦江、苏州河水面日常保洁。

区绿容局

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推进实施闵行东部资源化利用中心项目,完善各街镇(莘庄工业区)湿垃圾中转压缩处置设施污水集中收集和处置设施配套。提高闵吴码头集装化转运能力,新建闵东环卫基地。推动区级两网融合集散场和街镇(莘庄工业区)两网融合中转站的规划选址,完善可回收物中转暂存集散系统,建立检查、考核和监督机制。

区绿容局

推动绿色消费

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和处置,鼓励塑料废弃物高值化利用企业发展。

区发改委、区经委、区市场局

深入推进规模化菜场湿垃圾就近就地源头减量,加大推动净菜上市力度。

区经委、区农业农村委

引导市民及游客全面深入践行绿色消费理念和绿色生活方式,全面推行光盘行。推广绿色低碳产品,支持有条件的商场、超市、旅游商品专卖店开设绿色产品销售专区。充分运用新媒体等创新宣传方式,持续开展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

区经委、区融媒体中心、区生态环境局

加快推进商品包装和邮件快件包装减量化、绿色化、循环化。

松江区邮政管理局、区市场局

(二)全面强化工业固废源头减量和高效利用

推动产业绿色升级

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动态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到2025年,推进莘庄工业区、闵行开发区等园区循环化改造,以清洁生产一级水平为标杆,完成50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支持企业采用固废减量化工艺技术。持续推进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建设,创建20家绿色制造示范单位,打造一批国家级、市级示范企业。

区经委、区生态环境局、莘庄工业区、闵行开发区

加强一般工业固废管理

推进产废单位建立健全全过程污染防治责任制度;完善一般工业固废收运平台建设。

区生态环境局

提高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能级

推进脱硫石膏、煤渣等大宗工业固废的高水平全量利用。搭建上下游产业链固废综合利用技术交流与产业化模式合作平台,构建和延伸跨企业、跨行业、跨区域的综合利用产业链条。

区经委、区生态环境局

强化汽车生产厂商和电池供应商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进一步健全闵行区废铅蓄电池收集转运体系。

区经委、区生态环境局

2025年,全区一般工业固废贮存处置量实现零增长、综合利用率不低于95%

区经委、区生态环境局

(三)全面推动建筑垃圾全量利用

推进建筑绿色低碳发展

严格落实绿色建造技术有关要求,推进节约型工地建设。推广装配式建筑,新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均应按照规定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全面推行绿色建筑设计、施工、运行管理标准,新建民用建筑全部按照绿色建筑基本级及以上标准建设,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和其他5000平方米以上政府投资项目按照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超高层建筑执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

区建管委

完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体系

完成马桥、华漕再生资源利用中心项目建设并规范化运行,提高装修垃圾、拆房垃圾和泥浆的再生利用水平,全区拆房和装修垃圾处置能力达到140万吨/年,资源化处置率75%以上。

区绿容局、区城管局、区房管局

按照“市场为主、政府扶持”的原则,推进废弃混凝土全量利用。充分利用区内浦江、梅陇3处废弃混凝土再生处理场所,进一步提升废弃混凝土回收利用水平和质量,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区建管委

依托华漕再生资源化利用中心,建设工程泥浆20万吨/年的处置能力。

区绿容局

提升建筑垃圾水运消纳能力,明确“水陆联运”的运输消纳形式,充分利用黄浦江、吴淞江、区管内河运输系统,设置3-5座码头,全面提升水运能力。

区绿容局、区交通委

(四)强化危险废物“三个能力”建设

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环境监管

加强学校、科研机构等实验室危险废物管理,保证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备案率超过95%

区生态环境局、区教育局、区应急局

推动区危险废物重点产废单位智能集成管理终端应用及视频监控。

区生态环境局

提升危险废物综合利用能力

完善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平台管理。

区生态环境局

加强危险废物“点对点”利用豁免管理。

区生态环境局

加强全区环境风险防范能力

推进危险废物“分级分类”管理。

区生态环境局

开展危险废物三年行动计划“回头看”、废弃危险化学品专项检查。

区生态环境局

(五)不断完善医疗废物收运处置体系

加强全区医疗废物安全处置

加强医塑、玻璃瓶等医疗卫生机构可回收物回收利用。开展医疗废物电子联单管理试点应用,保障全区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100%

区生态环境局、区卫健委

完善小医废收运体系

加强多部门联合监管,保障及时、安全收运处置。

区生态环境局、区卫健委

完善医疗废物应急响应体系

完善医疗废物应急收运处置体系,保障所需的人员、车辆、设备、物资、场地、处置设施等。

区生态环境局、区卫健委、区应急局

(六)推动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和市政污泥规范处置

加强农业废弃物多元化利用

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鼓励创建区级蔬菜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点,因地制宜配置农业废弃物就地就近处理设施。推行水稻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到2025 年,全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左右。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农业薄膜回收处理,基本实现全量回收。

区农业农村委

妥善处理处置污泥

开展疏浚底泥的全过程、全覆盖跟踪监管,严格规范河道疏浚底泥消纳处置。加快华漕再生资源化利用中心建设,具备河道底泥6万立方/年的处置能力。严格规范通沟污泥处置工作。

区水务局、区绿容局

(七)统筹推动“无废细胞”建设

突出重点行业企业引领示范

推进莘庄工业区、闵行开发区等固废循环类项目实施。推进华谊能化20万吨气化煤渣综合利用,推动青岛啤酒、星星肠衣等企业开展有机类固废综合利用,推动双立人、斯派莎克、三菱电梯等企业开展乳化液减量。

区生态环境局、各相关园区、企业

强化信息公开

推进企业环境信用评价。

区生态环境局

依法披露企业环境信息,研究完善固废相关信息披露制度。

区生态环境局

厚植“无废文化”

研究制定相关“无废细胞”建设指标和评估细则。

区生态环境局、各职能部门

(八)提升固体废物智能化监管水平

推进固废智慧协同监管

依托“一网通管”城运体系,构建互联互通、协同高效的智能监管网络。

区城运中心、区大数据中心

强化闵行区固体废物智能监控平台应用。

区生态环境局

二、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

每季度汇总工作进展,每半年召开工作例会,协商会商,推进“无废城市”创建工作落实。

区生态环境局、各职能部门

(二)强化责任落实

-

将“无废城市”创建工作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内容;每年12月底前,各职能部门向区生态办报送本单位“无废城市”建设年度工作小结,次年1月底前区生态办向市局报送本年度工作总结和下一年度工作计划。

区生态环境局、各职能部门

(三)加强用地保障

-

保障本区1%规划产业用地专门用于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企业。

区发改委、区经委、区规划资源局

(四)加大资金保障

-

加大财政对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区财政局、区税务局

(五)强化宣传保障

-

着力推广“无废城市”理念,增强全民生态保护意识,鼓励城乡居民、工业企业转变生活、生产方式,倡导绿色理念,实现源头减量。

区生态环境局、区融媒体中心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抄送:区委各部门、区人大办、区政协办、区纪委监委、区法院、

区检察院、各人民团体。

闵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829日印发

留言

*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验证码  

公众意见

咨询人 意见与建议 回复内容 提交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