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拥有2400万常住人口的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城市功能在不断优化提升的同时,也面临着土地资源紧约束和生态游憩空间不足的压力。建设郊野公园是上海贯彻落实中央生态文明战略、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2012年底,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规划21座郊野公园,大力推进以郊野公园为重点的大型生态环境和公共空间建设。位于闵行区的浦江郊野公园,是先期建设试点的7个郊野公园之一,规划面积15.29平方公里,定位为近郊都市森林型郊野公园,以森林游憩、滨水休闲为主要功能。浦江郊野公园区位条件优势明显,是离市中心最近的郊野公园,轨交8号线沈杜公路站和市郊多条公交线路可达。
“郊野”:浦江郊野公园以“宜水则水、宜林则林、宜农则农”为原则,对该区域生态资源进行全面改造提升,一方面着力保护好原有的水系、绿地、片林、涵养林等自然生态资源,同时进行独具匠心的优化提升。一期建成后,森林面积达到207.4公顷;水面积达到35.6公顷。区域内姚家浜、红卫河与大寨河蜿蜒交错,84座桥梁使之与周边水系贯通连接、阡陌交错。作为全市9个湿地生态修复项目之一,园内5.9公顷生态湿地,不仅强化了生态修复和水土净化功能,也成为白鹭等鸟类栖息的天堂。黄浦江4公里的岸线进行了美化提升,水岸、步道、森林、野花,使这条滨江岸线变得美不胜收。公园南部和西部,还有杜行古镇和散落的自然村落,让这片郊野空间更加古朴和自然,富于野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