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SY270000431
- 主题分类: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安全生产监管
- 发文机关:上海市闵行区应急管理局
- 成文日期:2023-02-01
- 发文字号:闵应急发〔2023〕3号
- 发布日期:2023-02-02
- 生效日期:
- 失效日期:
- 文件状态:
关联信息:
各街镇(莘庄工业区)应急办、安监所、应急指挥中心,区应急局各科室、下属事业单位: 现印发《闵行区应急管理条线2023年工作要点》,请在相关工作中认真把握、配合执行。
上海市闵行区应急管理局 上海市闵行区城市运行和突发 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上海市闵行区自然灾害 防治委员会办公室 2023年2月1日
闵行区应急管理条线2023年工作要点 2023年,区应急管理条线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论述,继续以落实区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和“十四五”规划为指引,紧扣全区中心工作,持续守牢安全生产基本盘和基本面,持续探索应急管理优效模式,为地区经济社会稳步发展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重点工作内容有: 一、安全生产方面 (一)优化安全服务举措。自觉践行市“32条”,用足用好政策助企纾困。继续深化“企业码+安全监管”应用、“公交站点式”危化品集中配送、园区“实验室”标准化管理等试点成效;将“使用期二十年以上老旧化工装置整治”列为本年度区级自选治理项目;重点加强对化工企业特殊作业、化工医药等行业领域的治理提升;持续推进“危化仓储信息化、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企业安全标准化”三项建设;探索依托科技手段的“非现场”监管检查新模式。 (二)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落实“国15条”和“市78条”,压紧压实各方安全责任;有效发挥各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作用,组织“三年行动”回头看;统筹推进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危化、消防、特种设备、自建房、电动自行车、大型商业综合体、厂房仓库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监管及专项整治;继续推进“创安”工作,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三)提升监管执法效能。持续开展“一法一条例”宣贯;发挥好专家在事故调查、案件法审、执法检查、标准化评审等方面的顾问作用;加强与区检察院、区税务局、区人社局、莘庄海关等联动协作,完善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全面应用全市统一综合执法系统,落实“一案一码”,规范执法标准和流程;贯彻落实应急管理综合执法队伍标准化建设要求,提升“局队合一”纪律队伍管理水平。 二、应急值守方面 (一)探索应急管理新模式。根据区委、区政府部署,推进区、镇两级应急管理新体制建设;深度融合“总值、应急、城运”业务流,突出“平战一体”事权线性管理,实现相关工作平台同界共享共用;试点集约管理使用街镇既有管理力量,推进“区级管总、条线管援、街镇管建、网格管战”的基层响应体系建设。 (二)规范应急值班值守。按照《上海市政府系统值班工作规范》要求,推进各街镇(莘庄工业区)和相关部门值班室规范化建设工作,不断完善区、镇两级值班勤务管理。 (三)提升应急实战能力。编制本区虹桥枢纽大客流应对行动方案;完善本区应急物资管理(储备、调拨、运输、补充等)机制;动态更新应急预案、队伍、物资等基础管理;优化社会化签约共建机制;组织开展多科目应急演练。 三、防灾减灾方面 (一)深化防灾减灾工作体系。推动各街镇(莘庄工业区)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工作机制,明确基层防灾工作职责;有效组织“防汛防台”等工作实战。 (二)提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推进年度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力争提前完成“2025工作目标”;指导相关街镇完成上海市安全发展和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加强重要节点期间的自然灾害风险研判与预警提示;持续完善全区灾害信息员队伍管理。 (三)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加强灾普成果应用,形成全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数据库、风险防治区划图等底账资料;抓好社会动员宣传工作,提升市民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和能力。 四、数字化转型建设方面 (一)持续推进应急指挥平台功能优化。集成对接局业务系统数据接口,横向打通与安全生产综合平台、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城运平台、数字档案室系统数据通道;优化指挥平台应急资源模块功能建设,推进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数据互联互通和汇聚共享;开发应用区、镇两级勤务管理系统。 (二)深化“企业码”场景应用。完成风险隐患多源报警统一处置、“风险隐患事件单”分级监管处置、企业日常巡查三大核心业务流程开发;拓展整合现有安全生产综合平台功能与数据,在“随申办”与“政务微信”上线“企业码”手机端页面,同时在电脑端建成具备风险隐患双重预防管理、执法管理、事故管理等完整功能的安全生产综合系统。 (三)提升危化领域风险监测效能。推进区内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监管全覆盖,并拓展至区内加油站;完成危险化学品仓储企业实时库存和预警信息全面接入,形成危险化学品全量风险源信息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