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之年。古美路街道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遵照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深度打造古美“城市家园党建”,以“五大理念”为引领,推进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融乐家园”,持续提升城市治理能级和服务水平,加快建设闵行品质卓越生态宜居现代化新城区的先行社区。 一、坚持“城市家园党建”的中心理念,提高基层党建质量 1.推动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把学习教育抓全面、抓深入,不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化古美“城市家园党建”内涵,拓宽实践新路径,织密居民区党组织体系,建立各类功能型党支部,推动党建网格建设;加强机关党建,以党支部亮牌、示范点创建,构建学习型和活动型阵地;做深做实“红色物业”、片区党建、文化党建、“党建领航垃圾分类”等创新项目,扩大党建品牌影响力。拓展新兴领域党建,有序推进社会组织党建、网格化党建。 2.深化社区“人才库”建设。塑强居民区“领头雁”,制定“书记工作手册”,完善分类带教制度,健全书记工作机制。优化青年干部“蓄水池”,推行社工职业化培训;落实青年干部双向岗位带教制;建立年轻干部考核机制和业务实绩档案,建设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用好体制外人才资源,建立“古美优才”信息库,设置专项服务窗口,健全双向服务机制。 3.加强宣传和意识形态工作。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中心组学习的核心内容,作为宣传工作的重大题材贯彻落实好。打造“古美家园”智慧媒体平台,整合古美家园报、公众微信号、大家古美等宣传媒介,推动媒体形式、内容、舆情的融合。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健全舆情监测与处置。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建设,实现居民区文明实践站全覆盖。 4.推动党群一体化建设。充分发挥工青妇、统一战线的桥梁纽带作用,探索“新侨驿站”与新阶层空间的融合。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开展物业行业职业技能比赛。加强党管武装和双拥共建,重视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化全民国防教育,落实各项优抚政策。认真做好妇女儿童、青年、民族、宗教等工作。 二、坚持“向史而新”的发展理念,健全城市功能品质 1.统筹城市精细化管理。以推进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建设为重点,加快开发指挥中心平台,整合城市管理要素数据,完善标准事项和工作机制,形成具有古美特色的多功能综合管理指挥枢纽。做实网格化管理,织紧网格密度,明确块属责任。加快标准化网格创建,在巩固无违建街道创建、“美丽街区”创建、群租整治等工作中,提高网格发现和处置问题能力,通过“云端统管+前端治理”双擎驱动,逐步建立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的有效工作模式。 2.奋战“创全”决战年。坚持“全覆盖,重源头,抓常态”的方针,实行“包干责任制”与“点位责任制”,持续推动重心下沉、力量下沉、资源下沉,形成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区域联动的工作态势。聚焦重点区域、锁定重点点位,以时间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追的方式,深入推进文明城区创建。着力打造“时尚诚心古美”、6大“L”型街角和12个特色点位小品,形成古美“创全”特色品牌。充分发挥社区共建单位、社会组织、爱国主义统一战线队伍、服务业企业等社会力量的作用,加强常态化动员与督查。 3.建设“上海市园林街镇”。加快实施古美公园建设项目。持续推进城市绿道品质提升,通过完善沿线景观布置,形成集生态、休闲于一体的绿色“闭环”。挖掘资源优势,设计街道专属植物标识牌,全力打造古美路绿化特色街。积极拓展绿化新空间,利用立体绿化,增加社区绿量,美化生活环境。完成1处屋顶绿化,3个口袋公园和N个街头微景观,逐步实现社区居住品质再提升。 4.做强垃圾分类新时尚。健全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社区单位“一核多元”工作机制。强化教育宣传,确保居民区、单位和公共场所的实效达标率为85%以上。强化过程管理,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物业服务标准体系。强化执法监督,常态化做好联动监督执法。强化资源再利用,做好可回收物和低附加值物的全品类、全覆盖回收再利用,使“两网融合”再生资源利用总量达到每日80吨以上。创新精细分拣举措,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力争全年干垃圾量减少20%。巩固“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镇”创建成果,推动“无废街道”创建。 三、坚持“固强补弱”的服务理念,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1.推进“全融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养老顾问服务网络体系,以“乐龄坊”顾问工作室为中心,在片区、居委会分设服务点,提供专业咨询和指导服务。完善为老助餐服务体系,开放社区养老机构食堂。引进第三方力量,建立助餐配送队伍。深化医养融合服务模式,探索卫生服务站、社区护理站、家庭医生工作室融合建设,为居家养老提供专业服务。做好智慧健康小屋试点。培育社区示范性医养康复服务融合体。运用智慧养老信息化平台,进一步推动智慧养老。 2.构建“健康社区”。健全服务体系,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加强市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建设,主动适应社区居民健康需求,优化健康服务供给,引导居民掌握更多的健康自我管理技能。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增强社区居民自救互救能力。巩固国家卫生城区的创建成果,提升健康环境。推广健康素养核心知识,营造健康大环境。 3.促进文化教育均衡发展。启动建设古美文体中心。持续扩大古美艺术中心影响力,全年举办艺术大家展览16场,加强与古美“城市书房”、“文化客堂间”、邻里中心等基层文化场所的互动对接,做实公共文化服务配送。办好“一街粽情”端午节社区嘉年华等品牌文化活动。加强紧密型学区建设,探索建立名师工作室,共享优势课程,推动学区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4.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深化社区就业援助和创业指导,落实促进就业政策,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确保新增就业岗位1100个。以慈善综合关爱中心为公益基地,常态化开展各类慈善公益活动项目,打造“美善”慈善公益品牌。推进退役军人服务站的规范化建设,做实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 四、坚持“秩序活力”的治理理念,强化基层治理能力 1.打造“红色物业”升级版。以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为方向,以“一升(物业费)一降(投诉率)、一增(业委会效能)一减(劣质物业企业淘汰)”为目标,推进“红色物业”深化升级,社区参与创建率达到100%,达标社区达到90%以上,示范社区达到30%以上,并推进商圈“红色物业”的全覆盖和落细落实。着力抓基础,有序推进业委会换届、物业企业选聘,健全管理主体;着力抓重点,完善并落实小区重大事项事前报备、风险评估,事中指导、督促等机制,确保小区重大事项的平稳有序推进;着力抓难点,推动物业规模化区域化管理、物业费调价、物业服务专业化等疑难问题突破。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民主协商等载体,推动居民主体作用在“红色物业”中的融入和发挥,进一步提高物业管理服务能级。 2.建设“平安示范社区”。全面提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能级,持续推进平安家园建设,到2020年底,力争实现小区入室盗窃、盗三车案件同比再大幅度下降。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健全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评估制度,加强特殊人群管控工作,全面做好社会面防控。巩固“国际安全社区”创建成果,严格落实生产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安全责任,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着力提升居民安全感和满意度,力争平安指数测评满意度达到全市平均水平以上。全力做好重要节点维稳工作。实现合理合法利益诉求的初次信访100%解决。 3.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共同体”。制定社区民主协商指导办法,探索建立社区治理促进平台,立足党建引领下的自治共治,整合专业社会组织、社区达人等资源,共同促进社区治理重点难点问题协商解决、源头解决。强化社区治理智能化支撑,发挥“云邻里”平台在宣传引领、协商议事、服务群众、公益互助等方面的作用,打通基层社区治理的前端和后台。持续做好居委会优化建设。培育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发挥社会组织党组织在引领方向、凝聚共识、对接需求、集聚资源等方面的功能。挖掘更多志愿服务资源,培养一批扎根社区、富有活力的志愿者队伍。持续提升邻里中心品质内涵,发挥邻里中心在片区的影响力。 五、坚持“善作善成”的管理理念,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1.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抓好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进一步减环节、减证明、减时间、减跑动次数,打响古美服务特色品牌,提升“满意指数”。强力推进服务企业各项工作,全力服务好存量企业,落实联系服务企业机制,力争吸引更多属地企业和注册型企业税收落地。增强商会服务能力,深化“保姆式”帮办服务,做好民营企业人才服务工作。加强涉企政策宣传,服务好“专精特新”企业,确保完成年度财政任务。 2.全面提高政府效能。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完善督查工作机制,加大督办力度,全力保障年度实事项目、重要工程、重点工作有效落实。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做好书面意见和提案办理工作,着重在提高办理实效上下功夫。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深化基层法律服务和法治宣传。加强预算执行监督力度,提升预算管理能级。 3.深化政府作风建设。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下,深化“四责协同”,抓好持续性学习和规范化管理。继续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注重源头防范,推动以案促改,补齐制度短板,促进“一岗双责”,加强廉政宣传教育,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与促进完善发展的作用。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和慢作为问题,确保风清气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