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市委“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调研成果落地转化的关键一年,也是区委、区政府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力量、全面深化“大联动”体制机制、大力推进“五违”整治的一年。一年来,古美路街道紧紧围绕市委“1 6”文件精神落实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更加聚焦居民区、更加突出工作重点、更加鲜明工作导向、更加强化工作责任”的总体思路,系统推进班长工程,深化推进大联动工作,分类推进居民自治,探索推进社区为老服务,并优化社会组织建设,全面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一、基层党建扎实推进 1.系统推进“班长工程”。坚持配强一线,选派7名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优秀中青年干部充实到班长队伍中;组织10次“动员群众能力”专题培训;改变评价方式,加强对年度重点工作和群众感受度的考核力度;建立了一支57名年青干部培养队伍,成立导师工作室开展全程带教;强化工作支撑,赋予居民区书记人事建议权、工作人员考核权,落实建议评议权、经费使用自主权。 2.探索推进区域化党建。在社区层面建立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整合17家成员单位资源推进“错时停车”等9个共建项目;在片区层面以古龙片试点,搭建“龙苑汇”区域化党建平台,实现“片区资源一体化”运作;在居民区层面建立以党员人才为单元的区域化党建模式,搭建“1 3 X”家园共建委员会平台,整合社区党员人才资源,共实施7个共建项目,设置20个党员公益岗。此外,还在居民区试点推进党内协商民主,通过规范党员大会和支委会,从程序上保障党员“三先”。 3.大力推进文明创建和宣传工作。全面启动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完善推进机制,积极开展行业文明、窗口文明、行为文明等群众性创建活动,推进“不文明行为”宣传治理工作,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创建市级文明小区42个。强化重点工作宣传力度,借力各类媒体宣传“一号课题”和年度重点工作落实推进情况,刊发相关报道50余篇。开展“创新工作法”征集活动,动员社区工作者创造新方法、总结新经验,共征集创新工作法54篇,有效总结和推广了社区工作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成果。 4.加强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深入查摆“不严不实”问题,聚焦问题整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履行党工委主体责任与纪工委监督责任,实现党政领导廉政风险清单化、廉政责任书项目化;健全问责工作机制,出台“大联动”、“五违”整治等工作督查方案和问责办法;狠抓作风建设,强化工作责任和履职监督,干部队伍联系群众、服务基层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 5.推进党群一体化建设。发挥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统一战线、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各方参与社区治理;积极做好劳动工作集体合同签订和群体劳资纠纷调处工作,有序推进“美丽家园美丽家”、“鲁冰花”、“青年空间”等项目;完成38个居民区团组织、基层妇代换届工作。建立党建信息化工作平台。加强党管武装工作,顺利通过市双拥工作考评。 二、城市管理联动精细 1.深化“大联动”工作机制。优化街面、居民区网格划分,整合巡查员队伍,固化网格责任;细化居民区前端管理职责,明确重点防控5类18项案件;健全工作制度,强化对群众投诉比较集中、责任主体不明确、长期未能有效处置的案件的协调督办力度,有效化解积案;挖掘社区资源,积极探索与居民自治、平安家园工程、文明创建工作等相结合的“大联动 ”工作模式。 2.强化市容环境整治。开展“五违”整治、住宅小区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特定区域”专项整治等;全面排摸辖区“五违”情况,制定“五违”整治工作方案并有序推进,全年共拆除违法搭建2525平方米,整治“群租”556户,整治无证无照违法经营户148户。完成古美路样板路的可行性研究及设计方案;新建地铁12号线周边941平方米绿化;完成第六轮三年环保行动计划编制工作。 3.保障社区安全。推进“田园模式”平安家园工程建设,健全分级分色预警、巡查督导等机制;建立小区“三防”信息库;统一制作平安公示栏;选派14名社区民警至居民区党组织、居委会兼职;强化治安防范,入室盗窃同比下降15.2%。建立安全生产“大联动”工作机制,对辖区内重点部位、重点区域进行安全生产、消防、交通、食品安全等专项检查整治。 三、民生服务优化改善 1.探索多样化的社区为老服务。建设嵌入式为老服务设施,在片区建立综合为老服务机构,委托社会化运营,万源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已正式投入运行;建立居家养老“6 X”模式,在做实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急等6项政府基本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开展需求调查,梳理形成个性化、菜单式的为老服务项目;推行“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模式,挖掘培育志愿队伍骨干人物,健全志愿者参与为老服务的激励机制。 2.落实各类民生服务。全年民生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79.78%,同比上升3.12%。为社区居民购买社区综合保险;加强体育健身设施的更新维护和信息化管理;完成10户残疾人和3个小区无障碍设施改造;完成3个小区二次供水改造;试行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一口式”受理服务模式;落实救助帮扶、人口计生等政策;成功创建“2015年度闵行区充分就业社区”;组织“一街粽情”、“风从古美来”等市民文化节庆活动;有序开展“老伙伴”计划、“幸福家园”、“爱之屋”、“科普进社区”等项目;完成5家看护点取缔工作;妇女儿童、社区教育、公共体育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四、社会治理创新推进 1.深化居民自治建设。顺利完成38个居委会换届选举,直选比例100%,古龙三村探索不设候选人的“一步法”选举取得成功;分“基础、提高、特色”三个版本全覆盖推进居民自治,建立“5 X”委员会工作机制,差别化配备自治金,个性化开展考核;制定《关于加强业委会组建、规范业委会运作的工作方案》,新组建业委会4个,完成业委会换届7个;推进基层减负,梳理居委会依法协助行政事项清单,形成4大功能、11个分类、135项工作目录。 2.完善社会组织建设。制定完成《政府职能转移目录》、《可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组织目录》,梳理形成《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目录》;制定《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探索推行“4 1 X”社会组织参与小区治理工作模式;探索设立“古美家园”社区公益基金,确定5个公益基金项目。 3.强化社区综合治理。推行“阳光信访”,切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以及重要节点的稳控工作;加强人口服务与管理,调减人口3725人;全力做好社区禁毒、反恐、610等专项工作;加大法律宣传服务力度,全面完成“六五”普法工作任务;积极推进法治社区建设,开展行政执法事项梳理、行政审批业务手册和办事指南编制工作;古龙三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东兰一居等23家居委会被授予“2015年度闵行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称号。 五、机构运行增能提效 1.完成街道机构改革。根据市委关于深化街道体制改革的工作要求,明确街道职能定位,取消招商引资工作,调整机构设置,理顺职能关系;完善内部运作,建立健全沟通联系、例会学习、通报讲评、督查问责等各项制度,理顺对上、内部及对下关系。 2.加强行政权力监管。有序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和公共政策评估工作;建立“制度 科技 诚信”的政府采购招标模式;完成2016—2018年财政预算编制,加强预算执行监督力度和内部审计工作;下沉居委会工作经费,加大对居委会经费使用的指导和监管。 3.编制“十三五”规划。总结“十二五”发展经验,分析“十三五”发展形势,梳理短板瓶颈问题,科学谋划“十三五”期间古美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明确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编制形成《古美路街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送审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