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解读 > 文字解读 
美丽闵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2024-2026年)政策解读
来源:上海市闵行区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9日

    一、实施背景

    1、国家层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2023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

    2、市级层面:2024年5月9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上海建设 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实施意见》。2024年9月27日,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美丽上海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3、区级层面:2024年11月12日,闵行区委、区政府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闵行建设 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典范城区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全面推进美丽闵行建设。为贯彻落实《行动方案》,闵行将原有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体系升级为美丽闵行三年行动计划体系,将《行动方案》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转化为具体实施的行动计划和项目清单,做好美丽闵行建设行动方案的施工图,通过若干轮的滚动推进,确保美丽闵行建设的节点目标顺利实现。

    二、总体考虑

    1、全面落实《行动方案》要求。结合阶段性工作安排,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措施,确保《行动方案》扎实实施,指标任务有序落地。

    2、突出问题导向,补齐短板不足。结合突出问题的整改,安排一批软硬结合、突出常态长效的整改任务。

    3、注重建管并举,突出特色亮点。进一步完善美丽闵行建设推进机制,更加注重制度体系建设和监管能力提升,凝聚美丽闵行建设强大合力,形成一批美丽建设示范样板。

    三、总体目标

        到2026年,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不断优化,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乡人居环境面貌明显改善,生态安全有效保障,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形成一批美丽闵行建设的实践示范样板。

    四、重点任务

    (一)优化开发保护格局,绽放“三生融合”之美

    1、加强生态空间底线约束。严格落实本市城镇开发边界管理相关政策文件。

        2、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在规划编制、产业项目准入、环评管理等领域的实施应用。

    (二)培育绿色低碳动能,彰显绿色发展之美

    1、深入推进碳达峰行动。推进落实碳排放双控目标考核管理办法。推进上海市零碳园区、低碳发展实践区和低碳社区建设。推进闵行区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工作。

    2、持续推动能源结构优化。推进“光伏+”专项工程。探索建设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大农作物秸秆、园林废弃物等生物质能利用。

    3、加快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产业结构调整80项。培育一批绿色低碳龙头企业、核心企业和特色企业。

    4、积极建设绿色交通体系。加快推进城市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公交全面实现新能源化,巡游出租车基本实现电动化。加强纯电动、氢燃料电池重型货运车辆的示范试点及推广应用。

    5、推动城乡建设低碳转型。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200万平方米。新建居住建筑执行超低能耗建筑标准的比例超过50%。

    6、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积极创建节约型机关,推行绿色办公行动。持续推进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

    (三)深化污染防治攻坚,刷新生态环境之美

    1、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推进企业VOCs源头减排工作。分步实施国四柴油车限行。完成2个宁静小区试点建设。

    2、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完成15座初雨调蓄设施建设。开展18公里河道综合整治。建设一批美丽河湖、幸福河湖。

    3、持续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完成吴泾地区土壤污染状况摸底调查。完善地下水污染防控体系。

    4、强化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完成闵行东部资源化利用中心项目。推进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开展“无废细胞”建设。

    (四)坚持生态利民惠民,点亮宜居魅力之美

    1、提升城区人居环境品质建设10个高品质“美丽街区”。完成160万平方米“美丽家园”建设。

    2、深入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新建改建20座口袋公园。新建20公里绿道。推动9个机关、企事业单位附属绿地对社会开放共享。

    3、打造生态宜人美丽乡村。每年巩固推广缓释肥应用面积1万亩次、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面积0.1万亩。建设15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6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五)加强系统保护修复,构筑蓝绿基底之美

    1、筑牢城市自然生态屏障。持续推进近郊绿环、市域生态走廊和生态间隔带建设。开展森林资源普查工作。

    2、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落实本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完成全区生物多样性调查。

    (六)严控生态环境风险,增强城市韧性之美

    1、严密防控环境风险持续强化环境应急防控体系和部门联动机制。推进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

    2、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完善城市防洪防涝和内涝治理工程体系。深化海绵城市建设。

    3、确保核与辐射安全。推进落实核技术利用单位分级分类监督管理。

    (七)倡导生态文明风尚,厚植生态人文之美

    1、培育弘扬生态文化。因地制宜建设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教育场馆。每年开展生态环保系列宣传活动

    2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学校和国家级绿色商场建设。建成160个生活垃圾分类精品示范居住区。

    3、建立多元参与行动体系。深入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推进申报上海市环境教育基地。

    (八)健全政策保障体系,强化协同善治之美

    1、强化政策供给。推进落实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持续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线索筛查和典型案例实践。

    2、推进数字赋能。加强全要素监测能力建设。加强危险废物信息化管理。推动构建智慧执法体系。

    五、保障措施

    1、健全工作机制。

    2、实施跟踪评估。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