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川路街道社区数字化转型 试点工作行动方案
为更高质量提升社区治理服务效能,更高水平回应社区居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根据《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沪委发〔2020〕35号)有关要求,就社区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制定行动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围绕实现政府决策更加科学化、公共服务更加高效化、社会治理更加精准化的工作目标,按照“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的数字化转型工作要求,坚持“万物互联”和“数据驱动”,通过全闭环、系统性优化数据采集、协同、共享、应用等各流程环节,逐步建立完善社区数字资源体系,构建数据驱动的数字社区基本框架,探索形成从街道层面落实城市数字化转型要求的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 二、基本原则 (一)标准引领与问题导向相结合 以数字化转型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标准为引领,立足江川实际,以问题为导向,从社区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受用的事情入手,解决社区治理和民生服务的难点、痛点、堵点,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感、体验感和满意度,达到项目好用、居民受用、基层爱用的效果。 (二)万物互联与数字分析相结合 万物互联是实现社区数字化转型成效的先决条件。在各类应用场景、各类智能终端、各类信息系统互通互联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进行动态的汇总、梳理、分析,发现核心问题和关键症结,促进新的应用场景不断衍生,实现业务流程和治理服务模式重塑再造。 (三)试点先行与面上推广相结合 对于一次性投入成本较大或协同面较广、潜在未知要素较为复杂的应用场景,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区域为探索试点,先行先试,动态跟踪、总结和完善,形成一定经验后复制推广;对于针对问题普遍突出、且解决方式和技术较为成熟的应用场景,采取面上集中推广的方式,齐步、高效破解难题。 (四)集成服务与揭榜挂帅相结合 在试点工作的推进实施上,从项目整体布局和进度把控的角度出发,委托1-2家集成商提供统筹性的服务。在具体单个的应用场景,则实行“揭榜挂帅”制,英雄不问出处,谁有本事谁揭榜,为真正具备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提供施展空间。 (五)成本效益与持续运营相结合 试点工作综合考虑投入成本、即期效益与后期持续运营之间的关系。在实现既定目标的多种方式中,优先选择成本相对经济的路径。在实施模式上,充分发挥市场力量,拓展多维合作可能性,厘清投入边界,明晰权责关系,确保项目可持续性、高质量发展。 三、平台架构 (一)主题数库:依托大数据中心等存量数据导入,汇聚街道各个业务条线、基层物联感知等多维数据资源,形成数据池。通过对人、房、事、地、情、物、组织、设施等社区各类资源进行再梳理,对服务对象进行精准画像,对各个数据要素进行标签分类,盘活数据资产,释放数据价值,打造覆盖街道核心工作要素的主题数库,促进地区经济、基层治理、社区服务的流程再造。 (二)数字孪生:搭建社区城市信息模型(CIM),构筑出人——机——物之间实时、动态、交互的数字孪生体,创造现实世界之外的数字世界,为社区治理提供全景视角和全量数据分析,为各类数字化应用场景提供有力支撑。 (三)三级平台:构建江川路街道社区大脑、网格中台和居委微平台共三级平台。社区大脑负责整合各领域的信息数据,发挥应用枢纽、指挥平台、决策中心的作用;网格中台融合“多格合一”治理模式和“一网一库”数据资源,促进主动感知、提前预判、快速发现、联动处置。居委微平台着力于为居委日常管理服务工作赋能,促进第一时间发现矛盾问题、第一时间回应居民诉求,帮助居委提升工作效能,真正为基层工作减负。 四、应用场景 (一)数字党建场景 1.党建引领——服务不单一 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VR等技术手段,提供党务工作管理、党建资讯、党员管理、学习教育及考评督办等多项服务内容,为支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提供支撑,提高社区党员思想素质,活跃基层党建联建,提升新时代党建科学化水平。(责任部门:社区党建办) (二)数字安防场景 2.安全梯控——危险不上楼 针对高层小区内电瓶车上楼屡禁不止的问题,搭建安全梯控建设场景。利用前端智能电梯专用相机提供预警和视频管理,具备多种类型电动车的识别功能,只要有电瓶车入梯,电梯无法关门或运行。结合声光提醒,实现远程对讲、远程消警。(责任部门:城运中心) 3.放心充电——电线不私拉 针对街面、小区内均存在的非机动车私自拉线充电问题,安装非机动车充电桩或充电柜,并通过物联网技术,将配电箱、摄像头、烟感报警器、喷淋头等充电场景的配套设备连入网格中台和居委微平台,实现源头管控,实时监控,减少事故,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火情,将火灾消除在萌芽阶段。(责任部门:城运中心) 4.高空抛物——意外不再来 高空抛物一直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通过安装高空抛物监控监测设备,当高空抛物下落时,系统自动定位抛物位置,追踪下落轨迹,实现事中视频记录、事后精准回溯,快速定位责任主体,规范社区业主行为,减少邻里纠纷。同时,定期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将易发生类似情况的时间段和楼层段比对形成数据结果,有针对性地对某一时段、某些住户进行监管,从源头对“高空抛物”进行防控。(责任部门:城运中心) 5.场所监管——隐患不遗留 针对多条道路商铺量大、监管力量不足、“三合一”事故隐患大的问题,在店铺上安装烟感器和人体感应终端设备,将数据远程传输到平台,进行安全监控和行为分析,实现源头上、过程中的安全防控,兼顾事前预警和事后追溯,降低风险和人力成本。(责任部门:安监所) (三)数字停车场景 6.车辆智停——停车不闹心 针对停车难问题,建立智能机动车停车管理系统,摸清小区内部、周边道路、小区外部场库等车位底数,汇聚停车数据资源池。通过数据分析,建立车位监控、信息发布、车辆诱导和违停快速处置机制,提高车位使用效能。(责任部门:城建中心) 7.停车收费——账本不糊涂 加强社区停车收费动态综合管理,对接小区道闸系统,对车辆信息、进出时长、停车收费等内容进行监管,让社区停车收费动态化、精细化、透明化,做到停车费用一本清。(责任部门:城建中心) (四)数字环保场景 8.垃圾智投——可靠不丢包 针对小区内垃圾乱丢乱投的问题,建立垃圾智投 AI 平台,对垃圾投放进行实时监控与智能化识别,形成派单处置流程。锁定证据,设置红黑榜,对于多次违规者可根据上海市垃圾分类条例报相关执法部门进行处罚。引入湿垃圾就地化处理设备,在小区内实现就地湿垃圾全部自动化处理。建立街面垃圾分类的一商铺一码,保洁员扫码上传商铺垃圾处理信息,并形成告警自动推送。(责任部门:城建中心) 9.噪音管理——跳舞不扰民 通过可移动的智能环境噪声监测设备,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自动监测数据,实时显示监测区域内噪声数据,按噪声设定报警上限进行报警提示,并远程实时传输数 据,实现噪声污染网格化的精细管理,对城市各个区域噪声排放常态化全天候不间断监管,为治理噪声污染提供数据支撑。(责任部门:城运中心) (五)数字养老场景 10.智慧助餐——吃饭不发愁 建立社区为老服务餐厅,构建数字化订餐、配送、结算、评价、监督系统,减少居民等待时间,提升就餐体验,降低食堂运维人耗和能耗,提高配送效能,优化成本管控,让老人享受到便捷化、高品质、有温度的助餐服务。(责任部门:社区服务办) 11.老人关怀——独居不孤单 针对独居老人的紧急救援需求,通过红外监测、智能门磁、智能烟感、可燃气体监测等智能方式,在预先设定条件下启动预警和响应机制,实现对小区内失智、失独、孤残、独居、高龄等特殊老年群体的居家关怀,降低老人潜在的人身和安全风险。(责任部门:社区服务办) (六)数字健康场景 12.疫苗智种——一个不落下 改变基层人员“扫楼”式低效率的疫苗接种动员方式,打通多方数据,建立小区疫苗接种智能分析研判平台,实现目标人群、关键问题的精准定位,并构建全数字化智能处置流程和场景,实现小区疫苗接种工作的精准排查动员,科学匹配资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责任部门:社区自治办) 13.健康小屋——康养不停歇 针对居民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但健康日常管理数据缺失的现状,在试点小区内建立升级版智慧健康小屋。健康小屋以未病防治、已病早治为理念,促进居民就近实现身体健康状况实时检测,并建立健康档案进行日常管理,及时发现病症,避免病情扩大,减少医护成本投入。通过对健康数据的分析,完善人物标签,为“政策找人”提供可能。(责任部门:社区服务办) 14.健身步道——运动不限时 在健身步道嵌入人工智能技术与运动健身科研成果,为广大居民提供智慧健身服务,记录运动数据。与社区健康小屋监测的居民健康数据联动,根据每个人的健康状况推荐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形成健康循环。在健康步道设置智慧感应灯带,搭载红外线人体感应器,实现“人来灯亮,人走灯熄”。(责任部门:体育场) (七)数字帮扶场景 15.精准帮扶——帮扶不遗漏 建立“精准帮扶”应用系统,通过线上大数据智能寻找、线下社区邻里发现、救助顾问就近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主动、智能、精准发现困难群众中“沉默的少数”,通过系统自动派单给社区救助顾问,把救助政策主动送到居民家中,把救助服务做到百姓开口之前。(责任部门: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 (八)数字邻里场景 16.激励回馈——志愿不打烊 社区的日常工作离不开大量社区志愿者的默默奉献,建立志愿者服务工时制度,更好培育居民社会责任感,营造社区和谐文化。居委通过小程序发布任务需求,供志愿者认领,系统记录志愿者服务工时,以此作为实物兑换的依据。通过志愿者激励回馈机制,鼓励更多居民投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责任部门:试点居村) 17.乐享生活——交流不间断 围绕居民休闲娱乐和教育需求,改造现有乒乓球室、对弈室、鸟语花居等活动空间,引入智能书柜、在线课堂,教老人使用手机和各种终端设备,消除数字鸿沟,让老年人体验到无障碍的数字生活,营造具有人文情怀与温度感的数字生活体验空间。(责任部门:社区服务办) (九)数字业务场景 18.物业管理——响应不延时 搭建智慧物业服务平台,将物业与业主的各种服务需求集成对接,建立起智能互联、网格协同、高效运行的智慧物业生态格局。在物业系统后台实现对所有监控、门禁等设备的统一集中化管理,提升物业工作效率。业主投诉、保修、意见建议实现一键发送,后台事务消息提醒处理,处理流程可视可控,物业费、水电费、停车费等各项生活费用即时推送账单,业主足不出户实现在线缴费。(责任部门:城建中心) 19.一网通办——办事不出居 “一网通办”自助终端机进小区,让服务范围覆盖至社区的最后一公里,让行动不便的居民、手机操作有困难的老年人、残疾人在家门口就能办理业务,真正享受“一网通办”带来的便利,提升小区生活便利程度与居民整体满意度。(责任部门: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十)数字企服场景 20.精准营商——服务不缺位 从优化营商环境目标出发,打造精准营商数据底板,形成“一企一档”,通过数字分析,输出招商重点、潜力企业、外迁风险等不同类型的企业名单,为招商稳商和资源配置提供前置研判依据。搭建企业服务应用平台,提供企业政策电子词典、产业链信息平台和人才服务等功能,助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转型工作。(责任部门:营商办 ) 上述场景为总体构想,试点推进过程中可根据试点区域的具体情况以及业务流程的具体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对其中成熟场景在街道范围内推广。各场景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确保迅速、有序推进。 五、组织架构 (一)成立社区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党工委书记,街道办事处主任任双组长,大数据工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抓好顶层设计,研究部署数字化转型工作方向和关键要点,统筹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要、难点问题。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具体事务协调和处理。 (二)搭建经济数字化工作专班(由营商办牵头)、生活数字化工作专班(由社区服务办牵头)、治理数字化工作专班(由城运中心牵头),在专班涉及工作范围内,负责牵头落实领导小组部署的各项任务要求。各责任部门负责具体应用场景的推进落实,确保在时间节点内完成场景建设。 (三)各试点居民区充分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四位一体”工作优势,加大小区宣传力度,注重社区营造,发动居民参与,听取居民意见,形成良好氛围,协力解决数字化转型工作中可能碰到的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