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工作 > 学校德育 
关于深入推进《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的意见》的通知
来源: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4日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文件

闵教字〔2016〕109号


各中小学、中职校: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三爱”讲话精神,贯彻《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的意见》、《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意见》以及《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闵行区教育局决定在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以下简称“三爱”)教育活动。相关事项如下:

  一.活动主题

  传承中华美德 做有梦想的“三爱”少年

  二.活动时间

  2016年3---12月

  三.参加对象

  全区中、小学校学生(含中职校学生)

  四.活动安排

  1.宣传发动,统一认识。(2016年3---4月)围绕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充分认识“三爱”教育的重要意义,教育和引导学生把个人的学习成长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不断升华对“三爱”的理解和认识。各校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展活动,夯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区。

  2.梳理经验,持续开展。(2016年5月)对区域内前期开展“三爱”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试点学校经验进行梳理和提炼,在全区推广“三爱”教育实践成果。通过典型经验的示范、辐射,对下阶段推进“三爱”教育的实践路径提供方法和策略参考,更好落实“三爱”教育系列文件精神。

  3.凸显内涵,丰富形式。(2016年6---12月)各校有计划、有层次的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三爱”教育。将“三爱”教育纳入课堂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用好中小学德育校本教材以及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教育资源。通过班队会、升旗仪式、运动会、艺术节、志愿服务、高中社会实践、学校少年宫等载体,以“三爱”教育为引领,共筑“中国梦”。

  五.工作要求

  1. 积极营造“三爱”教育的良好氛围。各学校要围绕“三爱”的丰富内涵,通过宣传海报、黑板报、文化墙等环境布置,借助校园广播、电视台、网站以及移动媒体等宣传渠道,让“三爱”教育随处能见、随时可学。要重视“三爱”学生榜样的培育和宣传,要注重总结和交流教师开展“三爱”教育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2.拓展“三爱”教育的路径方法。各学校要准确把握“三爱”的精神实质和时代内涵,多途径、多形式深入开展“三爱”教育。形成“三爱”教育的家、校、社合力,将“三爱”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以及《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的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落实“三爱”教育。

  3.结合常态化工作开展“三爱”教育。依托区域开展的常态化工作有序推进“三爱”教育,注重对学生思想引领、行为指导和综合素质评价的整体推进。如美德少年评选、“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母语之魅诵读年华”经典诵读活动、“礼爱闵行”系列活动等教育资源,倡导学生做有梦想、有追求的“三爱”少年。

  六.保障机制

  1.建立“三爱”教育的组织保障。各学校要把“三爱”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结合工作实际,从具体事情抓起。学校各部门要明确各自责任,密切协作,共同推动“三爱”教育的深入开展。学校党、团组织要结合“两学一做”开展学习教育,把“三爱”教育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2.落实“三爱”教育的评价要求。深化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探索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法。将学校开展“三爱”教育的情况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的考量,把学生的“三爱”表现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3.完善“三爱”教育的工作机制。学校要注重提炼教育过程中形成的有效机制、方法和途径,区域要做好“三爱”教育实践成果推广,发挥典型经验的示范和辐射作用,确保“三爱”教育的持续推进。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

2016年5月16日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办公室 2016年5月24日印发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