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文件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 闵行区青少年保护委员会 共青团闵行区委员会 上海市闵行区妇女联合会 闵教字〔2015〕97号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在2015年暑期期间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体验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有益”的暑期,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主题 承家风家训,寻红色记忆,筑青春梦想。 二、工作内容 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宣传教育工作,以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等重要节点为契机,遵循未成年人成长规律,整合各方资源,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载体,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家庭育人的作用,引导未成年人在丰富多彩的学习实践体验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一)寻访红色足迹,弘扬革命传统 以把握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等为契机,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组织中小学生诵读红色经典,观看红色电影,咏唱红色歌曲,走访革命后代,参观革命历史遗址、革命历史博物馆、革命先辈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引导学生学习、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斗争史,进一步加深对革命精神的感悟,激发学生爱国之心、强国之愿、报国之志。同时,要将“寻访红色足迹,弘扬革命传统”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与9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相结合,整体设计,精心实施,充分利用开学典礼等途径,通过暑期前后在青少年学生中积极营造纪念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浓厚氛围,使广大学生在铭记历史中,树立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发奋学习、不懈奋斗的志向。 (二)推进快乐志愿,深化实践育人 根据《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试行)》精神,充分利用已认定的市、区两级志愿服务岗位、活动项目和实践课程,组织高中阶段学生开展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依托“上海市学生社会实践信息记录电子平台”,真实记录和积累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经历,不断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小学、初中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主动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践行雷锋精神,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充分发挥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体育场馆,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学校少年宫、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等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艺术教育基地、职业体验基地、农村社会实践基地以及其他创新实践基地的作用,鼓励学生参加易班博雅网上的中小学生课外活动,根据场馆资源和学生需求,精心设计实践体验活动项目,引导学生走出家庭、走进社区、走向社会,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传承优良家风,提升文明素养 开展“小眼睛看我家,好家风我来传”、寻找“最美家庭”、家庭教育讲坛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深入推进“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弘扬中华传统家庭美德,发挥以文化人,以家育人的重要作用。 组织开展“向陋习说不,为文明点赞”主题教育活动,落实“四个一”,即发起一次文明行为倡议、劝阻一起不文明行为、参与一次文明公益活动、撰写一篇文明感悟文章,通过寻找、收集、调研、发布微报告等形式,引导青少年带动周边人共同克服陋习,弘扬文明新风尚。 (四)强化安全意识,促进健康成长 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和法治教育,重点加强防溺水、交通、治安、消防、食品安全等安全教育,通过开展“自救自护”培训、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等活动,切实提升未成年人的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告家长书》、家长会等多种形式,指导家长掌握家庭教育技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切实履行监护人职责。 指导未成年人科学合理安排假期生活,积极参与学生暑期阳光体育系列赛,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增强身体素质。积极参与艺术实践活动,掌握一项艺术特长,提升未成年人艺术素养。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充分依托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网络,做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预防与干预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健全管理网络 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成立以分管镇长(分管主任)为组长、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暑期工作领导小组,各村委、居委及中、小学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确保基本工作经费,落实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完善和健全网络化管理制度,逐级策划、协调和统筹本地区的学生暑期工作。各街镇暑期办要安排专人全天候值班,确保电话和网络畅通。各中、小学要落实暑期工作走访机制,尤其要关心特殊学生、困难学生的暑期生活,协助社区做好各类学生的社区报到和服务工作。 (二)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 依托社区平台,建立学校与社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工作制度,各社区要发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阵地优势和学校的师资、场地优势,开设兴趣班、暑托班等公益性项目,更多地关注困难家庭、农民工子女等弱势群体学生,不断提高社区和学校场馆资源的利用率,为未成年人提供就近就便的社区实践活动,丰富未成年人暑期生活。 加强区域内的高校、企业、社会场馆等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推进各类公益性活动设施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的力度,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建立服务公示制度,为未成年人参加暑期活动搭建平台。 (三)精心设计,培育特色品牌 发挥各街镇地区资源优势,为广大青少年参与社区生活搭建平台,扎实开展爱心学校、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暑期活动。各单位要遵循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结合他们的认知特点,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围绕暑期工作主题,周密部署、精心构思、创新设计,培育未成年人喜爱的活动品牌。开展闵行区未成年人暑期工作优秀项目(案例)评选活动,通过培育团队、树立典型等途径切实加强暑期活动的实效性。 (四)完善机制,优化社会环境 进一步加强暑期校外辅导员队伍建设,广泛吸纳学校教师、家长、“五老”队伍、社区居民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等各方人员参与,为中小学生暑期活动开展提供队伍保障。 进一步完善暑期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围绕组织机构、经费落实、活动开展、特色项目、安全保障和活动成效等方面加强对街镇、学校及相关单位的暑期工作普查和督导,及时总结暑期工作经验,表彰先进,不断提高暑期工作水平。 不断净化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加大对学校及周边环境治安的综合治理,加大网吧、荧屏声频、游戏机房、卡拉OK厅、营业性舞厅的管理和监督力度,规范未成年人娱乐服务,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畅通渠道,做好信息反馈 各级暑期办要加强信息沟通和联络,通过平面及网络等各类媒介,确保每周有简报,有反馈,及时汇报工作进展与成效;区内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要加大对暑期工作的宣传力度,重点推介暑期特色项目、典型做法、工作进展、活动亮点和良好效果,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六)树立意识,强化安全保障 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要做好在江(河)边、水塘边等危险地点设立安全警示牌的工作,坚持做好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综合治理工作,实行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早期预防和科学矫治,有效遏制各类涉及中小学生案件的发生率;区卫生局、区疾控中心要关注环境安全、饮食安全和场地安全、心理安全,指导学生和家长掌握疾病防控知识,增强学生和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警惕各种诈骗手段,预防事故发生;各级青保部门要不断完善中小学生伤害事故的报告制度和应急预案制度,关注并维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 各中、小学要在暑假前对学生开展文明上网等网络道德安全教育,防止未成年人网络成瘾和进入不健康的网站,引导学生自觉抵制和远离网络淫秽色情等有害内容的侵害,向未成年人推荐易班博雅网、心域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网等青少年喜闻乐见、健康有益的网络平台。 四、联系方式 2015年闵行区未成年人暑期工作办公室设在闵行区教育局(七莘路400号三号楼105室)。联系电话: 64983660转5105分机。暑期办信箱:minhangshuqiban@sina.com。 上海市闵行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 闵行区青少年保护委员会共青团闵行区委员会 上海市闵行区妇女联合会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办公室2015年6月24日印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