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工作 > 体卫艺科 
关于印发《关于持续推进戏曲进校园工作实施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
来源: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1日
  • 索引号:SY1800201900060
  • 主题分类:科技、教育\教育
  • 发文机关: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
  • 成文日期:2019-10-30
  • 发文字号:闵教字〔2019〕179号
  • 发布日期:2019-11-01
  • 生效日期:
  • 失效日期:
  • 文件状态: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文件

闵教字〔2019179

 

各中小学(中职校)

现将《关于持续推进戏曲进校园工作实施方案(2019-2021)》的文件发给你们,请结合单位实际,认真执行落实。

 

附件:关于持续推进戏曲进校园工作实施方案(2019-2021)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

                               20191030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办公室             20191030日印发

附件

 

关于持续推进戏曲进校园工作实施方案(2019-2021)

 

各中小学(中职校):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1552)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中宣发〔201726)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挥学校

教育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阵地作用,加强戏曲通识普及教育,增进学生对戏曲艺术的了解和体验,引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文化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持续推进戏曲进校园工作规范、有序开展,现就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发挥戏曲艺术在传承文化、涵养道德方面的独特作用,整合戏曲教育资源,在全区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遵循美育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以美育人、以文化人。鼓励学校自主探索多样化模式,形成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培训相促进、戏曲欣赏与文化传承相融合、典型引领带动整体推进的蓬勃发展局面。

二、时间安排

20198月——20218

三、参与对象

全区中小学(中职校)学生

四、主要内容

(一)区域层面

1、统筹规划区域戏曲教育项目布局。以闵行区美育特色联盟、戏曲传承与发展项目建设为载体,建立形式多样的区级戏曲教育活动机制。发挥闵行三中、协和尚音为盟主校的闵行区美育特色(戏曲)联盟的辐射影响,13所盟友校互动合作,以特色课程建设、师资培训、活动展示等为载体,搭建分学段的区级戏曲教育活动平台。教育局牵头联合七宝镇教委、吴泾镇教委、莘庄镇教委,引进京剧、昆曲、越剧、沪剧的专业师资,通过戏曲普及课程、戏曲欣赏与讲座、戏曲社团培育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戏曲教学与实践。每学年举办1次戏曲汇报展演,在全区范围内积极创设浓郁的戏曲教育文化氛围。

2、培育戏曲教育特色学校。区域将戏曲培育与发展列为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评估内容,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创建情况,鼓励各校从课程建设、戏曲演出、普及教育、社团建设、特色活动、成果展示、辐射带动等内容进行建设,弘扬戏曲文化培育戏曲特色。

3、夯实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与各类专业戏曲院团合作,分学段组织中小学生观摩优秀戏曲作品,计划每年安排15场,3年共45场左右,约3万余名学生进入上海城市剧院欣赏优秀戏曲作品,接受戏曲文化的熏陶。

4、丰富学生戏曲体验平台。结合上海市中华梨园经典“赏戏团”进校园暨“传承 传播”——上海中青年戏剧家讲演系列活动,每年组织15所左右学校,结合闵行区学生艺术节系列活动,专题开设学生戏曲专场比赛,近距离感受戏曲名家的大师风采,一览戏曲之美。着力培养学生对优秀戏曲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推动戏曲艺术的普及、推广与传承,增进学生对中华优秀戏曲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认同。

(二)学校层面

1、强化师资培训。加强学校戏曲师资培训,依托高校、专业艺术院团的戏曲领域专家,对有特长的音乐教师及其他热爱戏曲的学科教师进行戏曲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市级、区级各类戏曲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戏曲知识和组织戏曲类课堂教学的能力。

2、开展戏曲通识教育。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鼓励学校将戏曲与音乐、美术、舞蹈等学科融合,每学期不少于5课时,把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探索戏曲教育模式。学校需充分利用戏曲电影、经典唱段、戏曲赏析等优质资源,培养学生戏曲素养和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

3、建设师生戏曲社团。学校可建立多种类型的戏曲兴趣小组、戏曲社团、戏曲工作坊或戏曲传承基地等,让师生多途径、多渠道广泛参与戏曲体验、学习和实践。鼓励各学校戏曲社团与专业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开展“结对”活动,邀请戏曲艺术专业人员深入学校讲解戏曲知识,开展戏曲辅导等活动。

4、举办戏曲赏析讲座。各学校每学年要开展不少于2次的艺术教育课堂戏曲讲座。邀请具有一定专业素养和技能的戏曲院团专业演员、退休戏曲工作者进学校开展戏曲名家进校园、戏曲赏析(讲座)等活动。鼓励学校聘请戏曲专家、非遗传承人和知名戏曲票友等担任学校兼职艺术教师,定期开展戏曲辅导,激发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

5、组织戏曲观摩。学校根据本校实际及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特点,选择优秀、经典、适合学生观摩的戏曲艺术作品,原则上以组织戏曲院团进校园演出和组织学生走进剧场观看为主,结合各类公益演出,通过互联网和多媒体观看经典剧目、戏曲动漫等多种形式进行。每年组织学生免费观摩一场戏曲演出。

6、加强戏曲交流展示。鼓励有条件、有基础的学校创作反映校园生活的戏曲作品。学校以艺术节为契机组织一次戏曲知识竞赛,开展一次校园戏曲表演活动,并推荐优秀戏曲人才参加市、区级戏曲展演活动。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各学校要充分认识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的重大意义,建立领导小组,与学校特色发展相结合,与学校美育工作相结合,将戏曲教育纳入学校学年计划。学校各部门要明确各自责任,密切协作,共同推动戏曲教育在校园中的深入开展。

(二)机制保障

健全和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建立管理制度,明确工作目标,结合实际制定实施和评价办法,确保戏曲教育落到实处。强化安全管理责任,确保活动各个环节安全、有序。健全戏曲特色学校、社团评价机制,保障全区戏曲进校园工作卓有成效。

(三)经费保障

各中小学校要结合实际,在戏曲活动时间、经费、场地等方面给予经费支持,统筹利用各种资源,合理开展戏曲教育、戏曲社团建设活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要适当增加戏曲等演出的场次。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强化监督检查,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宣传保障

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和渠道,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开办校园戏曲专栏,积极宣传戏曲教育活动,传播戏曲知识和资讯,营造浓厚的戏曲艺术教育氛围,不断深化学校戏曲课程教学及戏曲实践活动。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