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文 件 上海市闵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上海市闵行区经济委员会 上海市闵行区总工会 闵教字〔2015〕46号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精神,以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有关工作要求,现就推进闵行区现代学徒制度试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及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度试点的要求,坚持服务发展、就业导向,通过实行现代学徒制度的试点,创新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机制,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中职校办学更贴近企业需求和学生就业,及学生终身职业发展,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度打基础。 二、总体要求 以国家、市级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度试点工作的精神为指导,加强整体设计引领和专业试点探索,规划区域现代学徒制度试点工作,按试点要求整合职业教育各单项改革,实行实践、探索、创新与总结、提升、完善的有机衔接,密切企业、行业与学校的协作与融合,建立与现代学徒制度相适应的制度和机制,实现现代学徒制度的中国化,推动区域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基本原则 1、加强领导 多方协同 政府部门推动与指导,区域职业教育集团协调与服务,行业、企业、学校发挥各自优势,依托合作平台,通力协作落实试点任务。发挥区域职业教育集团在招生与就业、标准制订及课程开发、教学与实习、考证与考级、评估与监管等方面的服务作用。 2、总体规划 分步推进 整体规划试点工作,实行模块化、项目化,将单项改革渗透并整合到试点工作中,使试点工作成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抓手。 3、科研引导 创新模式 以科研为先导,大胆探索,为突破试点瓶颈和难题,建设规章、制度、机制,提供依据。以专业性质为依据,校企合作分担教育教学工作,推动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 四、整体思路 1、总结并汲取成功经验,拓展试点工作思路 总结、提炼近年来国内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现代学徒制度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按照建设现代学徒制度的理念和要求,以现代学徒制度试点为抓手,梳理、整合职业教育改革的经验,围绕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将整合单项改革到试点工作全局,形成试点的完整工作思路,引领试点稳步推进。 2、加强整体构思,确定推进试点路线图 按照试点工作的要求,构思试点工作的整体思路和路线图。首先,要确定试点工作的责任主体及其工作职责,形成各责任主体在试点工作中的合力。其次,要根据行业要求和标准,制订学徒的培养目标、技能要求和非技能素养要求。第三,要按照加强试点保障的要求,制订政策、制度、规则,搭建配套的制度框架。第四,要按试点工作推进的逻辑顺序,梳理试点推进路径,实行试点的项目化、模块化,形成各单项工作之间、局部工作与全局工作之间相互渗透、衔接、配套的整体推进路线。 3、突出关键环节,设计试点专业的配套实施方案 按照改革试点的整体思路和路线图,设计配套的试点专业实施方案。要突出试点目标设计的科学性,做到目标分解的项目化和模块化;突出试点工作责任的落实,做到主体明确、分工明晰、整合有序、协调有效、决策有力;突出试点工作衔接的序列化,做到条块清晰、节点严密、调度及时;突出试点工作的保障,做到资源配置优化、合作平台有效、制度机制配套,以确保试点工作按专业、按项目有序推进。还要突出课程教材建设、双导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难点工作,明确重点领域改革的内容、路径、方法、形式,形成完整、清晰的思路,并细化为配套的单项改革实施方案。在第一学年部署试点攻坚第二、三年的工作。 五、工作内容 1、探索招生和录取学徒的有效结合 争取上级教育部门支持,按建立现代学徒制度要求,制订招收、录取学徒(学生)的试行办法,开展招收学徒(学生)的宣传,开展学徒(学生)报名、预审等前期工作,做好试点专业学徒(学生)录取的准备工作。建立企业与学徒的工作意向书的备案制度。 2、形成保障学徒(学生)权益的基础 要坚持以学徒(学生)发展为本,依据现有的相关政策、制度,制订保障学徒(学生)选择试点专业的权力,签订就业意向的权力,达成学习培训目标的权力,获得顶岗实习报酬、劳动保护的权利,以及拥有毕业时选择就业或升学的权力等制度,形成保障学徒(学生)权益的基础。 3、落实试点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材建设工作 试点企业和学校要在行业指导下,根据行业标准,研究、确定试点专业学徒(学生)的培养目标及技能要求,制订教学大纲和计划(暂行),完成课程、教材建设的设计方案,并进入论证阶段。要提前完成试点专业通识教育及试点初期技能教育的课程与教材建设工作。 4、组建试点专业合作共同体及合作平台 在确定试点的专业后,闵行区教育局将按专业性质和要求组建包括中职校与合作企业、行业和闵行职教集团秘书处等有关组织在内的试点专业合作共同体,并在合作共同体基础上组建协调、服务的合作平台。闵行职业教育集团要在现有的合作共享平台基础上,组建试点工作的综合服务平台,承担试点工作的日常管理、调度、协调、研究、指导和服务工作。试点工作将通过以上组织和平台,实行分工协作推进。 5、预设试点的管理与运行机制框架 总结近年来闵行区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根据试点工作酝酿、筹备的工作情况,以及预计的试点实施情况,对试点的管理和运行机制进行规划设计,以保障试点稳步有序推进。 6、有序推进试点第一年度的各项工作 试点工作在秋季开学后的一年内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试点专业合作共同体要按照试点方案要求,调整、完善领导班子和工作团队,按分工和节点,统筹并有序推进工作,创造试点进入攻坚阶段的条件。主要工作是,开展学徒(学生)常规教育,落实学徒(学生)通识教育;完成学校、企业和学徒(学生)各项契约的签订,以及学徒(学生)的备案等相关工作;完成技能导师和专业理论教师的选拔工作,确定“双导师”人选,并实施培训;完善试点专业第一学年工作方案,制订教育培训计划;对实施方案及其配套项目进行设计、论证、调整、完善;加强各合作平台运作、服务的协调工作;完善第一学年工作计划,并规划试点第二、三学年的工作。 六、组织保障 保障现代学徒制度试点工作的发展,需要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和工作基础,必须按试点工作的思路、规划、方案,创设启动改革的条件和基础。 1、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 (1)建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2)建立以闵行职教集团秘书处牵头的综合性的试点工作服务机构,及协作、服务机制;(3)加强宣传,形成推进现代学徒制度试点的良好生态;(4)定期汇报工作、及时总结调研、推广经验;(5)围绕试点开展配套的课题研究,为试点提供服务;(6)组织学习、交流,拓展思路。 2、明确试点工作的责任主体及其职责 建立现代学徒制度,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根据各责任主体的职能和资源优势,以及推进试点工作的实际需要,明确各责任主体的工作职责。确定责任主体的工作职责,要立足国家现有体制,发挥各方优势,加强制度、机制的创新,协调好教育、人社、经委、财政等相关部门的关系,配置好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方面的资源,整合好各自的权力、责任,形成各责任主体在制度与职能上的合力。 3、有效激发并发挥企业、行业的积极性、主动性 试点工作必须依托企业和行业。推进试点工作,除了激发企业、行业的社会责任感,还要要按企业、行业在试点中的职能、优势,制订明确企业、行业职责、权力的制度和规范;对企业、行业的利益,除了保障其获得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还应按企业的人力资源投入、材料与设备的耗损、相应的管理成本、必要的投入效益,进行核算,并作出安排,建立企业、行业有偿服务和利益回报制度及管理机制。 4、确定试点专业和企业、学校并制订相应的评估制度 要根据区域产业发展需要、中职校办学条件和能力、校企合作实施人才培养基础、试点意愿等情况,经评估选定试点专业,以及试点学校和企业。要结合试点专业和学校、企业的选择工作,提炼并制订确定试点学校与企业资质的评估、审核办法。闵行区教育局等政府部门,将在闵行区属两所中职校中选择并确定2--3个体现行业水平、校企合作基础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基础的专业,再在与相关企业达成共识后,确定由一个企业或多个企业对应一个专业,作为首批试点单位。 5、选聘试点专业技能导师,建设“双导师”队伍 校企共建师资队伍是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重要任务。校企双方要以试点专业的企业技能导师,特别是试点专业的“师徒结对”的师傅为基础,充实闵行职教集团特聘的企业技能导师,并选聘行业的技能领军人物,组成试点专业的技能导师队伍。校企双方还要探索组建能承担企业本位和学校本位教学任务的双导师队伍。要以组建试点专业的教师队伍为基础,建立学校与企业之间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的政策、措施和制度。 6、建立试点工作的经费保障 要建立试点工作的经费筹措和监管的制度。试点工作经费主要在闵行区职业教育经费中立项。试点专业所在学校要编制试点经费预算,并在经财政等部门审核批准后按预算支出。学徒(学生)在企业实行期间的津贴由企业按现有规定及协议支付。 附件:1、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责任主体的工作职责 2、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相关配套政策、制度、规定和机制 3、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启动阶段的实施流程和时间安排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 上海市闵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上海市闵行区经济委员会 上海市闵行区总工会 2015年3月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