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教育 > 义务教育 
闵行区关于“新基础教育”生态区建设的实施意见
来源: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1日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文件

闵教字[2011117

                                                                      

各中小学:

为充分发挥“新基础教育”在推动区域基础教育转型发展中的指导与引领作用,自2011年起,我区以“新基础教育”生态区建设为推进策略,不断深化学校整体转型性变革实践,实现“新基础教育”在我区的持续扎根与积极创生。为使“新基础教育”生态区建设这项工作持续、健康地推进,特制订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我区被中国教育学会列为“十二五”教育改革实验区为动力,进一步贯彻落实我局《关于持续推进“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扩大“新基础教育”优质资源,为学校整体转型性变革提供生态性滋养,探索区域性基础教育转型发展的新路径,形成具有闵行特点的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型实践模式。

二、建设目标

在区域持续推进“新基础教育”研究过程中,引领更多学校主动、创造性地开展转型性变革实践,增强学校变革内生长力,创建现代化新型学校。在原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培育一批在办学中自觉追求教育本真价值的教育家型校长和以“学生立场”为创造源泉的智慧型教师队伍。

三、实施策略

1、依托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专家团队,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中寻求滋养,为生态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2、发挥区域“新基础教育”推进领导小组的行政力量和研究指导小组的专业力量,以及区域“新基础教育”骨干团队的作用,为生态区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3.组建以基地学校、组长学校为核心学校,面上学校为参与学校的若干生态区,基地学校作为核心学校中的组长主持各生态区建设。

4.确立统分结合、差异推进的生态区建设原则,形成以优质为导向的“均衡+特色”的生态区成员学校教育发展新局面。

四、具体要求

在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持续推进“新基础教育”是推动区域基础转型发展的一项有力抓手。各学校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统一认识,转变观念,主动参与“新基础教育”生态区建设研究活动。校长要自觉承担起第一责任人职责,要将“新基础教育”生态区建设与学校日常的变革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要充分利用生态区建设的各类研究资源,实现成事成人,加速学校整体转型发展。

区教育学院、区教育教学研究所、新基础教育研究所等单位及部门要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能和工作实际,对生态区的建设要做好组织、策划、指导等工作,要积极参与生态区建设的研究活动,聚焦各校在推进学校整体转型性变革进程中的问题,要关注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并充分发挥骨干团队的辐射和引领作用,努力探寻具有闵行特点的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型实践模式。

 

附件:闵行区“新基础教育”生态区建设分组名单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

二○一一年十月二十五日

 

 

主 题 词:教育  新基础教育  生态区建设  实施意见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办公室     20111026日印发


                                            (共印6份)

附件:

 

闵行区"新基础教育"生态区建设分组名单 

类别、分组

核心校

参与学校

小学

第一组

13

七宝明强小学(组长)

平南小学、梅陇中心小学

航华二小、龙柏一小、虹桥小学、

新梅小学、华漕学校、黎明小学、

平吉小学、航华一小、七宝实小、

明强第二小学

第二组

11

实验小学(组长)

花园学校、江川路小学

浦江三小、蔷薇小学、罗阳小学、

颛桥小学、平阳小学、莘松小学、

浦江一小、申莘小学

第三组

13

华坪小学(组长)

汽轮小学(组长)

田园外语实验小学、鹤北小学

北桥小学、吴泾小学、浦江二小、

碧江小学、昆阳小学、闵行小学、

曹行小学、华师大紫竹小学、

丽江小学

中学

第一组

5

七宝二中(组长)

曹行中学、明星学校、纪王学校、

基地附中 

第二组

5

闵行四中(组长)

友爱中学、浦江二中、颛桥中学、

龙柏中学

第三组

5

马桥强恕学校(组长)

金汇实验学校、莘城学校、

古美学校、康城学校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