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文件 闵教字[2012]28号 各中小学: 现将《闵行区“电子书包”项目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校实际,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全面完成项目实验任务,进一步推动本区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内涵发展。 附件:闵行区中小学“电子书包”项目实施方案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 二○一二年三月五日 主 题 词:电子书包 实施方案 印发 通知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办公室 2012年3月6日印发 (共印150份) 附件: 闵行区中小学“电子书包”项目实施方案 为主动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和教育“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促进“智慧闵行”建设,构建数字化学习环境,形成开放、互动、共享的数字化教育模式,以教育信息化推进闵行教育优质化、现代化,特制定闵行区中小学“电子书包”项目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以推动区域数字化教学发展为抓手,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区域教育内涵发展。 二、实施目标 提升学生学习品质,促进学习方式变革;提升教师教学素养,构建以学生问题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模式;建构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互动共生的信息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闵行智慧教育建设。 三、实施内容 1.建构数字化智慧教学模式,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2.建设闵行区数字化教育服务平台,形成数字化学习环境。 3.丰富数字化智慧教学课程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4.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培养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骨干教师。 5.通过数字化作业系统、智能测评系统、电子学档系统,完善数字化教学评价体系。 四、实施策略 1.顶层设计,科学决策。建立科学决策机制,成立项目专家组,指导项目总体设计,保障项目实施的科学性与前瞻性。 2.需求导向,务实服务。以闵行区中小学教育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以建构数字化教学模式为核心任务,服务全区师生。 3.自主研究,共建共享。鼓励各实验学校自主研究,形成特色;通过交流、研讨、展示等方式推动资源共建,实现智慧共享。 4.整体推进,分步实施。整体规划,全面协调,形成区域推进态势;根据项目具体内容,分阶段、分步骤实施。 5.健全制度,全面保障。制定相关文件、标准与规范,推动项目研究,在组织架构、运维机制、项目资金等方面建立全面的保障体系。 五、实施步骤 2012年至2014年,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探索实验(2012.1—2012.12) 1. 分析需求 根据闵行区实际,对教师、学生、学校以及教育行政、业务管理部门开展需求调研,形成“电子书包”应用需求调研报告。 2. 确定规模 确定第一批40所实验学校,其中高中3所、初中7所、小学30所,每所实验学校选择一个年级两个班级,每年级选定2-4门学科开展实验。 3. 建设环境 完善网络环境。在校园网建设基础上,部署无线网络,改善教学应用的网络环境需求。 建设服务平台。构建区、校两级的面向电子书包教育应用的公共服务平台。 开发课程资源。围绕实验学科,建立研究小组,开发内容资源,注重典型学科教学案例的研究;形成课程资源建设规范;建立共建共享机制,充分发挥实验学校领导和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选择工具和终端。调研分析市场已有终端产品,结合应用需求及经费情况,选择相对适用的产品,构建多元的教育应用环境;深入分析学科特性,结合实验需求及目标,应用有效支持课堂教学的工具,建立面向学生的自适应测评体系。 4. 培训教师 为参与项目实验的教师提供系统培训,转变教育理念,优化教学行为,提升信息化教学素养,推动电子书包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5. 研究教学 ¨ 形成若干研究共同体,充分发挥团队作用,跟踪实验班级,定期开展主题研讨活动,对重点需要突破的问题合力攻关。 ¨ 加强教学五环节的信息化应用探索,注重以学生问题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 在实验学校与教师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形成基于学科的多样化的数字化教学典型案例,形成若干数字化教学的初步模式。 6. 评估与改进 建立评估规范及机制,对电子书包教学应用效果进行评估。 总结经验,发现电子书包应用过程中的问题,研究解决方案,作出相应调整。提炼电子书包教学应用模式,深入探究电子书包课堂教学的有效应用。 提供电子书包教育应用范例,供广大教师学习借鉴。 第二阶段:深化应用(2013.1—2013.12) 1.扩大实验规模:新增部分实验学校,以小学、初中为主;逐步扩大实验学科范围。 2.优化环境建设:优化项目服务平台,丰富课程资源,进一步完善实验条件。 3.提炼教学模式:扎根课堂,深入研究信息技术支撑下、以学生问题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总结应用经验,基本形成各学科各学段数字化教学模式。 4.加强教师研训:持续推进教师研训,开展多主题、多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形成有效研训案例,提高教师专业技能。 5.应用评估与改进:进行持续的过程性项目评估与改进。 第三阶段:推广应用(2014.1—2014.12) 总结闵行区电子书包教育应用成果,加强宣传与辐射。 进一步扩展实验面,完善数字化学习环境,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促进广大教师教学方式转变,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生态。以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互动共生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闵行基础教育更快发展。 六、实施保障 1.组织保障 成立闵行区电子书包项目推进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决策、实施保障等,由教育局局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 成立电子书包项目专家组、项目工作小组;各实验学校成立由校长为组长的项目组,负责区校两级层面的项目策划、组织、协调、指导、监控与评估。 2.制度保障 (1)专家指导组定期对实验学校进行调研及指导,形成研究-实践互动的新型教育研究模式,保证项目科学性。 (2)建立子项目开题论证、中期评估和项目总结表彰制度,建立长效的过程性评估体系,提升项目研究质量。 (3)定期组织交流、研讨与展示活动,深化项目研究。 (4)建立项目推进例会制度,定期召开项目推进小组会议,总结阶段工作,分享优秀经验。 (5)建立简报制度,每季度以简报形式发布阶段研究情况及实施指导意见。 3.经费保障 由区财政专门拨付专项资金,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