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关于印发《闵行区科学技术委员会2023年工作总结》的通知
来源:上海市闵行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4年2月6日

 

闵科委〔202414 

 

科委科协各科、部、室及事业单位:

    现将《闵行区科学技术委员会2023年工作总结》印发给你们,请你们认真总结,积极谋划好2024年工作。

    特此通知。

 

    附件:闵行区科学技术委员会2023年工作总结

 

 

 

                                                                                                                                                                                                                       闵行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202426

 

闵行区科学技术委员会2023年工作总结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科委带领全区科技系统坚持高质量创新发展理念,全力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

    一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推动各类主体加强研发创新,全社会研发投入304.45亿元,占GDP达10.6%,全市第一;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20亿元,增长20%;推动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增市、区科技小巨人企业56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3612家,全市第二;促进产学研用有机结合,新增10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站总量达128家,全市第一;提高科技金融服务水平,支持161家科技企业获得银行授信7.3亿元,全市第二;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提高基础设施布设广度,累计建设5G基站7581座,全市第二;完成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工程168;完成31个智能便民电话亭建设。

    二、重点任务推进情况

        (一)着力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

    坚持统筹推进优化工作机制。一是加强系统谋划。牵头起草《中共闵行区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十二届市委三次全会精神 推动“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形成《闵行区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闵行区推动“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高质量创新发展2023—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聚焦5大重点方向,细化80项重点工作安排,明确主体责任、任务清单、时间节点、推进机制,聚力推动“大零号湾”建设。整合科创、产业、金融、人才等政策,配合市科委研究制“大零号湾”专项政策体系。配合开展一体化布局研究,形成科创产业和空间战略规划。二是完善推进机制。形成市级联席会议机制,协调推进重点工作和解决相关问题。发挥“大零号湾”管委会作用,召开管委会、管委会办公室会议、专题工作会议,研究重点推进事项,加强信息协调沟通。建立区校对接服务机制,科委全员对应包干联系上海交大、华东师大相关重点院系,挖掘可转化成果,形成第一批成果转化项目及优质科技企业清单。探索区校人员双向交流机制,为高校成果导出、落地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明确策源方向强化策源功能一是支持基础研究创新。设立“大零号湾”区校合作专项资金,支持上海交大、华东师大开展“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进行具有前瞻性、原创性、颠覆性、引领性的重大科研项目研究,早期介入,催生成果。开展策源研究,聚焦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3个未来产业,梳理19个策源基础和科技攻关方向。支持科技领军企业联合高校开展前沿技术攻关,建立创新联合体,宁德时代未来能源(上海)研究院的新型储能研发中心建设顺利推进,歌尔光学、泰尔重工企业研发中心设立,校企产学研进一步融合。推进科研资源开放共享,全区共享仪器达2386台(套)。二是加速创新策源平台建设。对接引入中科院核糖核酸功能与应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上海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大零号湾”基地等一批基础科创策源平台,鼓励开展具有前瞻性、原创性、颠覆性、引领性的重大科研项目研究。三是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支持我区高校、院所、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上不断探索与突破,85项(人)获“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占全市奖项总数的27%,其中,交通大学、拓璞数控等单位联合开展的项目获得上海市技术发明特等奖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的实施路径,发布“大零号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榜单,支持区内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跨行业、跨领域、跨地域协同攻关。

    健全成果转化链条,培育创新发展动能。一是加速项目转化孵化。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方向,支持与上海交大、华东师大合作共建科技企业孵化器,研究遴选、导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机制,服务项目快速成长。持续发挥大学科技园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等核心功能区校合力推动“未来能源与智能机器人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二是强化功能型平台核心功能。支持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上海前瞻创新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等功能型平台强化核心功能,开展前沿技术研究、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促进成果转化落地。是优化成果转化路径。聚焦跨境技术贸易,完善Innomatch全球供需对接平台功能,促进科技成果与产业、金融等要素对接。举办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闵行专场活动,挖掘企业创新需求,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新路径。新增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108项,全市第一。

    优化创新生态,完善服务体系是强化金融供给。建设“大零号湾”金融港,首批26家基金和金融机构已经入驻。组建“大零号湾”科创金融联盟,基金总规模超150亿元。发起设立规模1亿元的闵行首支“硬科技”创投基金-上海大零号湾创新策源私募基金和规模5亿元的创投一号产业基金,基本形成从创业扶持到天使投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全链条的金融加速支撑体系。2023年核心区25家企业完成融资超13亿元。二是加速科技人才聚集。加快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建设,支持上海交大招收技术转移专业硕士超200人,支持华东师大举办上海国际首席技术官学院“大零号湾”创新领导力特训班、2023年首届全球CTO科技商学大会。持续完善“大零号湾”科创大厦一站式服务功能,增设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络通讯事项等窗口业务,进一步整合服务资源。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进一步融合,支持举办首届“大零号湾”国际人才月,“大零号湾”国际人才会客厅、“天工之家—科学家创业服务中心”启用。三是优化创新创业氛围。不断完善“大零号湾”区域环境,“大零号湾”图书馆、艺术中心、闵行科创公园、华谊万创新所体育中心等新地标对外开放,剑川路核心路段货运车辆限行措施生效。开展浦江创新论坛-机器人创新科技论坛、计算机图形学-几何设计与人工智能联合大会、2023全球城市论坛等创新创业论坛、赛事,营造更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大零号湾”区域累计汇聚4000余家硬科技企业,估值亿元以上企业112家,其中30家企业市场估值超10亿元。

        (二)赋能科技创新主体高质量发展

    构建全链条培育体系加速科技企业成长。一是助力初创企业发展。联合科创载体,举办创业营“大零号湾创星联盟”等各类双创活动56场,挖掘一批优质科技初创项目。支持区内996家科技型企业参加“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举办生物医药闵行赛区专题赛,201家获市级立项,9家企业荣获国赛“优秀企业”称号,2家企业获全国百强称号。优化新锐企业培育机制,发布“大零号湾”科技新锐企业榜单。二是培育高成长科创企业联动街镇、园区,梳理高企高增长企业、小巨人企业、独角兽企业等,形成科创潜力企业库高企培育,强化街镇、园区联动,开展专题培训,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3612家,全市第二。加强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建立健全每周走访工作机制,听取企业问题诉求,跟踪做好协调服务,新增市、区科技小巨人企业56家

    提升科技服务能级,不断激发创新活力一是提高科技金融支持力度常态化开展科创金融集市等活动,通过与园区、银行联动的方式,送服务进园区、进企业支持145家科技企业获得银行授信7.3亿元,全市第二二是提高科创人才服务水平。服务科技人才发展,101人入选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启明星项目;20人入选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项目;新增10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站总量达128家,全市第一。搭建在闵外国专家人才交流平台,落实海外人才税收补贴政策,举办“外国人才在上海”大讲堂等活动,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发证3950张,其中外国高端人才(A类)520张。

        (三)加速城市数字化转型

    加强系统谋划。发布2023年闵行区城市数字化转型重点工作安排》、《闵行区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集中攻坚实施方案》,制定《健全闵行区“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信息化项目预审机制实施办法》,修订《闵行区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明确数据、平台、应用等相关12个指导规范,打造“建设规范+项目管理+数据管理+过程跟踪”的全流程管理制度体系

    加快重点突破。遴选交通、房管等十大行业承担第一批数字化转型攻坚任务,以统一门户、统一登陆、统一数据库为原则,推动“一行业一平台”建设,打造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品牌。加快推进“六大会战”,在“公共数据上链”方面,完成全区50家单位594个内设机构7208条职责目录初步梳理,建成“闵行区数据上链管理系统”;在基层减负增能数字化方面,建设区居村一体化信息平台,建成六大功能模块,累计整合精简27张台账报表,关停9个区级和街镇级系统,完成9个国家级系统的链接挂载、35个区级和街镇级系统的单点登录改造;“一网协同”工作方面,共完成全区13525人办公人员账号激活,完成20个办公应用、3个业务应用的对接,打通与市平台的“文、会、督、报”公文处理模块;在物码工作方面,建设“随申码”运行管理平台,在房屋租赁领域完成“一物一码”场景应用试点区工作,赋码51414个。

    加速基础建设。加快数字基础建设,累计建设5G基站7581座,全市第二;完成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工程168个,完成31个智能便民电话亭建设;“随申办”闵行旗舰店建设运营获上海市“申边常用·旗舰明星奖”。加快推进“数据+技术”的统一支撑体系建设,全区累计归集28.33亿条数据,治理近80.5亿条数据;建设区组件资源平台,完成50%原型设计;提升一体化大数据分析服务能力,开发7大类69个数据模型。完善数字安全体系建设,推进区电子政务云统一管理平台升级改造工作,整合67家单位276个系统上云;完成全区政务外网底层基础网络IPv6支持能力建设、181个区政务互联网信息系统IPv6适配发布。以“随申码”为载体服务城市管理,提供“一码办理”“一码服务”便捷体验,开发上线五育融合、社区“宝宝屋”预约、学校体育场地预约等18个服务事项,上架40个个人政务服务事项,43个企业政务服务事项。

        (四)持续提升科学普及影响力

    凝聚各类社会资源,提升科技传播成效。成立“大零号湾”科技传播联盟,首批集合21家成员单位,搭建科技传播交流平台,推动科技传播跨界合作。加强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新2家上海市科普基地、12家区级科普教育基地,目前共有各类科普教育基地96家。挖掘科技传播优秀人才和项目,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多个项目在2023“科创中国”系列榜单、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上海市科普讲解大赛等赛事、榜单上获奖上榜

    持续开展科普活动,提升公众科学素养。聚焦科技节、科普日两大主题活动,组织开展近300场科普活动,9万多人次参加。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获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121项,8个项目和9名同学获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荣誉称号助力公众科学素养提升,举办11届科普微童话大赛、闵行区科学秀大赛、科普三下乡等品牌活动。2022年,闵行区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26.8%,首次超过全市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