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政策文件 > 本部门发文 
关于“闵行区畜牧水产技术服务中心”更名为“闵行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MCADC)”的请示
来源:上海市闵行区农业农村委员会(闵行区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2004年10月19日

闵行区人民政府:
    近年来,动物疫病对公共卫生的安全构成了愈来愈重大的危险,在公共卫生安全预防控制网络的建设中,动物疾病的预防控制显得越来越重要而紧迫。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动物疫病的许多种类有人畜共患的特点,已成为人类流行疫病的主要病源。
据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粮农组织的统计,目前世界上已证实的能导致人畜共患的疾病约有200余种,包括细菌病、病毒病、寄生虫病、真菌病等,人畜共患病的危害十分惊人。在人类历史上鼠疫的几次大流行曾经带来巨大的生物灾难,造成人口急剧减少和文化湮灭。
    近年发生的几宗大的流行疫病都是人畜共患且都来自动物。例如,1983年才发现的艾滋病很可能就是野生的猴子或猩猩传播给人类的。1985英国首次发现的疯牛病能导致人的克雅氏症病。1998-1999年马来西亚大规模流行的脑炎,病原就来自于猪的尼帕病毒,该次疫病流行造成110人死亡和130万头猪被宰杀。1996-1997年在日本暴发的大肠杆菌O157,患者达3万人以上,死亡12人;苏格兰感染496人,死亡19人。病原是熟知的大肠杆菌家属中的一员,遍布世界各地,存在于牛、猪、羊等动物的消化道中。
    又如,去年的SARS(非典型性肺炎)的暴发,给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均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尤其在SARS在我国部分地区的暴发和蔓延,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经济和社会活动,研究结果表明,其病原新型冠状病毒的起源与野生动物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年的禽流感疫情,越南有十多个省市发生,患者及疑似患者有50多人,18人死亡。我国在十几个省份40多个区县相继发生了疫情。我市的南汇康桥地区也有一个疫点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
    二、人与动物自然接触日益频繁,使动物疫病传播的机率骤然增加。
    人与动物的接触不可避免,特别是宠物饲养的兴起,人与动物的密切程度加深,导致发生人畜共患病的可能性不断增加。两者的饲养方式不一样,后者通常固定圈养在某个地方,只有饲养员相对接触多一点。而宠物常常与人吃、住在一起,与人接触紧密、范围广。
    虽然我区传统的养殖业已经逐步退出,仅是五年前的五分之一,到目前为止还有规模化猪场12个,年上市生猪10万头;规模家禽养殖场1个,饲养家禽18000羽;鸽子养殖户634户,饲养数量81591羽。然而,宠物饲养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数据显示,2003年我区有证城镇犬的数量为5100条左右,有证农村犬的数量为1600多条,全区无证犬的数量可能达到20000条左右,每年伤人犬的数量在3000条左右;观赏鸟类饲养户为2033户,饲养量为6899羽;还有猫、兔、鼠、香猪等一些宠物未进行详细统计,估计数量也不会少,从趋势分析,今后的宠物饲养的数量会大量增加,饲养的品种种类会越来越多。虽然末造成动物疫病流行,但如狂犬病、结核病、布病、寄生虫病的病例时有发生。我区去年在猪体内也分离到了O157弱毒株。去年SARS的流行期间,我区也发生了两起SARS的输入型病例。
    三、动物疫病尤其是生物病毒的变异加速,增加了疫病预防控制的难度。
    动物疫病的发生日益呈现出突发性、多发性、流行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传播的途径和速度十分迅速。一旦发生疫情,往往传播途径复杂而难以控制,由于人畜共患,动物之间有传播链,人与人之间有传播链,人与动物之间也发生相互交叉传播。疫情的发生也不再局限在一个区域,往往在短时间内传播成多点多区域发生,甚至在国际范围内发生。
尤其是生物病毒,发生变异的频率比以前明显缩短,变异以后,现有的疫苗和治疗药物就受到局限,由于变异的不确定性,客观上防治措施和手段必然相对滞后,这就增加了疫病预防控制的难度。目前,艾滋病、SARS等至今还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在疫情发生以后,只能采取全社会动员、全范围覆盖的高成本的防疫措施,对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干扰影响巨大。今年初,由于我区与南汇康桥地区相邻,面临疫病传播到我区的危险,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区采取了“宁可错杀一千、不能遗漏一个”的并不十分科学的扑灭措施,仅用于禽类扑杀的财政支出就达 2000多万元。
动物疾病预防控制牵涉到公共卫生安全的重大问题,为提高动物疾病预防控制能力,许多发达国家已建成监测、预测、预警和网络化管理的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形成了集动物疾病信息收集分析和疫情控制决策、紧急疫情应急反应于一体的动物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提高了整个动物疾病控制的主动性、协调性、有效性。一旦有疫情出现或外来疫病传入,其疫情预警系统通过对疾病信息分析,及时发出警示和辅助决策信息,管理部门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启动疫情应急反应系统,将疾病在最短时间内控制在最小范围,尽快将疾病隔离和扑灭。国家农业部及上海市畜牧兽医站结合这次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的实际经验已着手建立“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外省市部分区县已经建立了类似机构。
    动物疾病预防控制是人类疾病控制的前沿和基础之一,是全社会公共卫生架构的十分重要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果部分环节缺失,必然给公共卫生安全埋下极大的隐患。
    我区畜牧水产技术服务中心,虽然也承担了一定的动物疾病的预防与控制职责,负责组织实施本区的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具体承担本区传统重大动物疫病,包括猪瘟、口蹄疫、新城疫、禽流感、奶牛布病等疫病的预防、控制和扑灭工作。在具体工作中,购置了一定的仪器设备,储备了一定的检测技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各镇还有一批经验丰富的兽医队伍。因此,具备了一些预防与控制疾病的能力,在今年阻击禽流感的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该中心主要以大批的集约化养殖场为服务对象,而对动物疾病特别在人畜共患病的预防与控制上,资金投入少,技术储备不足,同时缺乏相应的信息收集和应急预案,在对全区动物的疾病预防控制方面还有很大的局限性。
    目前我区的动物防疫监控体系存在不足,对动物疾病的预防与控制,还须提高日常动态管理和信息采集能力、早期预警预报能力、追踪溯源能力、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等。因此,必须建立相关的动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该机构的主要职能如下:
    1、组织实施动物疾病的免疫和监测工作,对重大动物疫病、人畜共患病、中毒病、新发病和紧急突发疫情进行快速检测与诊断。
    2、负责动物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疫情调查、疫情管理和预警预报(包括疫情报告、收集、汇总、整理、分析)、免疫标识管理、畜禽养殖登记、追踪溯源等工作。
    3、负责本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扑灭工作的业务指导、协调组织与技术培训。
    4、拟订并组织实施动物疫病,特别是禽流感、口蹄疫、狂犬病、结核病、O157、血吸虫病等人畜共患病的防治应急预案、技术操作规范。对组织实施重大动物疫病和突发动物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行动提供技术支撑。
    5、负责对本区畜禽及其产品的检疫工作。(包括伤人犬、猫等动物的留验观察和检测工作。)
    6、突发动物疫情事件的应急处置。
    7、开展区域合作与技术交流,引进和推广先进技术。
    8、承担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根据动物疾病预防控制的重要性和严峻的形势,农委拟由闵行区畜牧水产技术服务中心更名为闵行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MCADC)。加快区畜牧水产技术服务中心的职能转变,并整合相关社会资源,加大动物疾病预防控制技术设施的投入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区的动物疾病预防控制网络,以有效的保证我区公共卫生的安全。
    妥否,请予批示。

闵行区农业委员会
二○○四年六月十日

留言

*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验证码  

公众意见

咨询人 意见与建议 回复内容 提交时间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