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重大决策,我区制定了《2025年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现就《方案》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试点背景与核心原则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此次试点在中办、国办正式印发相关意见后,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下开展实践。核心原则是“大稳定、小调整”,即以现有承包关系为基础,以第二轮土地承包合同到期为起点再延长承包期30年,确保绝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地保持稳定,不能推倒重来、打乱重分,不能借机违法调整或收回农户承包地。市级层面于2月正式下发通知启动延包试点工作。 二、试点范围与选择依据 试点选定在马桥镇同心村和吴会村。两村二轮承包均于2029年底到期,具有坚实的试点基础。 权属清晰:两村承包地确权登记率和委托流转率均达100%,底数清晰。 基础扎实:村组织战斗力强,干群延包意愿高,2024年开展相关摸底工作并顺利完成不动产确权登记试点。 代表性强:兼具“保留保护村”和“规划撤并村”类型,试点经验对未来全区铺开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三、主要内容与关键任务 《方案》明确了试点工作的三大核心任务: 1.全面摸底调查:精准摸排“人”“地”“户”三个关键要素。重点厘清人口变动(如征地转性、婚姻变动、死亡等)、土地现状(承包地、耕地、林地、机动地等)及特殊农户(整户消亡、全家进城落户等)情况,为延包提供准确数据支撑。同时进一步排摸确权登记颁证情况、农户延包意愿、历史遗留问题及矛盾纠纷等。 2.规范延包程序:根据市级延包“八步工作法”(成立机构-摸底核实-制定方案-开展调查-审核公式-签订合同-完善证书-资料归档)进一步细化形成闵行全链条、规范化的“延包”操作流程,确保程序公平公正、合法合规。 3.探索解决六大问题:试点不回避矛盾,旨在探索:直接顺延的具体办法、“大稳定、小调整”具体机制、承包地被征占后的延包路径、保护外嫁女及离婚妇女等特殊群体权益、整户消亡土地的收回与发包机制、土地经营权流转与延包的有效衔接。 四、进度安排 试点工作分四个阶段稳步推进。 第一阶段:方案制定(2025年3月),确定试点村并形成试点工作方案进行申报;建立健全工作领导机构及工作班子; 第二阶段:调查摸底(2025年4月-9月),梳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名册,摸清二轮承包和目前人口、耕地、农户承包地等基本情况; 第三阶段:组织实施(2025年10月-2026年1月),制定一村一方案;签订新承包合同; 第四阶段:总结完善(2026年2月-3月),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形成可复制推广的“闵行经验”;做好资料归档。 五、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牵头抓总、多部门协同发力作用。 二是落实工作责任。由联席会议负责统筹协调,区镇两级根据职能分工指导落实试点相关工作。 三是保障试点经费。将延包试点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不向集体经济组织转嫁费用,不向农民收取费用。 四是严肃组织纪律。妥善处理试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重大问题及时上报请示,确保不发生群体性事件。 五是加强信息反馈。定期召集联席会议,专题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每月报送工作进展情况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