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共闵行区新虹街道工作委员会2022年工作报告
来源: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新虹街道办事处  发布时间:2023年1月9日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街道全体同志、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齐心协力,共克时艰,打赢了大上海保卫战。我们努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总体平稳有序。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凝聚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通过联组互学、专家教学等形式,开展党工委中心组(扩大)学习,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活动。制定《新虹街道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工作预案》,强化主流思想宣传。做好疫情防控正面引导,开通 4小时防疫热线,妥善处理各类投诉咨询1.4万多件,未发生重大舆情事故。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开展专项清查整顿活动。持续扩大《筑梦新虹》等新媒体对外宣传影响力,全年在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上刊发报道150余篇。

开展“枢纽党建”创新实践。开展专题研究,提出“在枢纽做党建,以党建为枢纽”的理念和“新引力工程”总体思路,形成新虹“枢纽党建”理论体系和行动方案。新建“初心驿”、“小哥来吧”等党群服务阵地。深化“长三角人工智能党建联盟”,探索成立金融行业、社会办医行业等党建联盟,以党建引领促产业发展。持续开展进博先锋服务活动,探索“服务线、展示线、招商线”三线合一提升服务效能,推出一批进博城市客厅,累计接待和服务往来旅客近3万人次,获得市委组织部好评。新虹枢纽党建经验做法被市委办公厅《一周要讯》、《党建通讯》等平台录用。

深化党群服务品牌建设。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红星美凯龙、旭辉、广联达等两新党建品牌特色凸显,航一七“张师傅工作室”、沙茂“居民议事汇”、爱博四村“智慧社区”等社区党建品牌效应初步形成。商务区工会组建率、覆盖率显著提高,工会“易”系列品牌活动持续深化,获得市、区总工会领导好评。妇联成功换届,吸收更多商务区女企业家加入,“女企业家沙龙”、“家中心”建设影响力不断扩大。“青春新虹、公益交友”活动得到年轻白领热烈响应。2022年,街道获得首批上海市示范型“家中心”荣誉称号,被提名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激发各行各业干事创业热情。坚持党管人才,在全区率先挂牌成立春申金字塔人才学院新虹分院,组建新虹人才资源库和人才服务团,举办开放枢纽大讲堂,建立发现人才、服务人才、用好人才的有效机制。制定并落实《新虹街道社区工作者晋升办法》,进一步激发社工队伍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积极性。落实党管武装政治责任,持续夯实基层武装规范化建设基础,探索基干民兵向企业编组路径,抓好年度征兵工作。扎实推进新时代统战工作,统筹抓好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民族、宗教、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港澳台、侨务和海外统战工作。虹桥商务区(闵行)商会被全国工商联评为 2021—2022 年度“四好商会”。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制定《2022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方案》,压实“四责协同”机制,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同街道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坚持正风肃纪,受理问题线索13件,对3名违纪人员给予处分。坚持纠治“四风”,开展政府购买服务情况审计监督、规范食堂管理专项检查、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专项整治。加强廉政教育,推进廉洁文化阵地建设,开展廉洁文化活动,组织集体廉政谈话,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以人民至上为宗旨,筑牢疫情防控坚固防线

全力打赢大上海保卫战。不断优化调整街道疫情防控指挥体系,全面压实各方责任,确保始终处于应急状态。扎实推进封控管理期间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全力做好应急防疫物资的储备和供应。加强困难群体、特殊人群排摸与保障,多措并举满足居民用药就医需求,共满足 3352 人次居民特殊医疗服务需求,提供 11430 人份配药服务。充分挖掘酒店资源,为全区隔离转运提供有力支撑。严格规范隔离点的管理,防止隔离点内部感染和风险外溢。迅速组建消杀团队,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在疫情一线检验干部担当与作为,组建爱心配药突击队、外卖小哥物资搬运队、社会医护志愿者等应急队伍。建立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区结对联系包干机制,市区级机关干部、商务区企业和区域单位党员、退役军人和民兵、社区志愿者等各类人员近3000名,积极参与街道防疫工作,为打赢大上海保卫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推动生产生活有序恢复。按照上级要求不断优化防疫措施,尽最大努力减少疫情对人民正常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按照“便利化、科学性、全覆盖”原则,在村居、园区楼宇、建筑工地等场所布设 82 个常态化采样(站)点。推进公共场所“场所码”全覆盖,“数字哨兵”应装尽装,落实行业指引,确保“十大行业”、大型商圈、长租公寓等防疫措施落实到位。制定《新虹街道复工复产白名单企业清单》,对企业进行纾困政策解答以及防疫工作指导,推进“无疫企业”“无疫楼宇”创建工作,逐步推动商务区楼宇全面复工。稳妥推进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服务虹桥枢纽疫情防控。虹桥高铁站是疫情期间离沪返沪的主要通道,街道顾全大局、主动担当,建立旅客临时滞留点、核酸检测点,提供代买车票、物资保障、应急安置等服务,累计中转安置860余人,为近百人找到就业岗位,妥善做好130多名风险人群的闭环管理,全方位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让离沪人员感受到上海温度。新虹的作为和担当得到市、区领导,各级媒体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下半年,街道又在虹桥机场、火车站、长途客运站,做好来沪人员“落地检”工作,全力守护虹桥枢纽这一上海西大门。

三、以稳中有进为目标,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立投促队伍和机制。制定招商工作方案,明确组织架构、目标任务,围绕重大项目、经济指标等内容定期召开稳增长专题会议。成立投资促进中心,组建招商团队并开展专项培训,高效落实区委区政府赋予新虹的新使命新任务。新建品汇工作站,优化调整三湘工作站,进一步提升商务区企业服务效能。

全力保障重点项目落地。完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实行“一对一”专人对接、持续跟踪,完成开拓股份、大唐地产等重点项目落地产税,实现新增纳税8035万元。积极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梳理锁定重点外资及关联企业,开展精准招商。9月启动招商以来,新增工商税务双落地有效企业32户,其中内资企业31户、外资企业1户。落地的3个重大产业项目,已确认计划总投资额4.3亿元。

加大助企纾困服务力度。做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工作,及时为企业办理复工证,为白名单企业办理通行证。升级云枢纽3.0平台,收录3000余家企业信息,接入一网通办新虹旗舰店,助力企业品牌推广。举办长三角元宇宙与智慧园区融合发展论坛等活动,制作《新虹投资地图》及招商宣传册,全方位推介新虹发展环境。开展“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大走访大排查,积极为企业开展政策解读和申报,累计走访企业 395 家,回应和解决企业诉求超过350个。

四、以规划引领为抓手,促进城市功能布局再优化

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主动服务辖区内重大项目建设。嘉闵线正有序推进,迎宾三路地铁站于 11 月开工;机场联络线新虹七宝一标段全线架梁于 10 月上旬完成;沪苏湖铁路正积极推进虹七特大桥建设工作;“区区通”道路——兴虹西路桥和龙联东路桥的设计方案于 11 月基本落实;兴虹西路新建道路工程预计年底竣工;恒力上海总部办公项目于10月开工,提前完成年度目标;25-05红星村商业地块,完成2、4、5、6号楼结构封顶。

抓好实事项目落地。对涉及群众利益的民生项目千方百计推动落实。完成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签约7台,开工10台。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取得竣工验收许可证。涞港星苑入户工作进入收尾阶段,完成全部阳台改造任务并加快推进剩余12户的入户安置办理工作。动迁工作方面,虹光花园基地完成86户动迁签约,签约率93.5%;华漕苑基地完成298户动迁签约,签约率94%,上述两大动迁基地的相关工作完成后,街道基本无成片动迁地块,后续将进一步推进撤村撤队工作。积极协调上级部门推进新家弄水系、绿化景观工程和范巷绿地项目的土地“带征”工作,目前范巷项目已经取得规划用地意见书。

争取规划优化完善。规划是城市建设发展的源头,我们尽一切努力争取各方对新虹规划的支持。为破解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的难题,完成申昆路南侧地块近 3000 平方米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报批工作,其中 500 平米公共服务设施已随相关土地出让落地。与商务区管委会协调,落实了华漕苑地块综合性环卫设施规划调整。南片区剩余地块开发方案编制基本完成。会同南虹桥公司,加快推进产业用地规划调整,已完成沪青平公路沿线德宝汽车等地块规划任务书的申报。

五、以群众满意为追求,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工作。制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依托区大数据资源、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等平台,在全区率先启动城市生命体征指标体系建设的探索。聚焦新虹数据专区建设,会同区大数据中心,围绕专区设计、专区数据申请、新虹数据采集补充等六个方面,初步建立人口库、法人库、空间地理库。

红色物业赋能基层治理。依托新时代上海党建引领物业治理创新实践基地,发挥“红色物业学院”实训功能,设置42门课程加强物业服务企业的业务能力培训。以市、区、街道三级联建为契机,全面升级“智慧安居信息平台”,通过红色物业综合管理健康画像,有效提升物业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提升网格化管理处置能力。构建“城运中心-处置网格-自治网格-微网格”四级治理体系,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以城管和公安执法人员为核心,整合市容、绿化、市政、环卫、安监等管养力量,依托各类智慧化实感设备进行动态管控,让九成以上的问题在自治网格层级得到有效解决。2022年获得上海市城管执法工作社会满意度测评 “全市第一”。

提升商务区景观品质。全力保障第五届进博会市容环境,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集结综合养护力量,开展“四巡回、四普扫”,更新布置花草近 2 万平方米。编制新虹街道户外招牌设置导则,形成户外招牌长效管理机制。坚持水域环境治管结合,推进林长制工作,依托网格化管理模式,全覆盖做好红线内外林绿资源的源头管理。推进文来学校门口绿地等3个“口袋公园”建设。成功创建申虹路(申贵路-宁虹路)路段“市级特色道路”,街道获选为上海市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第一批示范单位。

六、以保障民生为原则,构建美好社区治理共同体

深化社区多元协同治理。发布《新虹街道加强社区治理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联合红星美凯龙、万科等10家企业推出“你好·新虹”美好社区合伙人品牌,形成社区与区域企业资源、社会治理专家等共治力量。完善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在爱博二村等3家居委设置“一网通办”帮办系统,推进“进博驿站”——涞港星苑家门口服务站建设。

做优为老服务工作。推进万科润园老年助餐点建设,启动涞港星苑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新建项目。推进护理型养老床位建设,完成493张护理型床位建设指标。105位老人签约家庭养老床位项目,居家享受“类机构”照护服务。引入龙湖公益基金会支持,年内完成81户老年人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做好“家门口”的助餐服务,全年送餐上门累计服务618人。2022年,获评“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虚拟养老院”服务平台获评“2022城市数字化转型全国年度优秀案例”。

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推进学区化办学工作,加强教师队伍综合能力培养,各学校、幼儿园教研合作及交流50余次,助力果果幼儿园创建上海市示范性幼儿园。举行“七色彩虹·云趣夏日”暑期青少年活动,累计开展各类主题活动60余场。加强阳光之家建设,累计帮扶困难残疾人1300余人。打造“乐”系列、“科创小屋”等科普品牌,形成15分钟科普生活圈。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延伸未成年人保护的最后一公里服务。建成非遗传承基地——锦囊妙馆。新虹图书馆持续延伸馆外服务,为企业配送2600余册书籍。建成24小时运维的“城市书房新虹馆”,打造“午间音悦汇”品牌,为安踏、万科等楼宇白领提供音乐大餐。举行“漫跑枢纽10km跑”活动,吸引25家企业近200名大众选手参加及利星行、燕谷坊、佳明等品牌赞助,不断探索搭建长三

角赛事服务平台。

七、以平安建设为载体,维护区域和谐稳定环境

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推进人大代表联系群众阵地建设,构建“1+3+3家站点”平台网络布局,覆盖南中北三个片区。打造基层参与立法联系点,组建参与立法联系顾问团,依托商务区楼宇工作站,设立6个参与立法信息采集站。积极参与《上海市促进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发展条例(草案)》等4部法律条例的立法,19条修改意见被采纳。创新设立全市首家商务区法治观察点,面向各类市场主体征集法治意见和建议20余条,相关经验做法被新华社等多家媒体报道。

全力维护社会面平稳安定。完成2020-2022年首次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验收。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对辖区45名重性精神病患者100%纳入服务管理。开展非法客运集中整治行动,查获非法客运违法车辆47辆,有效保障客运市场安全有序运营环境。持续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工作,深入居民小区、沿街商铺等开展问题线索摸排并落实整改。依托群防群治体制机制,发动辖区912名平安志愿者参与社会维稳工作。持续做好重要节点和日常信访维稳工作,年内无重大安全和舆情事件发生。

从严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优化调整街道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制定《新虹街道安全生产四类清单》和《加强冬春消防安全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安全风险集中排查整治工作,持续落实“八大领域”专项检查。不断提高安全技防能力,全覆盖完成动迁小区361台智慧电梯系统安装工作,推进非居类和独居老人燃气报警器安装,更新区域内32处微型消防站物资设施。完成7个老旧小区电瓶车充电场所改造工程。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启动食品安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工作,对1200余户食品生产经营户监督检查5000余次。

稳妥推进航空噪音治理改造。按期推进签约改造,截至9月完成一期未尽项目中388户的签约改造工作,完成率83.6%,二期项目中558户居民均完成签约改造。将东华美路220弄噪声治理、小区绿化、雨污水分流等进行同步改造,有效改善居民生活品质。持续做好信访矛盾化解,为期十年的航空噪声治理改造工作进入最后收尾阶段。

同志们,今年3月以来,我们同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作了顽强斗争,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充分调动各界资源和社会力量,全街道上下团结一心、共克时艰,成功打赢了大上海保卫战。在此,我代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向所有在这次抗疫大战中给予我们大力支持的市级、区级和兄弟省市援助人员、商务区企业、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向作出重要贡献的广大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公安民警、志愿者、机关干部等,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过去一年来,我们的辛劳、汗水和成效有目共睹,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比如,应急处置能力和机制需进一步提升。回顾这一轮疫情的应对过程,我们对风险隐患的提前预判力还不够强,在极端突发情况下的反应和处置效率有待提高。干部队伍的能力素养需进一步提升。我们街道所处的特殊区域,要求我们的干部队伍要有更宽的眼界、更高的标准、更强的能力,特别是街道承担招商职能以后,大家亟需学习新的业务,锤炼新的技能。工作的特色和成效需进一步提升。街道各项工作基础很实,但特色和亮点还不够多,在全区、全市的显示度还不够,一些工作缺少谋划等等。困难和问题,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