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莘庄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莘庄镇持续优化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行动方案》的通知
来源: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4年6月28日

机关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各居村(改制村):

现将《莘庄镇持续优化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2024年626

 

 

莘庄镇持续优化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行动方案

 

进一步提升本镇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水平,持续提升分类实效,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水平,取得减量化的显著进展,并不断增强数字化监管水平,提升公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根据《闵行区持续优化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行动方案》(闵[2024]6号)文件精神,制定本行动方案。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坚持常态化、便利化、减量化、系统化、资源化、智能化的总体思路,持续优化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再上新台阶

、基本原则

坚持精准施策,高水平管理。落实生活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要求,因地制宜,因时因势,科学有效引导社区不断优化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模式,体现良好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水平。

坚持久久为功,高品质运行。发扬钉钉子精神,充分激发基层治理能力,从市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盼出发,打造系统齐备能力适应、协同高效全过程运行环境,实现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各重点环境的常态长效管理。

坚持全民参与,高效能治理。固化以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实现基层生活垃圾分类共建共治共商共享高效格局。

、工作目标

2025年,全镇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更加优化,分类实效持续提升,资源回收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减量化取得显著进展,数字监管水平不断增强,公众满意度和获得感整体提升,低碳生活新时尚蔚然成风。

1.生活垃圾分类实效持续巩固。社会公众对生活垃圾分类的自觉性普遍增强,全镇常住人口自觉履行生活垃圾分类比例达98%,居住区和单位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

2.资源回收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全镇可回收物实现应收尽收,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50%以上,持续保持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3.数字化监管水平不断增强。依托区级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平台、物业直通车推进智慧收运体系及垃圾分类一网统管应用场景建设,完善数据共享机制,实现全镇生活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的数字化闭环管理。

4.公众满意度和获得感整体提升。全面实施投放点微改造或专项更新,推进惠民回收服务点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便利化程度逐步提升,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6%左右。

、工作任务

一)加强常态长效管理,提升源头分类实效

1.弘扬“新时尚”精神。持续组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聚焦交通枢纽、公交站点、主要道路周边、特色商业街区、沿街商铺及宾馆旅店等地加大宣传力度,重点做好流动性较强人员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依托党建活动、文明创建等,不定期开展垃圾分类主题宣传引导,保持垃圾分类工作温度。流动性较强的居民区及沿街商铺随人员流动,及时做好上门宣传引导及告知,确保垃圾分类工作正常开展。

2.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和志愿者队伍建设,更好发挥志愿者在入户宣传、投放指导、巡查检查、便民服务等方面作用,打造具有庄镇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工作,结合“双报到”制度,倡导在社区报到的在职党员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实现全镇居住区投放点志愿服务项目全覆盖。

3.完善居住区管理机制。发挥好以居民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业主等多方共同参与的社区垃圾分类工作机制,共同推进生活垃圾管理工作。居委会要做好组织、动员、宣传、指导等工作。细化完善居民公约中生活垃圾分类要求,提高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识。社区垃圾分类工作机制要结合社区实际,明确各方责任,具体工作制度要按日、周、月、年建立,要夯实各方责任,保持投放点、垃圾及公共环境卫生整洁。到2025年,全常住人口自觉履行生活垃圾分类义务的比例达到98%。

(二)开展“三大”专项行动,优化分类投放环境

1.开展投放点改造提升行动。按照市《垃圾房技术要求》等地方标准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改造。2025年,全镇完成所有投放点微更新误时投放专项更新鼓励有条件的社区积极推精品示范居住区建设。推动居住区因地制宜,单独设置或与装修垃圾房、大件垃圾分类堆放点场地合并设置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

2.开展投放环境治理行动。推动居住区、单位建立分类投放环境联合治理制度,定期滚动开展专项检查和整治行动,形成问题清单,落实整改销项。针对小包垃圾等环境顽疾,运用好物业直通车一网统管平台,强化即知即改。规范投放点、垃圾箱房及小压站日常管理,制定日常维护和保洁标准,加大行业检查、网格巡查等监督检查治理力度,杜绝将投放点、垃圾箱房及小压站作为居住空间等挪作他用的现象。

3.开展投放模式优化行动。按照定时定点为主、误时投放为补充原则,严格落实一小区一方案管理制度,巩固提升居住区投放秩序。到2025年,全除实行上门收集的别墅小区等区域外,各居住区均应明确“定时定点投放”模式或“定时定点+误(延)时投放”模式,探索在一些共商共管共治良好的居住区实行“定点不定时”投放模式试点

(三)更新完善设施设备,提升收运处置能力

1.推进设施设备现代化。全面完成道路废物箱投放口改造,鼓励特色道路、特色区、高标准保洁区域等设置精细化分类的废物箱。到2025年,全面禁止低位入料压缩车装载湿垃圾,新增或更新车辆100%使用新能源车,全新能源环卫车辆配置总量达到14辆。加快推进1座环卫停车场以市政环卫用地形式保障,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的集约复合形式,完善环卫停车场规划布局。巩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整改成效,推动全镇6座环卫权属及物业权属的小型生活垃圾压缩站提标升级。

2.推进收运作业规范化。按照一路一策”“一小区一策优化沿街商铺、居住区底楼商铺等投放收集模式加强商铺门责管理。全面落实作业单位规范管理,深化作业扰民治理,加强生活垃圾清运一线作业和管理人员培训,强化作业服务单位质量评议和评议结果公示制度实施。简化对不符合分类标准的生活垃圾拒绝收运的操作规程。完善环卫车辆冲洗点规范化管理

(四)健全回收服务体系,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

1.提高源头回收服务满意度。大力推进高质量服务点建设,到2025年,全镇至少设立5个面向居民的惠民回收服务点,全镇固定型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达到128个以上。推进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采用市级统一规范的视觉识别系统。灵活运用定点回收、自助回收、预约回收、流动回收等服务形式,增强居民可回收物交投、交售体验

2.提高中转站稳定性。推动处于储备用地、租赁场地等临时性场地上的中转站逐步迁建、整合至市政环境卫生设施用地予以保障,到2025年,推动全1座环境卫生设施用地可回收物中转站建设

(五)加强数字赋能,实现智能化监管

1.数字赋能源头管理。居住小区垃圾箱房及垃圾投放点智监管应用场景纳入“一网统管”平台,实现发现、上报及整改闭环管理,并注重时效。以精品示范居住区创建为抓手,稳步推进垃圾箱房及垃圾投放点不分类投放、垃圾落地及满溢等现象自动监测警示,实现数字化闭环管理。利用城运中心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增设转派城管执法部门功能。到2025年,对易发生垃圾不分类、乱倾倒的点位和场所,实现智能监管和联动执法检查全覆盖

2.数字赋能收运作业监管。推动镇智慧收运系统建设,逐步实现作业轨迹监测、车载称重数据自动计量、收运作业及市民满意度评价的一体化管理。根据全市统一要求,以“随申码”为载体,实现生活垃圾转运站信息公开。探索生活垃圾清运公交站牌式精准报时提示等智慧收运模式,至2025年全建立1条智慧收运示范线路

五、保障措施

(一)持续强化组织保障。充分发挥镇级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统筹调度,细化责任分工,强化工作协同。按照“管行业也要管垃圾分类”的要求,落实各部门职责。做实绿化市容、生态环境、房屋管理、城管执法、市场监管等多管理执法协作机制。切实落实属地责任,保障居民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

(二)持续强化政策保障机制。依据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优化提升工作市级奖励资金管理办法,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垃圾分类源头投放、分类收运和分类处理设施设备维护、垃圾分类实效管理等项目纳入常规预算科目,做好推进落实。

(三)持续强化考评结果应用。客观公正运用好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效综合考评结果,结合本实际,优化完善本综合考评制度,提升考评的精准性、可操作性。持续将综合考评结果纳入相关部门单位、居民区党组织居委绩效考核。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莘庄镇人民政府党政办公室              2024年6月26日印发

留言

*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验证码  

公众意见

咨询人 意见与建议 回复内容 提交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