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规划计划 > 各类计划 
闵行城管执法系统2025年工作要点
来源:上海市闵行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发布时间:2025年2月26日
  • 索引号:SY250000174
  • 主题分类:其他\其他
  • 发文机关:上海市闵行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 成文日期:2025-02-18
  • 发文字号:闵城管〔2025〕7号
  • 发布日期:2025-02-26
  • 生效日期:
  • 失效日期:
  • 文件状态:

    2025年,闵行城管执法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和人民城市理念重要论述,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城管执法局领导下,以提升队伍新质战斗力为目标,聚焦“治理力、宣传力、执法力、科技力、组织力”建设,不断推进闵行城管执法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断强化治理力 

创新实践城管执法“枫桥经验”,强化闵行城管基层治理党建品牌建设,聚焦城市治理难点堵点,靶向施策,持续提升社会满意度。

  (一)赋能基层治理

    一是深化片区网格治理,全面融入“多格合一”,推动城管工作站职能有效融入街区网格,进一步夯实城管执法治理责任网格。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城管进社区工作,聚焦基层热难点问题矛盾解决,联动各方资源力量参与社区共治,发挥执法、宣传、服务作用,加大城管进社区二维码宣传力度,实现“一升一降”(市民满意度上升、投诉总量下降)的目标;二是优化协同治理模式,依托闵行“码上约”平台打造“约城管执法”模块,实现市民诉求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反馈。14个基层城管中队全面应用线上管执联动模式,闵行城管诉件管理平台对接“物业直通车”平台,有效压实前端管理责任,减少末端执法;三是健全“路管会”运行机制,推进路管会规范化建设,有效提升街面经营主体参与社会治理能力。

  (二)聚焦专项整治

   一是强化控违拆违力度,压实前端管控责任,确保新建在建违建的前端主动发现率。完成存量违建周期审核,推进别墅和低层高档商品住宅私搭乱建、厂房仓库消防安全违建治理等专项整治。围绕违法用地整治、城中村改造、低效用地整治等专项工作,协同推进违建整治;二是维护城区良好品质,开展八类专项执法行动,重点查处建筑垃圾违法运输处置、油烟扰民等生态环保领域违法行为,调整完善沿街商户分级分类检查模式,做好水务、燃气等新划转事项的执法检查及线索查办,点题整治小区“6+3”类(破坏房屋使用安全6类:违法搭建、损坏承重结构、擅自改变物业使用性质、占用物业公共部位、破坏房屋外貌、装修未报备;影响小区环境及消防安全的3类:不分类投放垃圾、占绿毁绿、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违法违规行为;三是深化执法联动协作,加强与房管、绿容、环保、交通、建管、消防等部门的管执联动,建立完善综合执法联席会议机制,实现线索移送的规范性、源头治理的协同性、案件查处的闭环性。持续性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执法协作,聚焦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完善案件线索移送、数据信息共享、跨区域执法协作工作机制,提升共保联治水平。

  (三)提升社会满意度

   一是回应群众期盼,高度重视12345市民投诉及各类信访处置,及时梳理涉及3次以上重复投诉、超期未办结、市民不满意的信访投诉件,有效落实执法处置。有效落实舆情处置,规范核查、反馈、督查处置流程,建立舆情处置周推进、月分析机制,定期通报重大复杂舆情事件进展。开展舆情处置培训,提升执法人员处置舆情的能力技巧;二是提升处置实效,每月通报全区城管诉件受理处置情况,基层中队全面建立周分析机制,坚持诉件应立案尽立案。加强对重点案件的督察督办力度,抓好投诉处置闭环监管,推动重大疑难诉件解决;三是拓宽诉求渠道,开展各类人民建议主题征集活动,打造闵行区城管执法系统“人民建议征集示范点”,不断提升人民建议的采用率及转化率。

   二、聚焦重点突出实效,着力拓展宣传力

持续扩大法治宣传和形象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加大对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和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深入讲好闵行城管故事。

  (一)深化普法宣传

   一是拓展普法平台,执法队员全面进入物业群、业主群及企业群等微信群,聚焦法律法规、典型案例,开展普法宣传。通过社区电子屏、宣传公告栏等宣传窗口,定期开展宣传讲座、居民议事会等普法活动,推动构建全方位宣传网络;二是巩固宣传阵地,精研新媒体领域,围绕市民群众多样化的普法需求,做精做强“闵城普法”“普法微课堂”线上普法栏目,通过以案普法、以案警示等形式,让普法教育更加生动、贴近实际;三是紧抓普法节点,以民法典宣传月、“7﹒15城管公众开放日”、宪法宣传周、法律法规颁布施行日等重要普法节点为切入口,全面覆盖社区、农村、工地、商圈及企业,根据执法服务管理对象的不同特点,订制普法菜单,开展针对性法治宣传,有效提升市民群众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二)推进品牌建设

一是强化典型引领,做好全系统“最美城管人”“文明规范执法标兵”“优秀中队长”等人物事迹,以及市级规范化、示范化中队的典型宣传,用好执法记录仪记录暖心故事,不断发布暖新闻,以身边人讲身边事,强化正向激励;二是注重文化培育,通过组织开展全系统执法技能竞赛、队列会操比武,以及参加住建部强转树专项行动、市局立功竞赛赛道和区专项业务赛道竞赛、文体活动竞赛等,着力营造闵行城管“攻坚克难、团结协作、勇于争先”的精神氛围;三是推广特色品牌,组织开展全区“走进优秀中队”沉浸式交流体验活动,培育一批品牌模范“城管工作站”“路管会”,系统推广“萌管来了”宣传品牌,持续深化青年突击队、党员先锋岗等先锋模范队伍建设,发挥先锋军、生力军作用,展现闵行城管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

   三、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案,切实优化执法力

以高质量执法为牵引,不断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能力,全面提升执法水平。

  (一)提高办案能力

一是强化法治思维,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局党组每季度听取全系统执法工作情况报告,及时补短板强弱项;二是充实执法“工具箱”,不断完善重点领域执法事项库、指导案例库、裁量基准库等,为基层执法提供工作指引。开展新划转燃气领域执法事项及街镇行政执法中执法协调、行政检查的现状和对策两课题研究,促进成果转化;三是加强基层执法能力提升,强化对公共安全、生态环保等领域的法制培训,做好新划转的水务以及燃气行政处罚事项的培训。定期召开全区法制例会,参与市局“每月讲法”,举办全区优秀执法案例评选活动,约谈发生纠错败诉案件的街镇,强化法治指导。

  (二)突出执法重点

   一是聚焦制度建设,严格贯彻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并就制度执行情况开展督察,有效促进执法人员严格依法全面履职尽责;二是强化源头治理,聚焦安全隐患突出点、生态环境薄弱点、群众呼声关切点,持续做好住宅小区物业服务企业、沿街经营单位及建设工地告知书发放工作,加强前端告知,压实管理责任。加强行业监督管理,切实强化执法保障,提升执法效能;三是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8.0版方案要求,调整上海“摊”服务地图点位的执法监管模式和频次,建立与行业部门的沟通协商机制,推行城管执法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落实城管执法案件信息信用修复工作机制,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按照市区两级要求,科学制定并优化涉企行政检查方案,全面落实一码一备案和跨部门联合检查,依托路管会平台,激活沿街商户共同参与街区治理的内生动力。

  (三)提升案件质效

   一是提高办案质量,提升办案人员参与率,扩大执法事项覆盖面,加强重大案件的办理,推进重特大案件或跨区域关联案件的协审、联审制度,切实解决执法重点难点问题;二是规范案件办理,每季度通报基层城管中队执法质量体征评估指数情况,每月开展案卷评查和案件“双超期”跟踪,加强对诉转案率的监管,通报评查跟踪结果,持续提升案件质量;三是加强督察跟踪,发挥交叉评查、执法“两书两单”(执法监督决定书、执法监督建议书、督察告知单、督办通知单)和通报约谈机制,每季度开展案件回访,规范执法办案全过程,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四、聚焦实用管用增效,持续提升科技力

紧扣市、区关于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总体要求,强化系统观念,深化智慧城管建设,进一步推动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持续为一线执法减负,为城市治理赋能。

  (一)平台应用整合升级

   一是深化系统平台建设,进一步优化智慧闵城蓝盾系统,推动数据驾驶舱应用,对“六个网上”(网上办公、网上办案、网上勤务、网上督察、网上投诉、网上考核)业务数据设置预警指标,全面推行数据预警监管,实现一屏知全域,用数据感知、用数据执法、用数据监管,推动工作闭环;二是持续夯实一网协同,实现移动端归口统一,推进闵行城管应用改造,全面迁入移动端“随申办政务云”;三是拓展智能应用场景,在已有的智能应用场景基础上,结合新划转的水务、燃气执法事项,探索智慧水务和智慧燃气平台与区城管执法系统平台的对接。

  (二)推进减负赋能增效

一是强化装备应用,推进手机端执法办案系统、北斗执法记录仪、无人机等信息化装备应用转型升级,提升执法人员的数字化应用能力,为执法办案能级提升插上“智慧”翅膀;二是数字赋能监管,打造无打扰监管模式,深化非现场执法应用,聚焦街面环境秩序,开展街面事项(跨门、占道经营)的非现场执法案件办理;三是便民利民惠企,引导市场主体通过“信用中国(上海)”“一网通办”网站、“随申办”APP等线上渠道申请信用修复,提升信用修复效率,有效规范市场主体经营行为。

   五、以政治建设为引领,全面增强组织力

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城管执法的政治性,不断锤炼城管执法队伍雷厉风行、纪律严明的优良作风,推动城管执法队伍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为完成各项任务打下扎实基础。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一是坚持理论学习不放松,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重点,继续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严格落实中心组理论学习和党组会“第一议题”制度,党支部以“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形式加强党员理论教育;二是加强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开展基础党务工作培训,丰富主题活动形式,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加强与外区基层城管中队党组织联建联学,提升组织凝聚力;三是落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各项工作,依托共联体平台融合片区资源,发挥区级部门联动作用,赋能基层治理。同时,拓展新兴领域治理新路径,引导“小个专”和新就业群体到网格党群服务阵地报到,延伸治理“朋友圈”。

  (二)狠抓作风纪律建设

   一是落实“作风建设年”要求,深化专项整顿,推动纪律作风整顿常态化,巩固党纪学习教育、纪律作风整顿整治成果,持续加强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持续落实“四责协同”机制向基层延伸要求,细化实化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二是加大监督力度,加强基层城管中队“一把手”监督,持续发挥作风观察员、行风政风监督员作用,加强基层中队作风监测,健全“线上+线下”反馈机制。创新开展合成督察,通过进驻入队,系统推进基层工作全面规范;三是突出问题导向,聚焦执法违法、重复投诉、重大案件线索办理、案件双超期等问题,结合“点题整治”,开展个案督办,跟踪落实整改销项,从提升执法实效,规范执法流程入手,实现满意率和投诉率“一升一降”。

  (三)规范干部队伍管理

   一是巩固巡察整改结果,持续落实双重管理机制,加强对基层城管中队的党建、队伍建设、业务工作的全方位指导、监督、考核,切实落实现有30项工作制度,强化廉情通报机制、重大事项报告机制、“一乱三不”(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内部通报等常态化管理制度的落实,持续巩固巡察整改结果,切实做到“队伍下沉、管理不松”;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严格规范人员外借兼职,常态化推进跨街镇及科室队内部交流轮岗工作。加大干部“共育”力度,畅通跨街镇跨层级干部选拔任用通道。深化智慧教室建设,统筹抓好全员普训、在线网训、科队培训及新录用人员岗前实践训练,通过岗位练兵、干部培训、多岗轮训等方式,提升干部综合能力水平;三是加强队伍关爱,会同街镇建立完善对执法人员工作、生活的日常关怀机制。发挥工青妇组织的“纽带”作用,增强队伍凝聚力。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