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关于编制《华漕镇诸翟村“城中村”改造项目集体土地上非居住房屋协商搬迁补偿方案》的背景介绍
来源:华漕镇  发布时间:2024年1月31日

        城中村改造是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功能、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文明、生态、和谐、宜居城市的重要保障,是在新形势下建设人民城市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上海市积极响应中央的工作要求,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出台鼓励政策持续推进本市城中村地块的改造。为进一步加快推进两旧一村改造工作,202210月,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旧区改造、旧住房成套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202211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旧区改造、旧住房成套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工作支持政策》,旧区改造、旧住房成套改造和城中村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和治理工程,要求两旧一村改造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深入实施《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坚持全市一盘棋,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强合力加快推进两旧一村改造工作,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促进城市健康宜居安全发展。

        20237月,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是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要坚持稳中求进、积极稳妥,优先对群众需求迫切、城市安全和社会治理隐患多的城中村进行改造,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实施一项做成一项,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诸翟村城中村改造项目申报地块呈现明显的城中村特征,属于典型的城中村区域。主要特征体现在如下五大方面:一是老街内部房屋老旧,宅基地、国有建筑密度高,内部道路狭窄,整体呈现形态较乱。二是市政公用配套设施诸如卫生、排水等设施严重缺乏导致环境有待改善。三是安全隐患突出,尤其是高温天气下因电线老化导致火灾隐患多,每逢台风天气必然形成内涝,老百姓经常面临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的窘境。四是公共服务设施诸如文体设施、公共绿地等配套严重不足,居民生活环境相当不理想。五是人口结构复杂,外来人员高度集中,人员情况复杂,流动性大且卫生习惯较差,缺乏独立居住条件,存在社会治安隐患问题。综上所述,当地百姓对城中村改造期盼已久、意愿强烈,地块的改造工作刻不容缓。

        诸翟老街位于闵行区华漕镇西南部,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早前居住于此的主要为诸、翟、候姓人家,其中以诸、翟两姓氏居多,因此而得名。明清时村西沿堤多种紫藤,故又称紫薇村、紫堤村。旧时,这里是上海、嘉定、青浦3县交界处,无论是人气还是商业贸易都要高于周边乡镇。集市发展至民国时期,已形成南北半里,东西长一里的老街,商业种类囊括了人民百姓生活的全部内容,如米、麦、豆、油料、布匹、丝麻、桐油、农具等等,还有京广洋货、南北货品,几乎无所不有。诸翟老街的兴盛除了地理位置优越之外,还得益于蟠龙港水运,那时的蟠龙港上机帆船、小货轮、摇桨橹的小划子往来穿梭,打渔的、跑水运的,乡下上街的,熙熙攘攘。

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与之前相比,老街内市面冷清,低调地藏于村子之中,已难觅老街那份古韵,两侧多是新式的楼房。诸翟村内道路狭窄,宽处二三米,窄处仅一米。外来人员高度集中,人员情况复杂,流动性大且卫生习惯较差,缺乏独立居住条件,也没有独立的卫生设施和厨房。令人欣喜的是,诸翟村终于将迎来蜕变,去年两会中,闵行区政府报告重点提出,要继续加快两旧一村改造,推进颛桥中心村、浦江召稼楼、浦江杜行老街、华漕诸翟村等城中村改造。

        为统筹闵行区华漕镇城乡发展,根据2022年市级城中村调研摸底情况,目前有8个点位,已纳入全市705个符合城中村形态的点位内,包含诸翟村、杨家巷村、华漕村、许浦村、纪王村、王泥浜村、卫星村、杨家巷村

        华漕镇诸翟村城中村项目改造申报范围共涉及1个点位,点位编号为MHHC-B001,为充分贯彻市级城中村改造要全面解决迫切需要改善居住环境的区域改造规划保证城市功能落地、保证整体实施的工作要求,本次改造本着深挖诸翟历史文化,优化当地村(居)民居住环境、提升村民生活水平的原则,拟采取整体改造、合作开发的方式进行改造,是城中村改造与老街相结合的典型样本,为城镇化地区老街的保护和利用与城中村改造相结合提供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