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推进垃圾厢房提升美化项目》草案全文
来源:虹桥镇  发布时间:2023年3月20日

一、项目背景

       为持续巩固提升本镇生活垃圾分类实效,深化长效管理机制,展现“新时尚”风貌,根据《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林业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沪绿容〔2023〕1号),本镇决定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精品示范居住区建设工作。

二、主要建设内容

       以《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林业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沪绿容〔2023〕1号)建设要求为指导,以“树亮点、提品质”为目标,按照“精细分类、硬件达标、环境美观、便民惠民、智慧管理、绿色引领”的原则,高水平建设完善生活垃圾社区分类投放、收集系统。

       (一)投放环境建设 

       设置文化墙或展示墙,宣传展示垃圾分类文化、资源循环利用和绿色低碳环保理念,使用低碳、环保、可循环利用物品或材料,打造绿色低碳的投放场所。

       (二)硬件设施建设

       在原有垃圾箱房基础上,增设有害垃圾精细化分类收集容器;配置非接触式(如刷卡或感应)投放设备,或采用步入式等整洁便民投放设施;配置嵌入式排风扇或挂壁式、吊顶式电风扇或空调等机械通风系统;设置自动喷淋除臭装置;采取杀虫措施,如杀虫灯、防虫涂层等;配置“沪尚回收”标识招牌或侧招,并配置公示牌。

       (三)智能管理系统建设

       应用场景接入居住区智能管理平台,同时联通街镇“一网统管”平台,形成“发现、派单、整改、销项”闭环管理机制,实现事件智能识别、案件自动生成、任务自动触发、处理及时反馈的闭环流转功能。

       (四)智能回收设备建设

       采用智能型回收箱,具备玻璃、金属、塑料、纸张、织物等可回收物精细化分类回收功能,且发生满仓、故障后可自动报警;采用手机APP或小程序为居民提供人性化服务,如满仓或故障点位实时提醒、可交投点位实时查询、积分自助兑换、用户咨询投诉在线客服等。

三、项目建设目标

       (一)分类管理精细化

       垃圾分类宣传氛围浓厚,采用组合式宣传媒介,并对流动人员、长期不履行分类义务人员等特殊人群形成定向宣传和教育引导机制。居住区内投放容器设置比例合理,全面消除小包垃圾现象,推进精细化分类。

       (二)投放环境精致化

       采取绿植花卉、涂鸦彩绘、文化墙等创意方式提升投放点或垃圾房环境质量,营造美观怡人的投放环境。配置机械式、自动式、嵌入式等配套设施,实现垃圾房一体化或集成化改造。倡导使用低碳、环保、可循环利用物品或材料,打造绿色低碳的投放场所。

       (三)科技赋能精良化

       推进垃圾分类“一网统管”智能识别社区场景应用,联通纵向管理平台,实现“发现、派单、整改、销项”闭环智能管理体系,加强智慧化、协同式、高效能管理,达到智能识别率100%,即时整改率100%。

       (四)回收服务精制化

       可回收物服务点的建设和管理达到示范型或自助型要求。对照《沪尚回收视觉识别系统手册》(详见《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可回收物体系标准化改造提升工作方案>的通知》(沪绿容〔2023〕120号)附件)应用标准,配置“沪尚回收”标识招牌或侧招,打造视觉识别形象。推进可回收物精细化分类,服务点区域内各类可回收物按品类存放、管理有序,提供有偿回收服务,社区内可回收物交投便捷。

       (五)特色亮点精品化

       在科普宣传、社区自治、人性化服务等方面具有创新突破的特色或亮点,形成可展示、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治理模式或特色品牌项目。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主动性、感受度、获得感较高。

四、项目工期

       项目从启动到竣工验收,总体计划安排按一个月考虑。

五、项目投资估算

       根据《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市生活垃分类精品示范居住区(村)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沪绿容〔2023〕3号)建设要求,小区按照要求进行精品示范改造,设置文化墙或展示墙;增设有害垃圾精细化分类收集容器;设置自动喷淋除臭装置;配置“沪尚回收”标识招牌或侧招,并配置公示牌;采用智能型回收箱。项目资金约48万元,由虹桥镇镇财政列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