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就业问题已成为社区工作的重点之一。为更好地打造“15 分钟就业服务圈”,完善社区内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设置,增强社区就业创业服务能力,把就业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特计划新建社区就业服务站。 二、项目目标 1.提升就业率:通过提供有效的就业服务,帮助社区居民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 2.增强职业技能:组织各类职业培训,提升居民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3.促进社区和谐:通过就业服务,减少失业带来的社会问题,促进社区稳定和谐。 三、项目选址与建设 选址:根据社区实有人口数量、服务对象需求、服务辐射范围,加强邻近区域资源共享和设施共用,合理规划就业服务站点布局。经过对接与上门勘查,选定合适的地址作为就业服务站点,并请区人社局就业科实地查看确认选址。 建设资金: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建设资金2.5万元。 服务时间:每周一、周三、周五 8:30-16:30。 人员配置:入驻专职工作人员、就业指导员各 1 人。 四、服务模式与内容 服务模式:推行“五全超链”全链就业服务新模式。 “五全”:全方位求职技巧课程、全领域职业技能培训、全覆盖就业岗位推荐、全流程跟踪指导服务、全闭环就业保障支撑。 “超链”:链接区级专家资源、链接辖区企业资源、链接招聘平台资源、链接高校学生资源、链接技能培训资源。 闭环机制:通过“需求收集-分类服务-跟踪反馈”闭环机制,提供个性化、精准化、多元化、数智化、高效化的一站式就业服务。 具体服务内容: “赋能乐业课堂”:创新培训模式,提供从自我认知到职业定位,从沟通技巧到团队协作,从职业技能到岗位实操等系统培训,全方位提升求职者就业竞争力。 “就业服务早市”:每周三举办招聘会、职业讲座、企业宣讲会等活动,方便求职者与企业面对面交流,对接“家门口就业”需求。 “职业成长档案”:为求职者建立线下个性化求职进阶档案,记录求职经历、培训成果和职业发展。引入科学专业的测评系统,构建求职者“能力画像”。 “模拟面试体验”:和智能招聘进行共建,打造面试体验室,运用 AI 技术打造沉浸式模拟面试场景,对求职者的面试表现进行智能化深度分析,提供针对性指导意见,提升面试技巧。 “岗位智能推荐”:利用大数据分析,将求职者的就业能力与企业招聘岗位需求进行多维匹配,智能化推荐不同梯度的岗位,提高就业的匹配度和成功率。 五、预算及采购方式 新增1个社区就业服务站项目预算为2.5万元,拟在受理中心2025年预算中列支。此项活动将通过服务类项目进行公开招标,最终合同价以审价为准来进行结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