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建设背景 根据《上海市高质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评价标准2022版》《关于推进本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沪卫基层〔2022〕10号)《2023年上海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沪卫发〔2023〕2号)《2023年上海市基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等文件精神及要求,为进一步提升虹桥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口腔综合防治水平,促进同质化发展,提高区域口腔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满足社区居民就近享有高质量口腔诊疗服务需求,制定此项目(草案)。 (二)项目建设名称 推进示范性口腔防治中心建设项目 (三)项目建设区域 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龙柏分中心(青杉路250号)三楼区域 二、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 本项目为既有口腔防治中心提升工程项目,改造范围原为龙柏分中心三楼行政区域,总建设面积为302平方米,规划设置摄片室、模型间、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点、护士站、候诊区等基本功能区。配有口腔科医生6名和1名五院口腔多点执业医生,其中1名为副主任医师,4名口腔护士,人员配备充足,满足患者需求。医疗设备方面,计划在现有仪器设备的基础上,增加根管旋转治疗仪、儿童口腔器械(儿科手机、车针)、牙髓活力电测仪、牙椅(3台)、口腔锥形束CT机(CBCT)(含三合一设备)、口腔专科显微镜、超声骨刀、口腔数字化印模设备、口腔种植机、热牙胶充填仪、微创拔牙器械套装、电刀等设备。 1.拓宽口腔诊疗范围。依托复旦闵行口腔医联体,增强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和疑难病种的诊断能力。持续提升社区口腔防治中心人员业务素养,逐步完善人才梯队建设,做好牙体牙髓、牙周、儿童口腔等专业服务,探索开展口腔种植、口腔正畸等诊疗服务。 2.做好口腔健康教育。为社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全诊疗过程”的口腔预防保健科普服务。整合复旦闵行口腔医联体优势,通过多种渠道(包括但不限于门诊专门场景、微信公众号、家庭医生随访、义诊、科普活动等),针对儿童、备孕及孕产妇、老年人、残疾人、基础疾病患者、特殊疾病患者等不同人群,提供口腔预防保健及科普知识宣教。 3.建立双向转诊机制。构建口腔疾病诊疗转诊机制,建设适宜的口腔疾病诊疗转诊服务模式,推动医疗资源上下对接、信息互认、业务协同。完善医联体牵头医院和社区口腔门诊的上下联动机制。医联体牵头医院应向社区口腔防治中心优先提供转诊号源;中心对医联体牵头医院下转的患者,要畅通承接机制,增强各级医疗机构协同服务关系。 4.探索远程会诊机制。借助复旦闵行口腔医联体互联网资源,深化互联网医疗服务,利用互联网医院开展远程会诊,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口腔疑难病种的诊疗能力,建立医联体牵头医院和社区口腔门诊之间的急会诊机制。 (一)设计理念 示范性口腔防治中心的设计坚持友好人性化理念,通过设计装修打造一个医患沟通便捷、舒适、温暖的诊疗环境,有助于缓解患者紧张、不安、烦躁的心情。 (二)设计目标 以满足社区居民“家门口”获得口腔预防保健、口腔健康护理、口腔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服务、口腔复杂疾病的上下转诊为目标,加强社区口腔诊疗设备配置、提升口腔医护人员医疗服务能力、同步推进口腔防治中心建设,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示范性口腔防治中心全覆盖,口腔综合防治能级全面提升。 三、项目进度计划 本项目的实施计划按统一规划设计,一次实施的方式排列,项目从启动到竣工验收,总体计划安排用 5 个月左右时间完成。 四、项目投资估算 本工程总投资535.71万元,其中基建改造费用258.55万元,办公设备费用6.6万元,信息费用27.85万元,口腔设备费242.71万元。项目资金由虹桥镇镇财政列支。 五、项目效果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