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闵行区推进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
来源:区经委  发布时间:2025年1月2日

闵行区推进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工作部署,培育壮大闵行区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智能机器人赋能百业的新质生产力促进我区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依据国家“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和《上海市促进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文件精神现提出若干政策措施如下:

一、总体发展目标

  1.总体发展目标。力争2027年,实现一个总体目标,即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机器人创新高地先行示范区,打造智能机器人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围绕全市“十百千”的目标,实现“三个50%”的突破,即在品牌特色、应用场景和产业规模三个方面均占全市50%——打造5家行业一流的机器人头部品牌、50个标杆示范的机器人应用场景、500亿元机器人关联产业规模培育50家以上智能机器人领域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独角兽”企业。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2.鼓励创新协同研发模式。充分发挥“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的战略优势和头雁效应,促进科研成果工程化、产品化、场景化,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加速融合。探索“揭榜挂帅”项目机制,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其他企业合作围绕智能感知、智能组件、智能算力、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领域攻关,分阶段给予不超过揭榜额50%、最高2000万元的经费支持。

  3.加大核心零部件和先进技术攻关加大整零协同,以整机应用打磨核心零部件攻关,支持控制器、伺服系统、减速器、传感器一体化关节、机械臂与灵巧手、动力电池等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发挥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智能机器人产业承载功能,聚焦突破人形机器人“大脑”“小脑”“肢体”等先进技开展自主创新和升级迭代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并取得市场销售的,经评审,给予不超过研发投入的30%、最高200万元的经费支持。

、促进应用场景牵引

  4.推动工业机器人赋能智能制造充分发挥闵行区工业制造业集聚优势,通过场景牵引带动,鼓励企业面向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时尚消费品等产业打造复杂工艺机器人、轻型协作机器人、移动复合机器人等高端工业机器人通过“机器人+智能工厂”打造工业机器人标杆应用场景,对大幅提升工业机器人密度的市级及以上智能工厂优秀场景等给予上限150万元的资助。

  5.广服务机器人融入智慧生活。支持企业面向医疗健康、教育文化、养老陪护等社会民生领域,推动提服务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优化人机交互体验促进优质服务资源跨越“最后一公里鼓励企业与非关联场景应用方建立长期合作,对在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养老等领域实现单个产品销售达1000万元以上的,按销售额的3%给予补助,累计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6.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托闵行工业机器人产业基础扎实、科创资源集聚、场景资源丰富等资源禀赋,围绕核心零部件以及整机等高价值产业环节,持续强链补链,加大产业链上下游、国内外龙头企业招引,培育形成终端带动、零部件配套的智能机器人产业链集聚生态。对新落户闵行的智能机器人产业链链主企业,经评审,分阶段给予投资额10%资助,上限1000万元。

  7.强化优质主体培育支持骨干企业针对新技术、新产品进行重组或并购,鼓励通过“走出去”整合上下游产业资源做大做强。积极引导优质中小企业注重专业化、差异化发展,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整机以及系统集成和场景应用解决方案等细分领域深耕发展助力智能机器人领域企业成长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8.加快打造示范标杆。鼓励企业打造行业一流的机器人头部品牌打造智能机器人示范应用场景,建设示范高地推动智能机器人应用场景需求征集,发布一批智能机器人标杆企业与应用场景推荐目录对入围市级智能机器人标杆企业与应用场景推荐目录的企业给予30万元一次性资助。

、推进筑产业生态

  9.建设高能级服务平台持续壮大“大零号湾”机器人创新联盟,发挥区、校、企合作的桥梁作用,提升区域机器人领域的协调发展和创新服务能级。围绕智能机器人全产业链,探索推进共性技术开发、检测与评定、中试验证等综合技术服务平台落地闵行对落户国家级智能机器人检测实验室等公共服务综合技术平台,分阶段给予不超过1000万元建设运营经费支持

  10.鼓励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积极创建国家智能机器人战略新兴产业集群。推动打造一批定位清晰、功能各异的机器人产业集群和特色园。鼓励智能机器人企业拓展空间维度,建设智造空间,申报市级工业上楼”优质项目促进机器人产业上下游紧密衔接,提高产业链效率,实现高质量聚合发展。

  11.支持交流合作加快共赢发展。支持区内企业与国内外创新实体建立合作关系,集聚一批由龙头企业牵引、上下游合作的产业联盟及创新联合体鼓励举办智能机器人行业领域活动,支持企业融入全球创新合作,对举办相关重大活动以及参加国际重大展览展示和成果发布的予以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