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上海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等相关规定,对《2025年江川路街道为民办实事项目(草案)》实施可能引发的社会风险进行评估。 一、制订《2025年街道为民办实事项目(草案)》的背景 民生实事项目是上海市委、市政府的一项特色品牌项目,自1986年启动以来,每年解决一批市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实际困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持续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赢得一致好评。 江川路高度重视这一年度项目,根据市委、区委的总体部署,聚焦“老小旧远”、“急难愁盼”民生问题,按照“看得见、摸得着、能感受、更实在”的基础原则,从解决辖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围绕宜居宜业、便民养老、就医就学、品质生活等重点领域,经过向社会层面征集、内部征集、召开人大代表座谈会、听取专项意见等一系列流程,制订出台《2025年江川路街道为民办实事项目(草案)》,共32项。 二、制订《2025年街道为民办实事项目(草案)》的主要考虑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在文件制订时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落实普惠共享。在居民一直关心的托幼、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民生方面,延续和新增了一批需求大、反响好的项目。同时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增加体育、文化方面的实事项目,推动形成普惠共享的社区局面。 二是重点补齐短板。考虑到江川路街道老旧小区多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安排了实事项目,涉及美丽家园、新增筹措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床位、住宅老旧电梯实施联网改造等等。同时重点关注老弱病残特殊群体需求,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组织为退休妇女和生活困难妇女进行妇科乳腺筛查、为残疾人实施健康体检等,以实际行动践行民本思想。 三是注重功能提升。围绕“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区战略部署,推进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与新建,完善街道功能,改善生活品质。同时顺应时代潮流,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便民早餐、救护培训,提升服务能级。
江川路街道社区管理办 2025年1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