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建设背景 (一)上位规划情况 1.《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加快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大幅提升水环境治理能力。结合新城、大型居住社区、重点地区开发和城市更新改造,同步配套建设和改造污水管网,到2025年实现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9%以上。提高城市供水和水利设施保障能力,全面提升防洪除涝能力。持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到2025年40%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中心城35%左右面积达到3-5年一遇雨水排水能力。 2.《上海市水系统治理“十四五”规划》 《上海市水系统治理“十四五”规划》提出,强化城乡水安全保障,蓝绿灰管结合、江河湖海共保,系统推进堤防达标、区域除涝、城镇排水设施建设,挖潜存量设施效能,加强灾害防御及应急处置能力,实施存量排水设施提质增效工程。加大排水管道附属设施改造力度,结合道路工程项目,推进雨水连管和雨水口更新改造,按照新标准新建及翻排雨水连管,累计完成全市约60%的雨水口改造工程,基本实现雨水口截污挂篮全覆盖,提升排水和截污能力。 3.《闵行区水系统治理“十四五”规划》 《闵行区水系统治理“十四五”规划》提出,完善水务基础设施网络体系,补短板强弱项,提标建设城镇排水系统。积极响应全市雨水规划要求,通过“绿、灰、蓝、管”多措并举,结合海绵城市建设、韧性城市建设、道路大修等项目,推进排水设施提标、存量设施检测修复、管道补缺,进一步提高防汛减灾能力。根据区域开发建设计划,聚焦虹桥商务区等重点地区建设,启动新一轮高标准排水设施配套,支撑重点地区开发;根据市“十四五”排水计划,对排水管道雨水口及支连管进行改造;加强积水点改造,提升区域排水能力和调度能力;结合道路大修项目,同步推进市政排水设施提标改造,逐步提高建成区排水标准。 (二)项目建设的背景 根据《闵行区水系统治理“十四五”规划》(闵府发〔2021〕35号)与《上海市防汛泵站放江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沪水务〔2021〕104号)等相关政策要求。以全面提升水环境治理和水安全保障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水务基础设施网络体系,补短板强弱项,提标建设城镇排水系统,对排水管道雨水口进行改造。进一步完善城镇雨水排水设施及面源污染治理,提高雨水口挂篮拦截垃圾的能力,提升区域水环境质量。加强雨水口垃圾拦截,新、翻建雨水口必须加装截污挂篮,同步推进老式雨水口的截污挂篮安装。 虹桥镇辖区内部分雨水口较为老旧,经过多年使用存在沉积物堵塞、过水断面过小等问题,使其排水功能受到影响,可能导致汛期路面大面积积水,增大防汛压力。此外,部分排水口与截污挂篮尺寸标准不匹配,导致污染物直接排入水体,造成面源污染,对水环境持续改善构成影响。本项目即在上述背景下提出。 二、项目设计过程 2025年1月,“实施2025年虹桥镇市政排水口提标改造工程”项目正式列入2025年度虹桥镇实事项目计划,虹桥镇城建中心(水务管理)与虹桥镇城投公司共同推动项目的实施工作。拟定设计方案(草案)并通过内部研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等方式广泛听取意见建议。设计方案形成后,多次向区水务局以及相关部门等征求意见,多次修改完善后形成设计方案初稿。 三、主要内容 对闵行区虹桥镇龙柏三村街坊路等6条段市政道路的排水口进行改造,包括翻建新型雨水口共计188座,并对翻建后的雨水口加装截污挂篮。有效增加道路排水口的过水能力,避免发生内涝灾害,提升防汛安全。同时控制面源污染,提高雨水口挂篮拦截垃圾的能力,提升区域水环境质量。 四、主要创新点 以“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使用、确保质量”的原则进行方案设计,根据以往该类工程施工经验,结合前期现场踏勘,科学选用预制构件的施工工艺,以缩短施工周期,并避免对路面的破坏。本项目新翻雨水口均采用预制混凝土井筒,排水箅子、盖板、截污挂篮均等附属设施均采用成品构件,并具备防盗、防震功能。此外,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本工程主要涉及道路两侧的雨水口,施工时将设置临时小块状围栏,对现状交通影响较小,施工期间原则上仍可维持车辆及行人通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