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关于《张江高新区闵行园区改革创新发展 行动方案(2025-2026年)》的解读
来源:区府办  发布时间:2025年3月10日

    一、制定背景

    2023年以来,市级层面陆续出台了《关于推进张江高新区改革创新发展 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张江高新区加快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文件。为将张江高新区闵行园区打造成为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区,有力支撑张江高新区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区科委起草了《张江高新区闵行园区改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一园一方案”)。

    二、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是“主要目标”,明确张江高新区闵行园区2年发展的总体思路,并提出4个方面的行动目标。一是打造形成创新策源新标杆。“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成效显著,园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速集聚,园区企业攻关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二是打造形成主导产业新高地。以高端装备为主导、以数字经济和生物医药为特色的产业集群生态加速形成,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逐步提升,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三是打造形成高端资源新品牌。国家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高能级、专业化成果转化机构、平台逐步集聚。海内外创新创业人才加速汇聚。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显著完善。四是打造形成改革示范新样本。“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内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形成新样本,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创新治理方式显著优化。

    第二部分是“重点任务”,着力实施6大行动、17项重点任务。一是完善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园区整体统筹能力,区委、区政府整合设立上海市闵行区重点区域开发领导小组,划入张江高新区闵行园区管理职能,由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做强园区专业运营机构,加强“大零号湾”集团的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能力建设,建立完善以“大零号湾”为核心、高效联动其他区块的运营机制,推动高水平服务在园区开放共享。二是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夯实高校院所策源基础,发挥上海交大、华东师大等高校院所的基础研究优势,与区块联动发展,开展重大科研项目研究。打造高端创新功能平台,围绕园区主导特色产业,建设一批上海市新型研发机构。三是做强主导特色产业集群。重点发展高端装备主导产业,聚焦航空航天、能源装备和智能制造装备领域;打造数字经济特色产业,聚焦AI算力生态、科学智能、人形机器人及仿真机器人等领域;打造生物医药特色产业,聚焦基因与细胞治疗、合成生物学、创新医疗器械等领域;培育新型储能未来产业,积极建设上海(大零号湾)未来产业先导区。发布“大零号湾”关键核心技术需求榜单,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建设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组建创新联合体。四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建设高质量科创孵化平台,积极建设高质量孵化器,率先在“大零号湾”布局建设概念验证中心、中试熟化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优化成果转化专业服务,深入推进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探索区校合作建立成果转化项目跟踪服务机制,打造科技成果线上服务平台。五是加强园区统一规划布局。立足区域协同发展,构建“三圈协同”的科技创新空间格局。加快“大零号湾”、闵行开发区、莘庄工业区等重点区块存量转型。深化“大零号湾研发+马桥制造”创新模式,推动园区研发与产业基地(社区)有效衔接;按照考核评估结果,落实园区地块动态调整,逐步解决“小而散”问题。六是构建高效创新生态体系。加强科技金融服务供给,构建“投、贷、保、扶”联动的高效融资服务体系;设立“大零号湾”创投基金,形成350亿元以上基金规模。提供精准精细人才服务,设立“大零号湾”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加快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战略科学家,打造“一南一北”国际人才会客厅,分层分类给予个性化、精准化服务。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支持各类创新主体主办或承办高水平学术会议、科创赛事和论坛活动,发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优势,支持企业国际化发展。

    第三部分是“保障措施”,从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政策保障、加强考核评估3个方面保障“一园一方案”落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