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雨调蓄池运维项目描述 一、项目概况1、项目背景: 初期雨水,作为自然界降水与城市地表交互作用的初步产物,其成分复杂且常含有多种污染物,成为影响河道水环境质量的关键因素。这些污染物种类繁多,从日常累积的油渍、散落的生活垃圾,到工业排放中可能残留的重金属等,它们随着雨水径流进入城市排水系统,进而对下游的河湖水体构成严重威胁。这些污染物不仅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还可能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风险。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初期雨水带来的污染情况,成为城市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亟须解决的问题。 初雨调蓄池的建设应运而生,成为解决泵站放江和污水溢流问题的关键一环。初雨调蓄池通过收集和储存初期雨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隔离和去除其中的污染物,防止其直接排入河道,从而有效减轻对河湖水质的负面影响。这一措施不仅有助于提升城市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还能显著改善河湖水质,为水生生物提供更为适宜的生存环境,进而促进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排水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尤其是暴雨季节,城市内涝问题日益凸显,给居民日常生活和城市基础设施带来了巨大压力。初雨调蓄池的建设,通过其调蓄功能,能够在暴雨期间有效缓解排水系统的压力,减少内涝的发生频率和程度。同时,通过合理调度初期雨水,还能减轻排水管道的运行负荷,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2021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指出:“各地区各部门大力推进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城市内涝治理取得积极进展,但仍存在自然调蓄空间不足、排水设施建设滞后、应急管理能力不强等问题,要求各地区加强城市内涝治理工作”。为了全面提升上海市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效能,确保城市排水系统的安全可靠及水环境的持续改善。上海市制定了《上海市城镇雨水排水规划(2020-2035年)》《上海市内涝治理实施方案》和《上海市水系统治理“十四五”规划》等文件,文件明确提出,为应对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所遇到的难题,需要加强雨水调蓄设施的建设。初雨调蓄池的建设需要与城市排水系统、河湖水系以及生态环境治理等多个方面紧密结合。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和高效管理,初雨调蓄池能够充分发挥其在城市水系统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为城市水环境的持续改善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本项目为初雨调蓄池的运维管理,旨在确保其稳定运行,以持续应对城市水环境污染、提升排水效能、有效防治内涝,从而进一步保护城市水环境,促进生态系统健康发展,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宜居美丽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2、依据充分性: 1、《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 2、《上海市城镇雨水排水规划(2020-2035年)》; 3、《上海市内涝治理实施方案》; 4、《上海市水系统治理“十四五”规划》。 3、项目必要性和重要性: 初雨调蓄池定义为公益事业和社会性公益事业,因此初雨调蓄池运维费用属于公共财政支持范围,项目设立符合区排水管理所部门职能,为保证初雨调蓄池的正常运行,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并有国家和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发布的文件进行指导。 (1)《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各地区各部门大力推进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城市内涝治理取得积极进展,但仍存在自然调蓄空间不足、排水设施建设滞后、应急管理能力不强等问题,要求各地区加强城市内涝治理工作”。 (2)《上海市城镇雨水排水规划(2020-2035年)》:规划中明确提到了初雨调蓄池这一设施,并指出其主要用于初期雨水污染控制。初雨调蓄池通过收集和处理降雨初期的雨水,有效减少污染物对城市排水系统和受纳水体的影响,从而改善城市河道生态环境。 (3)《上海市内涝治理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指出,初雨调蓄池是城市内涝治理的重要设施之一,对于减少初期雨水对排水系统的冲击、降低内涝风险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建设初雨调蓄池,可以实现对初期雨水的有效收集、储存和处理,从而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4)《上海市水系统治理“十四五”规划》:规划明确了初雨调蓄池的建设目标,即在“十四五”期间,通过新建和改造等方式,增加初雨调蓄设施的数量和规模,以提升城市排水系统的整体效能和应对内涝灾害的能力。 3、项目的可行性: 本项目计划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制定和完善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对运维工作进行明确的指导和规范操作,提高运维效果,减少设备故障、水质污染等运维风险,从而确保初雨调蓄池的有效运行和长期维护。 二、项目绩效目标设定情况项目的总目标是通过精细化运维管理,确保初雨调蓄池长期稳定运行,以持续应对城市水环境污染、提升排水效能、有效防治内涝,从而进一步保护城市水环境,促进生态系统健康发展,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宜居美丽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1、项目的总体目标: 通过精细化运维管理,确保初雨调蓄池长期稳定运行,以持续应对城市水环境污染、提升排水效能、有效防治内涝,从而进一步保护城市水环境,促进生态系统健康发展,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宜居美丽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2、项目的具体目标: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对建成交付使用的初雨调蓄池进行精细化运维管理,保障初雨调蓄池正常运作,显著降低初期雨水对河湖水质的负面影响,同时提升城市排水系统在极端天气下的应对能力。 三、项目投入情况1、项目总投入和构成情况: 本项目运维的调蓄池共计7个,为闵行区新建的第一批调蓄池,分别为:地铁北、广贤雨水泵站初雨调蓄池,虹南排水泵站初雨调蓄池、九星初雨调蓄池、昆阳排水泵站初雨调蓄池、陇南排水泵站初雨调蓄池、陇西排水泵站初雨调蓄池和新梅排水泵站初雨调蓄池。调蓄池的建设位置大部分均位于泵站边,泵站的管理方分为市管、区管和镇管。初雨调蓄池运维费主要由土建设施维保、清淤、设施设备维保、人工、电费、水费和栅渣运输费构成,设施设备维保费用参考《上海市排水泵站、污水厂设施运行维修估算指标》(2023年度),2025年支付90%运维费用,2026年支付10%考核费。
2、资金来源情况:
3、成本管理情况: 初雨调蓄池运维费主要由土建设施维保、清淤、设施设备维保、人工、电费、水费和栅渣运输费构成,设施设备维保费用参考《上海市排水泵站、污水厂设施运行维修估算指标》(2023年度)。 4、设备配置标准情况: 暂无 四、项目计划活动本项目的运维内容包括构筑物、进出水设备、冲洗设备、除臭设备、电气设备、自控和安防设备、应用系统及网络和调度系统。 对已接管的初雨调蓄池进行日常维护工作,做到初雨调蓄池24小时保持职守,调蓄池水泵按要求随时启动;初雨调蓄池主要设备按标准要求及时进行保养。不断加强闵行区初雨调蓄池运维工作的监督管理,提高初雨调蓄池养护管理水平,确保初雨调蓄池完好和正常运行。 五、保证项目实施的制度、措施1、调蓄池管理应制定相应的运行管理制度、岗位操作手册、设施、设备维护保养手册和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修订。 2、调蓄池运行和维护人员应经专业培训后上岗,采用外包形式进行维护的,应做好外包服务质量管理,外包单位应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并针对设施设备突发情况建立 24小时应急响应机制。 3、调蓄池管理单位应对调蓄池设施设备开展定期巡视,巡视形式可分为远程巡视和现场巡视;同时应结合保养要求和巡视结果制定调蓄池设施设备维护保养计划。 4、根据巡视目的不同,调蓄池巡视宜分为两级:当调蓄池满池或水泵运行时,每 2 小时应进行一次生产安全巡视;其他情况下,每 6 小时应设备状态进行一次巡视。 5、调蓄池管理单位应按计划对调蓄池设施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不需下池实施的维护工作应尽量优化流程,减少对调蓄池工况产生影响。 6、为确保安全运行管理, 调蓄池管理单位应制定各种设备维修技术方案和安全措施,需下池实施的日常维护工作宜尽量考虑合并实施,充分利用调蓄池清淤作业机会,及时实施维修,排除设备故障。不具备下池维护条件超常设施,要采用科技手段加强设施内部池内设施的检查巡查,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备用措施。 7、调蓄池管理单位应通过远程监视和现场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设施设备故障,并及早采取排故措施。故障设备需下池维修的,维修工期内调蓄池应退出运行。 六、项目整改情况(未评价项目可不填)暂无 七、风险因素分析本项目2025年的资金安排,全部资金均源自一般公共财政预算,其筹措流程严格遵循了相关规定,确保了财权与事权的协调一致,财政资金的投入模式合理,不存在筹资上的风险隐患。
填报单位:闵行区排水管理所 日期:2025年2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