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关于闵行区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来源:上海市闵行区财政局  发布时间:2023年1月16日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作关于闵行区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是闵行建区三十周年,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上海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区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切实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体要求,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统筹保障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最大努力推动经济恢复重振,全力以赴保障各项民生事业和重点支出,总体上完成了财政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

(一)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预计收支情况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7.3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00%,比2021年(下同)下降7.2%,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下降3.3%加上市级财税返还和补助收入122.8亿元、上年结转收入12.9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28.3亿元、调入资金82.3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62亿元,收入总量为615.6亿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70.6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8%,增长17%。加上上解市级财政支出18.5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20.5亿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2.4亿元、结转下年支出3.6亿元,支出总量为615.6亿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平衡。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财力236.9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00.4%,下降4.9%。加上上年结转收入12.7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28.3亿元、调入资金82.3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9.4亿元,收入总量为419.6亿元。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2.4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6.7%,增长19.2%。加上区对镇转移性支出21.3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20.5亿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1.8亿元、结转下年支出3.6亿元,支出总量为419.6亿元。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平衡。

1.财政收入预算预计执行情况

2022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7.2%,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下降3.3%,主要受新冠肺炎疫情、新的组合式税费政策以及经济下行等影响。面对严峻的财政收入形势,全区上下齐心协力,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全力稳住基本盘,大力拓展增量盘。从特点看,一是税收实质向好,扣除留抵退税等因素,区级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0.7%,体现了经济的强劲韧性;二是产业趋势向好,房产类税收贡献从去年的34.4%下降到1-11月的31.1%,非房产类税收比重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是企稳态势向好,下半年区级税收收入始终保持增长,财政收入降幅逐月收窄,全年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均实现正增长,经济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 

2.区本级主要支出预计执行情况

2022年,区本级公共安全支出21.2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4.6%;教育支出40.5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5.1%;科学技术支出11.3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8.3%;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2.4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9.2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5.4%;卫生健康支出47.5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7.9%;城乡社区支出23.8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9.6%;农林水支出9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6.8%;交通运输支出12.2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4.6%

3.区对镇转移支付预算执行情况

区对镇转移支付21.4亿元,完成预算的100%。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16.9亿元,包括均衡性转移支付12.9亿元,体制性转移支付4亿元;专项转移支付4.5亿元。主要用于加强镇级教育、三农、医疗卫生等九个方面的均衡保障,并综合考虑疫情支出情况,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础设施建设和政府实事项目,优化财政资源配置,促进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2022年政府性基金预算预计收支情况

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00.3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增长54.5%。加上市级财政对本区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3.1亿元、动用上年结转收入30.7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84.6亿元,收入总量为418.7亿元。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82.8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3.7%,增长27.6%。加上上解市级财政支出2.1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48.4亿元、调出资金82.1亿元、结转下年支出103.3亿元,支出总量为418.7亿元。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执行平衡。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78.3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增长66.8%。加上市级财政对本区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3.1亿元、动用上年结转收入30.7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84.6亿元,收入总量为396.7亿元。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60.8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2.9%,增长39.2%。加上上解市级财政支出2.1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48.4亿元、调出资金82.1亿元、结转下年支出103.3亿元,支出总量为396.7亿元。其中:区本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67.6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区本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支出103.3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7.9%,主要用于土地储备、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支出。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执行平衡。

(三)2022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预计执行情况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0.75亿元,为预算的110.3%,下降12.8%。主要是国有企业收益上缴收入。加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收入0.03亿元、上年结转收入0.48亿元,收入总量为1.26亿元。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0.83亿元,完成预算的97.6%,增长56.6%。主要安排国有企业注册资本金增资。加上调出资金0.23亿元、结转下年支出0.2亿元,支出总量为1.26亿元。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执行平衡。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0.75亿元,为预算的111.9%,下降12.8%。主要是国有企业收益上缴收入。加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收入0.03亿元、上年结转收入0.48亿元,收入总量为1.26亿元。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0.83亿元,完成预算的98.8%,增长56.6%,主要安排国有企业注册资本金增资。加上调出资金0.23亿元、结转下年支出0.2亿元,支出总量为1.26亿元。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执行平衡。

(四)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2022年,经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市级财政下达我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629.7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231.9亿元,专项债务限额397.8亿元。截至2022年底,我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455.1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211.3亿元,专项债务余额243.8亿元。债务规模适度,风险总体可控。

(五)落实区人大预算审查意见情况

2022年,按照区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审查意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努力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贯彻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财政政策积极有为,重点支出保障有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突如其来的新一波疫情,我们积极应对财政收入深度回落、支出需求大幅增加、收支平衡矛盾加剧等前所未有的考验,全口径、全方位统筹平衡各类财政资金,横向加强三本预算的有效统筹,纵向加强区镇两级财力的平衡保障,集中财力兜牢“三保”底线,进一步提高财政资源配置使用效率,为闵行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财政支撑。

1.以积极财政政策为引领,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

一是全力以赴助推经济回稳向好。财力分享比例进一步向镇级倾斜,支持招商引资和改善营商环境;聚焦重点园区企业发展,打造产业经济新增长点;加大存量土地转型、低效能用地减量化投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优质项目落地,强化土地高效利用。二是真金白银助力企业纾困发展。为市场主体减负,累计退税减税缓税超150亿元,确保惠企红利应享尽享;推动国家和本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落地,制定推出“闵18条”助企纾困政策,加快落实落地财政扶持和各类惠企政策超77亿元,同比增长25%,帮助市场主体稳预期、提信心、促发展;设立“高质量发展专项贷款”200亿元,授信总计超182亿元,企业实际提款超87亿元,享受政府补贴后平均贷款利率不高于2.7%,高效支撑企业经济回暖。三是政策发力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一轮现代服务业、稳外资外贸、跨越式发展、专精特新企业、企业技术中心、春申金字塔人才等政策落地实施,完善质量强区、园区产业等政策,出台支持金融业推动产融结合新政,提高政策导向性和精准度。

2. 以建设人民城市为引领,加强重点领域保障力度

一是坚持落实政府过“紧日子”。将厉行勤俭节约制度化、常态化,严格执行各类经费支出标准,着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压缩公用经费30%,压减非重点、非刚性等项目支出20%,压减经费7.5亿元;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保障重点领域支出强度。是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安排74.6亿元,支持抗原核酸检测、防疫保供物资、隔离定点医院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大对街镇疫情防控支出需求的保障力度;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开辟政府采购和支付绿色通道,最大程度保障疫情防控;制发疫情防控支出参考标准,确保资金安全规范使用。三是切实促进民生福祉。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民生事业投入,坚持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保持68%以上;投入20亿元用于巩固和提升社会保障体系,投入18.6亿元用于老街片区、老旧公房、“城中村”改造及加装电梯等民生实事项目,投入20亿元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和示范村建设,有效加快城市更新,投入27.2亿元用于轨道交通和路网布局建设,投入11.8亿元用于河道整治、绿地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以深化财政改革为引领,提升预算管理精细化水平

一是夯实财政管理基础。制度先行,深化重点资金、重点领域管理。建立教育民转公资金管理机制;修订公立医疗机构结余资金管理办法;完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资金制度。规范政府购买服务,建立四级目录机制;加强内控制度建设,从严从紧规范“单一来源”采购审批;深化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修订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和出租、出借管理办法。二是提升绩效管理能级。坚持把绩效管理深度嵌入预算管理全过程,强化部门预算绩效管理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新体系;加强对财政政策、政府债券、专项转移支付等重点领域以及民生保障、产业政策等重点项目的绩效管理;创新形成专家再评审、项目再评价和财政再复核“三位一体”的再评价机制。三是强化债务管理效能。接受人大对地方政府债务审查监督,向区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积极争取市地方政府债券支持,获得地方政府债券资金112.9亿元,支持产业园区基础设施、轨道交通、生态环保等领域项目建设;建立债券支出进度通报预警机制,加快推动项目建设,提升债券资金使用效益;全面完成全域隐性债务清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2022年,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在区委的坚强领导和人大、政协及代表委员们的监督指导下,全区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大上海保卫战的抗疫斗争中巩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财政运行总体平稳,为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提供了坚实保障。

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预算管理和财政运行中还面临一些困难、问题和挑战:一是疫情衍生问题和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企业新旧动能转换尚需加强,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压力仍然较大;二是“十四五”期间各重点领域、民生保障等公共服务资源布局和品质提升对财政资金的需求仍保持较高水平,财政紧平衡依然存在;三是全过程项目预算绩效管理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单位绩效、政策绩效等综合绩效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四是现代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仍需深化,财政资金、资产和资源有机结合的统筹协调和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对此,我们高度重视,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改进。

二、2023年预算草案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虽然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但要看到,我区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持续恢复发展的态势不会改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面对多重困难和机遇,我们将按照区委的决策部署,在区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以财政政策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一)2023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2023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十二届市委二次全会和七届区委六次全会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立足当下,着眼长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推进健全现代预算制度,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建设创新开放、生态人文现代化主城区建设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着重把握以下原则:一是坚持聚焦保障重点。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做好重点领域支出保障,兜牢“三保”底线。二是坚持强化资源统筹。加强“三资”管理的有机结合,加大财政统筹力度,综合平衡财政“三本”预算,着力支持区镇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区域高品质发展。是坚持深化绩效管理。继续推动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建立以项目评审和项目评价为支撑的项目库管理模式,强化零基预算理念。四是坚持统筹发展安全。增强忧患意识,牢固树立底线思维,严肃财经纪律,平衡好促发展和防风险的关系,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增强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2023年财政政策和预算重点投向

把加快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实施国家战略任务为牵引,着力打造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和高能级产业集群,持续保障改善民生,优化城区格局,提升城市品质,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引领和资金杠杆作用,服务北部先行、中部崛起、南部振兴、东部开发建设,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1.    聚焦激发市场活力,助力经济发展提质加速

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支持加快构建特色鲜明、实力强劲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发挥重点产业园区的桥头堡作用,安排32.9亿元园区专项发展资金,注重政策引领,加大新一轮专项资金的精准度和有效性,支持紫竹二期、临港科技城、闵开发、科技绿洲等园区开发建设,推动园区跨越式发展。二是提升重点区域、重点产业的创新发展作用,安排25亿元产业扶持资金,推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形成重点项目集聚的产业新高地,“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形成创新要素集聚的强劲增长极,马桥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区形成高端科技成果的重要承载区,加快打造“两翼齐飞,双轮驱动”的产业格局。三是深化土地资源政策+空间的叠加作用,安排135亿元,用于通过动迁拔点腾土地、减量化和农民相对集中居住腾指标、引入优质项目落地盘存量,以土地的高质量复合利用推动城区高能级持续发展。四是加强金融政策的资金配置作用,有效扩大政策担保支持范围,拓宽融资渠道,强力支撑中小微、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力争全区在保总额规模达100亿元;加大“投贷保扶”联动,大力引导政府投资基金聚焦闵行产业发展及园区建设,推动创新功能集聚和全产业链扩散。

2.    聚焦增进百姓福祉,打造高品质美好生活

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兜牢民生底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一是推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安排21.5亿元,完善“四位一体”住房保障机制,加速推进“两旧一村”改造,着力优化居住条件和环境。二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安排52亿元,优化区域教育资源布局,加强学区集团建设,落实义务教育“双减”“五项管理”,加快建设高质量智慧教育体系。三是提高医疗服务能级,安排8.9亿元,完善基本公卫体系,切实保障公卫应急需求,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布局。四是兜住社会保障底线,安排19.9亿元,稳定和扩大就业、鼓励创业、加强职业培训,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促进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五是深化乡村振兴战略,安排27.2亿元,支持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等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乡村共同富裕。

3.    聚焦建设宜居城区,加快城市功能品质提升

围绕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和“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结合城市副中心建设,增加财政支出强度,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建设更加和谐宜居的现代化主城区。一是加快综合交通发展,安排38.3亿元,保障银都路越江隧道、轨交23号线一期、轨交19号线、嘉闵线、市域铁路示范区线、S4抬升、昆阳路匝道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道路精细化、智能化管理。二是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安排21.9亿元,有序推动河道整治、水生态治理等建设,加快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治理,支持闵东资源化利用中心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环境治理和承载能力。三是推动公共文化建设,安排1.5亿元,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配送体系,加快闵行体育馆、古美文体中心等公共文体设施升级和建设,新建改建市民健身步道、市民益智健身苑点,打造百姓家门口的健身场所。四是促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安排2.5亿元,进一步支持“两张网”建设,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数字场景应用,以数字技术赋能城区发展。五是筑牢城市安全防线,安排25.5亿元,完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支持安全韧性城市建设。

(三)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预计收入325.7亿元,比2022年(下同)增长6%。加上市级财政税收返还和补助收入100.5亿元、上年结转收入3.6亿元、调入资金0.2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93.4亿元,收入总量为523.4亿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预计支出479.3亿元增长1.8%。加上上解市级财政支出18.1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26亿元,支出总量为523.4亿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预计收入325.7亿元,增长6%。加上市级财政税收返还和补助收入100.5亿元、上年结转收入3.6亿元、调入资金0.2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90.4亿元,收入总量为520.4亿元。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预计支出289.3亿元,增长6.2%。加上上解市级财政支出18.1亿元、区对镇转移性支出187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26亿元,支出总量为520.4亿元。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区对镇转移支付28.2亿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预算23.7亿元,包括均衡性转移支付预算12.9亿元,体制性转移支付预算10.8亿元;专项转移支付预算4.5亿元。根据国家深化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要求,为增强预算编制的完整性、主动性,2023年调整完善了区对镇转移支付结构,提高转移支付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合理性,继续保持教育、“三农”、医疗卫生等九个方面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更加聚焦区委区政府重点项目任务,综合统筹考虑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

2023年区级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用财政拨款开支的三公经费预计合计0.77亿元,比2022年预算数下降2.5%。其中:因公出国(境)费预计0.14亿元,公务用车购置费及运行费预计0.48亿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预计0.13亿元、公务用车运行费预计0.35亿元),公务接待费预计0.15亿元。

按照《预算法》规定,在2023年预算年度开始后,区级预算草案在区人代会批准前,参照上年同期的预算支出数额,安排了必须支付的本年度部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四)2023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预计收入178.9亿元,下降40.4%。加上市级财政对本区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0.2亿元、动用上年结转收入103.3亿元,收入总量为282.4亿元。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预计支出196.1亿元,增长7.3%。加上上解市级财政支出4.9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5.5亿元、结转下年支出65.9亿元,支出总量为282.4亿元。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预计收入与全区数一致。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预计支出162.1亿元,增长0.8%。加上区对镇政府性基金转移性支出34亿元、上解市级财政支出4.9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5.5亿元、结转下年支出65.9亿元,支出总量为282.4亿元。其中:区本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72.7亿元,下降40.4%;区本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支出138.3亿元,增长33.9%,主要用于土地储备、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支出。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五)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预计收入0.68亿元,下降9.3%。加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收入0.03亿元、上年结转收入0.2亿元,收入总量为0.91亿元。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预计支出0.69亿元,下降16.9%,加上调出资金0.22亿元,支出总量为0.91亿元。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2023年无镇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区数即区本级数。

三、扎实做好2023年财政改革发展工作

2023年,我们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向改革要动力、向管理要效力,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狠抓高质量发展,持续构建发展型财政;狠抓民生改善,持续构建共享型财政;狠抓预算改革,持续构建创新型财政;狠抓风险防范,持续构建安全型财政,确保完成全年预算目标任务。

(一)全力落实保障,优化财政收支结构

一是把经济发展放在首要位置。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提高制造业立区、服务业兴区水平,各项政策适时靠前发力,促进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持续推动产业加速集聚;发挥财政政策引领作用,进一步完善优化各类产业政策,提高政策导向性和精准度,形成市场主体内生激励,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构建有利于促进金融资源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体系,推动金融业与实体经济互动发展、产融结合,畅通经济循环。二是把民生保障作为底线兜牢始终坚持严和紧的主基调不放松,把过“紧日子”要求贯穿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各方面,精打细算、节用裕民,腾出更多资金用于稳市场主体、稳就业保民生;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民生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级,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三是把统筹资源作为主要举措。加强财政资金、资产、资源全要素统筹,形成支撑保障各项事业发展的合力,加强对中央、市拨资金,政府性基金以及一般公共预算资金的统筹;按照“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厉行节约、物尽其用”原则,强化资产配置与资产存量挂钩机制;聚焦动迁安置房存量房源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搭桥使用,盘活存量资产;继续积极争取专项债券额度,用好专项债券资金,扩大有效投资。

(二)深化创新改革,健全现代预算制度

一是完善区镇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明确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区与镇财政事权划分,完善支出责任分担方式,逐步建立起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制度体系和保障机制,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镇级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更好发挥基层财政职能作用,增强财政统筹能力。是深化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根据财政部和市财政局统一布署,创新示范引领全市预算管理一体化工作,统一预算管理业务流程、管理要素、控制规则,实现市、区、镇三级数据集中贯通。三是推动绩效管理提质增效。找准发力点和切入点,重点实施“成本管理”和“项目绩效”齐头并进的预算绩效管理,加强成本绩效分析,健全财政支出标准;全面完善“再评价”机制,从专家再评审、项目再评价和财政再复核三个维度,提高绩效评价质量管控。四是加强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强化资产管理内控制度建设,加快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管理,运用数字化手段赋能国有资产管理,盘活存量资产、严格控制新增资产,规范资产出租行为。五是强化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健全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体系,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支出标准,强化各部门主体责任,规范政府购买服务行为。六是推进政府采购改革。继续推行采购意向公开,积极推进上海采购云平台网上超市试运行;完善中介集市管理办法,动态调整服务事项和适用范围,规范交易行为。

(三)坚持常态监控,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一是严肃各级部门财经纪律。集成资源力量,切实加强财政监督与巡视、审计的贯通协调,进一步发挥监管合力,强化结果运用,实现整改落实与预算编制的有效衔接;强化部门预算闭环监管,深化基层财政运行评估,深入推进财会监督,切实增强纪律规矩意识,坚决守住财经纪律底线。二是坚守财政金融风险底线。健全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形成“借、用、管、还”闭环制度体系,确保不出现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压实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责任,实施地方债券支出进度通报预警机制,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监控金融运行和金融行业运行情况,坚决筑牢风险“防火墙”,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三是主动接受人大审查监督。进一步深化落实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指导意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自觉接受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全面落实政府债务、国有资产、预算绩效等管理情况向人大报告制度,更好落实预算联网监督要求,坚决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决议, 更好回应社会关切。

做好2023年财政预算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的指导监督,着眼“四个结合”,坚持“四个放在”,把持续提升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作为最集中的工作导向和最鲜明的奋斗指向,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做好财政工作,定信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砥砺前行,加快建设创新开放、生态人文的现代化主城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附件:《闵行区2022年全区及区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全区及区本级预算(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