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区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作关于闵行区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一、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坚持稳中求进、稳中向好,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围绕现代化主城区建设,着力推动高水平开放发展、高质量创新发展,民生事业和重点支出保障有力有效,顺利完成“十四五”承上启下之年财政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
(一)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6.7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00.3%,比2022年(下同)增长6.3%。加上市级财税返还和补助收入119.5亿元、上年结转收入12.1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32.8亿元、调入资金88.5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5.6亿元,收入总量为615.2亿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7.1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7.5%,下降2.8%。加上上解市级财政支出21.5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26亿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2亿元、结转下年支出8.6亿元,支出总量为615.2亿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平衡。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6.7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00.3%,增长6.3%。加上市级财税返还和补助收入119.5亿元、上年结转收入12.1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32.8亿元、调入资金88.5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2.4亿元,收入总量为612亿元。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2.1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6.2%,下降3.8%。加上区对镇转移性支出192.5亿元、上解市级财政支出21.5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26亿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1.8亿元、结转下年支出8.1亿元,支出总量为612亿元。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平衡。
1.财政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3%,从特点看,一是财政收入呈现恢复性增长,2023年是留抵退政策的清算年,剔除大规模留抵退因素后,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际增长7.8%,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二是税收收入呈现实质性向好,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后,税务征收收入仍然完成306.3亿元,同比增长7.7%,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三是非房产收入呈现强有力支撑,各街镇、园区非房产收入平均增幅实现两位数增长,达到13.1%,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建立,产业快速发展夯实财政收入坚实基础。
2.区本级主要支出执行情况
2023年,区本级公共安全支出19.4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8.0%;教育支出42.7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1.8%;科学技术支出12.8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4.1%;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2.7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6.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2.6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7.3%;卫生健康支出29.2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6.4%;城乡社区支出32.7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6.2%;农林水支出13.7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5.8%;交通运输支出9.5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
3.区对镇转移支付预算执行情况
区对镇转移支付34.2亿元,完成预算的121.4%。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29.7亿元,包括均衡性转移支付12.9亿元,常规体制性转移支付4亿元,结算补助12.8亿元;专项转移支付4.5亿元。主要用于支持实施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市委、市政府重大项目和区政府重点实事项目,保持对教育、“三农”、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安全、文化体育等重要民生领域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二)2023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60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02.3%,下降14.1%。加上市级财政对本区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3.6亿元、动用上年结转收入103.3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26.2亿元,收入总量为393.1亿元。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05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8.1%,增长12.2%。加上上解市级财政支出4.8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5.5亿元、调出资金88.3亿元、结转下年支出79.5亿元,支出总量为393.1亿元。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执行平衡。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60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02.3%,下降14.1%。加上市级财政对本区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3.6亿元、动用上年结转收入103.2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26.2亿元,收入总量为393亿元。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72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7.8%,增长7%。加上区对镇政府性基金转移性支出33.1亿元、上解市级财政支出4.8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5.5亿元、调出资金88.3亿元、结转下年支出79.3亿元,支出总量为393亿元。其中:区本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48.4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02.1%;区本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支出134.5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7.7%,主要用于土地储备、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支出。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执行平衡。
(三)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0.65亿元,为预算的95.6%,下降13.3%。主要是国有企业收益上缴收入。加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收入0.03亿元、上年结转收入0.2亿元,收入总量为0.88亿元。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0.61亿元,完成预算的88.4%,下降26.5%。主要安排国有企业注册资本金增资。加上调出资金0.2亿元、结转下年支出0.07亿元,支出总量为0.88亿元。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执行平衡。2023年无镇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区数即区本级数。
(四)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截至2023年底,我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593.7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219.1亿元、专项债务限额374.6亿元;我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472.6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218.1亿元,专项债务余额254.5亿元。债务规模适度,风险总体可控。
(五)落实区人大预算审查意见情况
2023年,按照区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审查意见,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持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强化财政资源统筹,深度优化支出结构,全力保障重点领域支出,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严峻复杂形势下,顶住了压力、稳定了规模、提升了质量,为完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保驾护航。
1.坚定区域发展信心,全力以赴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一是多措并举组织财政收入。加大对重点企业、新增企业财政收入分析,推动房产与非房产行业双管齐下、共同发力,把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作为扩投资、稳增长的有力抓手和有效途径;建立房产楼盘和土地出让地块协同跟踪机制,确保房产行业税收应收尽收。二是千方百计促进区域发展。加大留抵退税等转移支付政策对镇级的倾斜,继续延续和优化区镇财力分享政策,支持各镇招大引强、加快发展;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60亿元,让企业轻装上阵;发挥重点产业园区的桥头堡作用,落实30.7亿元园区专项发展资金,推动园区跨越式发展,加快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深化土地资源政策+空间的叠加作用,盘活存量土地,引入优质项目,以土地的高质量复合利用推动城区高能级持续发展。三是聚焦重点完善政策体系。制定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12条、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6条、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就业培训、支持产业人才创新创业等政策举措,修订增补“小升规”“规转强”政策条款,落实财政扶持和各类惠企政策91.3亿元,推动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四是全力支持“一南一北”战略。设立资金总量15亿元“大零号湾专项发展资金”,支持世界级“科创湾区”建设和区校联动合作机制,成立“大零号湾”创投基金,大零号湾科创金融联盟基金规模超150亿元;出台建设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政策,落实虹桥商务区专项资金和核心区扶持资金8亿元,推动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建设。五是积极创新深化金融服务。建设“南部科创中心金融服务平台-大零号湾金融港”和“闵行金融科技服务平台”,提供全方位、全要素、便捷化的金融服务;发放200亿元高质量发展专项贷款,中小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在保余额92亿元,获评“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支持中小微、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2.坚持人民至上初心,用心用情加强民生事业保障
始终坚持严和紧的主基调不放松,把过“紧日子”要求贯穿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各方面,精打细算、节用裕民,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兜牢民生底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一是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经费。投入32.5亿元,支持抗原核酸检测、防疫保供物资、隔离定点医院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保障街镇防疫支出需求。二是巩固夯实社会保障体系。投入19.2亿元,稳定和扩大就业、鼓励创业、加强职业培训,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促进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三是切实加强社会公共服务。投入52亿元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优化区域教育资源布局,加快建设高质量智慧教育体系;投入13.5亿元提高医疗服务能级,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布局;投入1.5亿元优化升级文体服务,成功举办一批文博精品展陈,推广全民阅读,打造百姓家门口的健身场所;推进建设100个居村党群服务站,打造议事主阵地、民意集散地、美好生活地。四是加快推动城乡转型发展。全面系统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投入40.8亿元加快综合交通建设,保障机场联络线、嘉闵线等一批市政重大工程全面推进,加强道路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投入27.5亿元加速推进龙吴路5530弄旧住房成套改造、莘庄镇小梁薄板不成套房屋居民异地安置等“两旧一村”改造,“美丽家园”房屋主体修缮完工80万平方米,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300台;投入22.9亿元支持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等项目建设;投入21.4亿元有序推动河道整治、绿地建设、垃圾处理,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投入27.1亿元保障城区安全运行,促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建设30个一级消防站,完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社会治安等防控体系。
3.坚守财政改革决心,多措并举强化预算管理效能
一是硬化财经纪律约束。加强政府采购和购买服务项目管理,制定《闵行区研究类经费管理办法(试行)》,建立研究类项目申报审批机制;明确供应商定点采购方式,制发闵行区框架协议入围供应商管理规定,规范多频次、小额度采购活动;制发政府采购制度集合、案例汇编,进一步规范采购行为。二是深化财政预算改革。全面启动区镇两级成本绩效试点工作,制定《闵行区加强成本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方案》,作为本市首批成本绩效改革试点区,精选重点领域30个项目,平均降低项目成本14.5%,形成200余项预算标准,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约束有力的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推动“公务之家”APP上线,全面实施差旅电子凭证网上报销改革,实现预算数据链的连续性、完整性、可追溯性。三是强化财会监督检查。针对政府债务、资产资源、政府采购、暂付款管理等八大领域,持续开展地方财经纪律重点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保持高压态势,有力遏制增量,有效清除存量,牢固树立财经纪律“红线”意识;强化新增债券穿透式全生命周期监管,落实债券支出预警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借助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构建常态化预算执行监控机制,实施从预算编制、分配下达到预算执行的全链条管理和监控预警,提高预算精细化管理水平。
总的来看,2023年我区财政运行总体良好,财政改革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为闵行现代化主城区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这是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人大、政协及代表委员们监督支持的结果。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运行中还面临不少困难、问题和挑战:一是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经济发展面临的压力依然较大,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城乡转型步伐需要加快,助力实体经济增长和对中小企业的引导作用需要财政政策持续发力;二是财政收支仍然处于紧平衡状态,“十四五”期间闵行现代化主城区建设仍要求较高水平的财政资金保障,教育、卫生、养老、其他社会事业以及各类公共服务等刚性需求依然旺盛,政府债务还本付息进入高峰期,各重点领域资金需求较大;三是财政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成本绩效分析是预算绩效改革新的深化,财会监督改革是财政监督工作新的要求,税基评估工作是组织财政收入新的机制,区对镇财政体制和预算监管是财政管理新的规范。这些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改进和落实。
二、2024年预算草案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在区人大的监督指导下,科学研判收支形势,合理编制财政预算,更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为闵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2024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2024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坚定不移将“一南一北”战略作为闵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和强化“四大功能”的重要抓手,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国家重大战略为牵引,以城市治理现代化为保障,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持续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绩效,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用心用情用力增进民生福祉,加快建成创新开放、生态人文、宜居安居现代化主城区。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着重把握以下原则:一是强化系统思维,突出结构优化。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加强重点领域支出保障,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各类财政资金的统筹安排和公共资源资产的综合管理,盘活各类存量资源,组合使用专项债、税费优惠、财政补助、财政贴息、融资担保等多种政策工具,服务区域高品质发展。二是强化绩效思维,突出降本增效。牢固树立成本效益理念,落实成本管控和支出标准建设,加强事前绩效评估,持续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将成本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充分发挥预算绩效管理的引导约束作用。三是强化管理思维,突出预算约束。借助预算一体化系统,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切实提升预算编制的约束性,强化预算执行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财会监督,确保财政资金使用规范高效安全。四是强化战略思维,突出统筹兼顾。既要抓住当下主要矛盾,适度扩大支出规模,满足实际需要,又要注重长远前瞻布局,“留有后手”,为应对未来可能的风险挑战留出空间;既要把做大经济总量作为当务之急,又要把培育新动能作为重中之重;既要坚持发展为民、办好民生实事,又要推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提升经济品质。
(二)2024年财政政策和预算重点投向
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保障,支持改革开放、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加快存量闲置土地转型,发挥财政资金引领带动作用,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支持增进民生福祉、城市治理现代化,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用好财政政策空间,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
1.加强政策协同,切实提升经济向好态势
一是壮大优势产业,推动转型升级。坚持制造业立区,提高政策精准性、有效性,安排32.2亿元,推动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蓬勃聚势,落实三大先导产业新一轮“上海方案”,促进新一轮现代化产业、制造业在科技创新中实现新突破、新发展;延续、优化、完善并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加大对科学、科技、科创的“三科”投入,进一步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二是聚焦重点区域,助推能级跃升。安排9.8亿元,全力支持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提升发展能级,吸引总部经济、生物医药、光伏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集聚成势;出台“大零号湾”专项政策,形成覆盖科创全链条的支持政策,安排4.5亿元,促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不断增强,持续优化载体空间和产业功能布局;安排34.9亿元,推动紫竹二期、临港科技城、闵开发、科技绿洲建设发展提速,实现区域引领和产业带动。三是提速金融服务,促进产融结合。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围绕“南北联动,双核辐射”空间发展战略,普惠贷款投放总量突破350亿元,高质量发展专项贷款200亿元,政策性融资担保贷款总量突破100亿元;新增各类新兴金融机构30家,力争大零号湾科创金融联盟基金规模达到230亿元,加快63亿元政府投资基金项目聚焦,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2.加大民生投入,倾力解决百姓急难愁盼
一是大力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安排24.5亿元,积极构建“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大力推进“两旧一村”改造,完成80万平方米“美丽家园”建设等任务。二是加快推进教育强区建设。安排57.4亿元,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成一批高质量基础教育设施,推进示范性学区集团建设,实施新一轮初中强校工程,加强特色高中创建,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三是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安排16.4亿元,优化提升医疗资源规划布局,加强闵中心医院、市五医院能力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推动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建设,加快中医传承创新发展。四是兜底落实基本民生保障。安排22亿元,落实更多稳岗扩岗举措,稳步推进城乡居保扩面续缴,持续提升社会救助和福利保障水平,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五是积极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安排17.4亿元,开展大治河以南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有序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做优做强都市现代农业,推进“都市田园农业片区”示范建设;加大基本农田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力度,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3.加快城市更新,系统推进城区能级提升
一是加快综合交通路网布局。安排33.9亿元,持续推进机场联络线、嘉闵线、轨交13号线、轨交23号线、浦业路一期等工程建设,新增1200个新能源公共充电桩,促进城市交通更为便利。二是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安排16.8亿元,持续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有序推动河道整治,加快虹桥前湾公园等城市公园建设,新建一批口袋公园、乡村公园,建成闵东资源化利用中心,加快生态宜居新城区建设。三是加强公共文体服务供给。安排1.7亿元,加快建设春申湖四岛、冯远美术馆等重大文化设施,优化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和功能,建成一批家门口的文化新地标,推进全民健身公共资源拓展工程,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四是支持安全韧性城市建设。安排28.6亿元,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支撑治理数字化转型及创新应用拓展,深入推进“一网通办”,持续提升“一网统管”运行能力,强化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管理、消防安全、社会治安等领域监管治理,深化平安闵行建设,保障城市运行安全有序。
(三)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预计收入346.3亿元,比2023年(下同)增长6%。加上市级财政税收返还和补助收入97.5亿元、上年结转收入8.6亿元、调入资金0.2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86.5亿元,收入总量为539.1亿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预计支出493.1亿元,增长7.9%。加上上解市级财政支出22.7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23.3亿元,支出总量为539.1亿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预计收入346.3亿元,增长6%。加上市级财政税收返还和补助收入97.5亿元、上年结转收入8.1亿元、调入资金0.2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85.6亿元,收入总量为537.7亿元。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预计支出290.6亿元,增长10.9%。加上上解市级财政支出22.7亿元、区对镇转移性支出201.1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23.3亿元,支出总量为537.7亿元。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区对镇转移支付26.7亿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预算22.2亿元,包括均衡性转移支付预算12.9亿元,体制性转移支付预算4亿元,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预算5.3亿元;专项转移支付预算4.5亿元。根据国家和市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总体要求,为进一步规范我区转移支付分类,2024年设立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提高转移支付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合理性,继续保持教育、“三农”、医疗卫生等九个方面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更加聚焦区委区政府重点项目任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
2024年区级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用财政拨款开支的“三公”经费预计合计0.76亿元,比2023年预算数下降2%。其中:因公出国(境)费预计0.14亿元,公务用车购置费及运行费预计0.48亿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预计0.13亿元、公务用车运行费预计0.35亿元),公务接待费预计0.14亿元。
按照《预算法》规定,在2024年预算年度开始后,区级预算草案在区人代会批准前,参照上年同期的预算支出数额,安排了必须支付的本年度部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四)2024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预计收入170.6亿元,下降34.4%。加上市级财政对本区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0.4亿元、动用上年结转收入79.7亿元,收入总量为250.7亿元。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预计支出159.9亿元,下降22%。加上上解市级财政支出9.1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49.1亿元、结转下年支出32.6亿元,支出总量为250.7亿元。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预计收入170.6亿元,下降34.4%。加上市级财政对本区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0.4亿元、动用上年结转收入79.5亿元,收入总量为250.5亿元。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预计支出132亿元,下降23.3%。加上区对镇政府性基金转移性支出27.7亿元、上解市级财政支出9.1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49.1亿元、结转下年支出32.6亿元,支出总量为250.5亿元。其中:区本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64.4亿元,下降33.8%;区本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支出126.5亿元,下降5.9%,主要用于土地储备、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支出。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五)2024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预计收入0.58亿元,下降10.8%。加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收入0.03亿元、上年结转收入0.07亿元,收入总量为0.68亿元。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预计支出0.49亿元,下降19.7%,加上调出资金0.19亿元,支出总量为0.68亿元。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2024年无镇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区数即区本级数。
三、扎实做好2024年财政改革发展工作
2024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勇于创新突破、持续攻坚克难,紧紧围绕全区重点工作任务,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健全现代预算制度,努力守好财政收支平衡之门,铺好经济产业发展之路,护好民生实事保障之本,用好财政改革创新之器,谋好规范高效管理之策,切实提升财政管理法治化、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
(一)强化体制完善,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是优化财政收入的分析机制。加强对于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形势、财税收入形势的前瞻性分析,强化部门信息共享联动机制。开展重点企业税基评估,建立市区联动和区镇及各部门协同的工作协调制度,逐步建立对重点企业发展和服务的评估引导制度。二是落实政府过“紧日子”的管理机制。严格控制和压减一般性支出,勤俭节约办一切事业,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持续提升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三是健全财政资源的统筹机制。加强政府预算统筹,强化“三本预算”的贯通,积极争取国家、市级专款,做好当年支出和中长期支出的平衡,做好重大政策和财政保障能力的平衡;在资产统筹上下功夫,加强资产公物仓管理,细化政府采购新增资产预算编制,严控办公设施设备标准;做深做细专项债券项目储备,继续积极争取专项债券额度,优化债券投向领域,切实扩大有效投资。
(二)强化守正创新,有力提升高效能治理
一是全面实施成本预算绩效改革。各部门、各街镇全面推进,在教育、卫生、科技、养老、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和重点领域形成一批财政支出标准,促进降本增效和财政支出结构优化。二是充分发挥公物仓统筹调剂作用。深化纳仓管理,将待处置及闲置资产应纳尽纳,把公物仓调剂作为设备购置的前置条件。三是切实规范政府购买服务管理。推进政府购买服务重点项目标准化,规范政府购买服务的政府采购行为,加大项目信息公开力度。四是持续强化政府采购领域监管。推行全区统一的中介服务框架协议管理机制,加强监督约束,保障政府采购工作规范运行。五是大力推行“公务之家”使用。实施“公务之家”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联动,实现预算编制、执行到监督的大贯通,单位内部实施审核轨迹的全记录,使公务支出规范透明高效。
(三)强化风险防控,着力加大高强度监管
一是完善财会监督制度体系。制定本区财会监督方案,以资金运行监督为切入点,严格执行各项财经法规和管理制度,进一步提升预算管理、资产资源配置能力,保障财政三资的安全规范、高效运行。二是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健全政府债务管理机制,落实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专项债券资金投后管理,完善项目建设和运营全周期、全过程监管机制;始终守好债务红线,严控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新增政府隐性债务;防范金融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三是落实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主动对照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指导意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等规定,自觉接受预算决算审查监督,落实预算联网监督要求,充分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提升支出预算和政策的规范性、科学性、有效性。
各位代表,做好 2024年预算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的指导监督,坚定信心、守正创新,埋头苦干、开拓奋进,全面落实市区改革任务,充分发挥财政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积极作用,为闵行全力推进建设创新开放、生态人文、宜居安居现代化主城区,为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更大贡献!
附件:《闵行区2023年全区及区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全区及区本级预算(草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