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后勤保卫 > 节能节水管理 
闵行区教育局关于在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
来源: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  发布时间:2019年3月20日
  • 索引号:SY1800202000028
  • 主题分类:科技、教育\教育
  • 发文机关: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
  • 成文日期:2019-03-19
  • 发文字号:闵教字〔2019〕45号
  • 发布日期:2019-03-20
  • 生效日期:
  • 失效日期:
  • 文件状态: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文件

闵教字〔201945

 

各中小学(含中职校)、幼儿园: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推进全程分类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沪府办发[2019]3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等七部门关于在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沪教委体〔201859号),以及《闵行区贯彻<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推进全程分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促进本区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经研究,决定在全区各中小学(含中职校)、幼儿园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重要指示。按市、区总体部署,加快建立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建设全体参与、统筹管理的垃圾分类管理体系;提高全体学生生活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意识,建立长效生态文明发展宣传机制。切实把垃圾分类工作融入城市精细化管理、美丽家园、美丽乡村、美丽街区创建和新一轮“创全”行动中,为建设品质卓越生态宜居现代化新城区作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原则

(一)育人为本,全面推进。把生态育人作为核心,全面做好组织管理、宣传教育和校园建设等各项工作。

(二)完善机制,创新发展。根据市、区、校三级管理职责,建立垃圾分类投放规范体制机制。提倡学校创新思路、举措,利用家庭、社区资源合理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三)注重效果,培育特色。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开展丰富多彩品牌活动项目。

三、工作目标

以创建“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为抓手,全面贯彻落实《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展示闵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新动力、新时尚、新风貌和新成果。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有利于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促进资源回收利用,推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工作长效机制,规范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贮存工作,逐步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2019年,全区各学校、幼儿园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100%;到2020年,学校生活垃圾分类质量明显提升。

四、主要任务

(一)规范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贮存工作

1.明确生活垃圾分类标准。本市生活垃圾分类实行“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四类分类标准。各校做好垃圾分类标准的知识普及教育工作。具体分类标准参考《校区生活垃圾分类标准》(见附件1)。

2.规范校内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设置。各学校应按不同垃圾类别设置收集容器及投放点。针对学校特点,设立纸类专项回收容器,在食品加工及就餐区域设置湿垃圾收集容器,产生餐厨废弃油脂的,还应当设置餐厨废弃油脂专用收集容器。学校配置垃圾箱房的,应当成组设置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干垃圾收集容器;产生餐厨垃圾的,应当增加设置湿垃圾容器。

3.建立完善校内生活垃圾分类台帐制度。学校应设置台帐记录生活垃圾种类、数量、去向等信息,委托规范的收运单位,建立双向监督机制,与收运单位做好交接、登记和统计工作。

4.积极协调和督促收运单位按时清运垃圾,湿垃圾要做到“日产日清”。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校内生活垃圾分类服务工作。

5.做好与社会生活垃圾分类运输、资源化利用和终端处置等环节的衔接。

(二)大力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

1.重视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逐步建立包括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教育的生态文明教育长效机制。根据各校学生实际年龄特点,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纳入学校教育课程体系中。

2.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各学校要积极组织本单位教师培训,力争让所有教师成为生活垃圾分类的明白人、引路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班、环保社团等建设。

3.开展形式多样、效果显著的生活垃圾分类综合实践活动,将垃圾分类融入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总体内容中。组织学生参与垃圾分类活动,参观生活垃圾处理场所,让学生零距离了解垃圾分类处置的工艺和流程,切实提高普及率、覆盖面、有效性。

4.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每校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以生态文明教育和生活垃圾分类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结合学校科技节、艺术节、环保主题月等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创新、推广生活垃圾分类与减量的科技发明和艺术创造。注重利用新媒体资源宣传推广,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积极落实和丰富学校垃圾分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各校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实际情况,积极落实和不断丰富校园垃圾分类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培育和创新校本特色的绿色课程教育品牌。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垃圾分类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科技创新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各环节。组织参与闵行区中小幼垃圾分类实践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中的“十个一”活动(见附件2),进一步提升垃圾分类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的实效。

()做好实验室废弃物等其他垃圾处理工作

各学校要加强教学和实验垃圾,特别是含危险废物成分的垃圾应分类收集、存放和处理。要严格区分教学和实验中产生的日常生活垃圾和有害垃圾。对日常生活垃圾,学校要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做到分类投放、分类收集,促进减量化、资源化;对实验室危险废物,要坚守安全红线,专人管理,重点监控,定时巡查,建立实验室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包括废物产生的种类、数量、流向、贮存、处置等信息。要做好实验室危险废物分流收集、运送、贮存、交接及处置的相关要求。严格规范实验室危险废物贮存场所(设施)管理,并在醒目位置设立危险废物标识,不得露天堆放,防止二次污染。各学校应当将实验室危险废物交由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建立交接登记制度,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校内产生的医疗垃圾、建筑垃圾等其他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参照行业规定执行。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教育局在区政府统一领导下,加强对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指导和管理,教育局成立学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部署、协调本区各校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

(二)落实主体责任。各学校是开展校内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贮存的责任主体,要制定完善有关工作制度,明确内部管理岗位和职责,落实专人负责。要建立校内各部门协同配合工作机制,形成校内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合力。

(三)加大经费投入。根据全区统一部署,要加大校内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经费投入,并适当增加第三方服务(运行、宣传等)的投入力度,为垃圾分类工作有效开展提供坚实可靠的资金保障。

(四)密切部门协作。区发展改革委、区绿化市容局、区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区环保局、区机管局等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对学校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及时协调解决学校困难和问题。学校要积极与环保部门取得联系,请其对实验室危险废物处理工作进行指导,区建设管理、房管、绿化市容局等部门要支持本区学校做好指导衔接工作,适应和满足学校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需求。宣传部门要发挥新闻媒体作用,积极报道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好经验好做法,开展宣传引导工作,形成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五)强化监督检查。按照区政府的制度标准和工作要求,加强对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情况的管理监督和检查考核。教育系统开展文明校园创建评比工作,逐步将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情况列为考核指标。

 

附件:1.校区生活垃圾分类标准

2.闵行区中小幼垃圾分类实践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3.学校推进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承诺书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

2019319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抄送:青少年活动中心、各街镇、莘庄工业区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办公室              2019319日印发

相关附件下载: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