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4年闵行区水务工作总结》的 文字解读
一、背景 为全面总结2024年度工作,区水务局发布了《2024年闵行区水务局工作总结》。同时,为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工作,特对《2024年闵行区水务工作总结》进行解读。 二、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方面,一是全力保障安全平稳度汛,成功应对“贝碧嘉”、“普拉桑”、“康妮”等4次台风侵袭和18次强对流天气的严峻考验,启动全区防汛防台应急响应22次。提前完成消除积水三年行动计划10处任务和区政府为民办实事“9个积水点改造”项目。首次尝试对6 个潮位监测站高潮位进行人工经验预报和台风登陆前加密预测预报。推进智慧防汛技术支撑,完成“一网四库”、区级防汛会商大屏和10处下立交视频监控更新改造。二是加速推进水利设施建设,完成春申塘、中横沥南泵闸建设;完成六磊塘东、北竹港泵闸围堰施工;完成北横泾南、俞塘泵闸初设批复。完成淡水河、盐铁塘水闸大修工程;雄伟河水闸改建工程基本完成主体工程;丰收河、小涞港、姚墩港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及塘泗泾、曹家港水闸大修工程开工。完成1.6公里堤防专项维修工程形象进度的80%。三是逐步提标城镇排水系统,完成昆阳雨水泵站主体工程;汇驰路污水泵站取得施工许可证并进场施工。完成全区管道检测238公里、修复12公里。 加强水生态精准修复方面,一是深化河湖水网体系建设,完成大治河、俞塘等8公里河道综合整治任务;完成中南河(大治河-丰南河)河道整治项目;通过沙沟、桃园沟将三鲁河与肇沥港连通,实现断点打通。推进浦江镇、马桥镇、吴泾镇等6个街镇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完成“启动治理面积100%,完成面积不少于80%”的工作目标。二是加强雨污水源头治理,九星(星北路)、地铁北广贤已完工;虹南、昆阳、新梅主体工程完成;陇南、陇西、平南东兰正在基础结构施工;虹莘、平吉、平阳已开工。完成全区雨污混接普查,完成20%排水户和12%分区达标评估。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已达到100%,就地处理设施出水水质达标率100%。三是打造高品质河湖景观,成功创建“上海闵行紫竹水利风景区”,成为闵行区首个市级水利风景区。完成马桥镇同心村、吴泾镇和平村、浦江镇汇东村水美村庄试点建设和新虹街道北横泾水美社区(一期)试点建设。完成13个街镇52条(个)健康幸福河湖选树初步验收。 巩固水环境治理成效方面,一是夯实河湖长效管理,全区出动河湖保洁人员43万余人次,保洁船只8.8万余艘次,处置垃圾、杂物等1.6万余吨,全区综合每公里管理养护问题数为0.85处,与上年度同期相比减少0.38处,同比下降31%。二是深化河湖长制工作,全区各级河长958名累计巡河14516次,发放《致河长的一封信》、《工作提示》39封(份),累计下发“三查三访”问题交办单105件,并督促全部整改到位。三是持续提升区域好水占比,进一步规范全区水质监测相关工作,结合水质监测数据编制《闵行区河湖水质状况专报》及《闵行区水质自动站水质专报》等报告,总结水质波动趋势。全年全区河湖水质平均值无劣Ⅴ类断面,优Ⅲ类好水占比达到75%以上。 水资源节约集约管理方面,一是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审核确定2024年度取水计划为2818.7万立方米,占全区许可取水总量的74.5%;全年取水量为2377.8万立方米,用水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对各取水单位开展现场检查和指导103次。二是试点开展取水权交易,指导上海市水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淀东水利枢纽船闸重建工程)与上海旗忠高尔夫俱乐部有限公司开展取水权交易(协议转让),成为《上海市用水权交易管理指南(试行)》发布后首批完成交易的五个项目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一个实现跨年度交易的项目。三是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和推进非常规水源利用,4所学校达到市级节约用水示范(标杆)学校标准,22所学校达到市级节水型学校标准。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评首批“上海市工业园区水效领跑者”,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获评为“上海市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全年非常规水源利用量为2090.18立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