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闵行区“十三五”规划新闻发布稿
来源: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7年1月21日

  一、闵行区“十三五”规划制定过程
  闵行区“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早在两年前开始启动,并且已形成一个总体《规划纲要》和24个区级专项规划。自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把“十三五”发展列为2014年区委常委会1号议题,重点聚焦“十三五”发展的目标定位、战略思路及重点改革领域三项内容提前开展研究。2014年8月起区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街镇、园区、研究机构和各方面专家开展了58项基本思路专题研究,并首次将闵行滨江等3个重点发展地区以及新虹桥医学园区、紫竹国际教育园区、莘庄商务区等14个园区的发展思路纳入研究范围。2015年初,围绕“提升产业能级”、“加快建设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功能集聚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完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等16个选题开展了全区“十三五”发展大讨论活动,区镇两级共召开座谈会119场,广泛吸取民意。3月下旬,启动了24个区级专项规划和10项重点课题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于9月开始启动编制《闵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期间,区委书记赵奇同志主持召开了生态环境、交通、人口、创新与产业转型、规划指标等7场专题调研会,区四套班子领导和相关部门围绕闵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瓶颈短板、对策措施展开讨论,朱芝松区长提出24个区级专项规划“审议发布一个不能少、质量一点不能低、时间一个不能拖”的要求。至2016年上半年,《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陆续批准发布,历时近两年的“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告一段落。
  二、闵行区“十三五”区级专项规划编制发布情况
  第一,为什么是这24个规划?专项规划名录的确定历经多轮筛选,在充分对接区“十二五”专项规划和市“十三五”专项规划名录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比选,充分考虑了四项基本原则:一是涉及闵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领域。比如产业发展规划、科技创新规划、人才发展规划等,都是保障闵行在“十三五”期间取得长足发展,不断提高区域竞争力与活力的关键。二是涉及破瓶颈补短板。这轮规划的核心理念是破瓶颈补短板,我们希望通过五年的努力,着力解决制约闵行未来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瓶颈约束,比如交通规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国资国企改革与发展规划等。三是涉及社会民生。在24个专项规划里,有18个规划与民生密切相关,占比达到75%,其中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就业、民政、住房保障等规划聚焦百姓关心的重点问题,以体现百姓获得感为编制目标。四是涉及跨部门协同。比如生态环保规划、节能降耗规划、智慧闵行规划、社会治理规划等,都需要多个部门协同才能执行落实,这类规划的编制可以从顶层上解决部门职能分割的问题,通过规划统筹,推动工作统筹,最终实现全区一盘棋。
  第二,专项规划将如何影响闵行未来的五年?24个专项规划已编制完成,这些规划全部实施后将使闵行生态宜居现代化主城区的建设更进一步,并给闵行带来三大变化。变化一:发展后劲更强。部分专项规划着眼长远,聚焦创新改革,为闵行发展蓄能发力。如科技创新规划提出以“1 2 3 4 5”推动形成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功能集聚区构架(即形成一个核心,建设上海南部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聚焦两个着力点,促进科技支撑力、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实现大学、园区、社区三区融合发展;提升四大功能集聚,即研发机构集聚功能、产业创新引领功能、成果转化承载功能、科技创业示范功能;聚焦五大重点区域,推动“大紫竹”、莘庄工业区、南虹桥、漕河泾西区、临港浦江园等五大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的功能定位更加明晰、产业基础更加雄厚、创新资源更加集聚,创新创业承载功能更加强健)。产业规划则从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入手,强调通过建立统筹机制,在统筹规划、统筹资源、统筹模式、统筹招商、统筹政策等方面构建区域经济统筹发展的格局,并据此提出重点打造14个先进制造业发展板块和11个现代服务业发展板块,建立分级分类的布局体系。另外,本轮规划以改革为引领,贯穿财政、国资国企、民政、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领域发展,在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的同时,更加强调与社会主体的合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市场化力量,努力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和效率。变化二:城市功能更全。对照“生态宜居现代化主城区”的“十三五”规划目标,闵行针对自身存在的差距,在编制专项规划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把着力点放到破解瓶颈补短板上。如针对“断头路”多、轨道交通和骨干路网不完善等问题,交通规划提出打通58条断头路(计划2016年开工18条,2017年开工20条。截至今年上半年已竣工3条、开工6条,施工准备阶段1条,初步设计阶段14条,工可阶段28条,立项6条),同时加快建设轨道交通5号线南延伸、15号线建设、8号线三期,争取13号线西延伸、原规划17号线(现调整为规划嘉闵线)纳入近期建设计划,并加强对龙吴路加密线(规划23号线)、吴中路加密线(规划25号线)规划研究,加快方案落地。针对百姓反映强烈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水务规划提出要治理129条重污染河道(截至今年上半年,已完成40%),对全区镇村级河道全部轮疏一边,到2020年基本消除劣五类水体,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8%。为了进一步提高闵行生态水平,绿化规划提出要新建绿地500公顷,重点推动“东部浦江郊野公园一期及浦江大居绿地;西部马桥森林体育公园及马桥大居绿地;南部紫竹高新园区绿地、黄浦江滨江绿地、剑川路北部绿地;北部南虹桥地区绿地、吴淞江涵养林改造;中部外环生态专项梅陇段”等生态项目建设,到2020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加1平方米,达到10平方米左右。同时,首次将城市微型生态空间纳入公园系统,形成“口袋公园-社区公园-地区公园”三级公园体系,“十三五 ”期间将改造建成口袋公园5座。变化三:百姓生活更美。各专项规划的最终落脚点都在于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闵行百姓成为“十三五”规划的真正受益者。比如教育规划提出要以“保障公平、创新治理、优化生态、打造品牌”为发展思路,打造一批在全市有特色、能引领的示范学校和学科高地,构建形成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卫生规划提出要建设完善北部、中部、南部、东部四个区域的医疗中心,通过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和邻里中心建设,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文化规划提出要建成上海海派艺术馆、马桥古文化遗址陈列馆、宝龙美术馆、号上书院等文化设施重大项目,推动七宝生态商务区、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上海云部落TMT产业园等文化创意产业重大项目建设;体育规划提出要围绕群众体育、青少年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领域,建设具有闵行特色的体育强区;民政规划提出要全面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格局;智慧闵行规划则提出要实现基础设施全面跃升、智慧应用特色显著、网络安全自主可控、发展模式融合创新的“智慧闵行”建设新突破。